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铁口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出铁口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出铁口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一、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二、接班后,必须对作业范围内各关键部位、设备进行认真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
1.出铁口封堵是否牢固;
2.炉壁周围是否完好,有无洞穿的可能;
3.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4.脚手架是否完好;
5.其它应检查的内容。

以上有一项不符合,不得进行作业。

三、操作规定
1.正常情况下,出铁口一般两周至三周维修更换一次。

2.出完铁后,用较大的干泥球封住出铁口,并尽量堵深,再用电极糊或配有较多电极糊的泥球堵牢。

3.封好出铁口后,经过72小时烧结,即可用碳精棒烧出铁眼。

应将上次修理时填灌的电极糊全部烧掉(出铁口周围),烧深、烧大。

4.维修前必须用电弧将出铁口内及周围粘结的渣和残留铁烧干净。

烧出铁口一般在出完铁后进行,为防止跑眼,严禁在出铁前1小时内烧眼。

5.烧好出铁口后,用电极糊灌实炉壳内凹进的部位,再将一根与炉眼直径相等的钢管放置在出铁口正常的位置上,不可放偏。

6.灌电极糊时,一定要捣实。

在出铁口外部先砌筑两至三层耐火砖,然后,边砌耐火砖边加电极糊并捣实,电极糊经烧结下线后,需再补灌电极糊,直到完全灌满为止。

等电极糊与耐火砖烧结成一体时,维修工作即告完成。

7.在修出铁口的过程中和使用前的一段时间内,该出铁口下面一定要放置铁水包,预防跑眼。

8.出铁口维修时,必须是一人作业,一人监护,严禁单人作业。

9.维修工作完成后,要将现场清理干净,并做好维修记录,由专人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