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光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光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从光引发剂、预聚物和活性稀释剂3方面介绍了UV光固化胶粘
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望了UV固化胶粘剂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应用
光固化胶粘剂(以下简称光固胶)可分为紫外光(UV)固化胶粘剂(波
长200~400 nm)和可见光固化胶粘剂(波长400~500 nm)。

UV光固化就是
用适当波长和光强的紫外光照射,使光引发剂迅速分解成自由基或阳离子,进而
引发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发生聚合反应,最终生成交联结构的固化产物。

自1960 年国外报道UV光固胶以来,该胶已在许多工业领域应用i,尤其是
需要快速装配的高技术产业领域,例如LCD(液晶显示器)制造业;照相机等光
学产品制造业。

UV 光固胶的优点是:(1)固化时间短,一般1~几十秒即可固化;(2)粘接范围广,可粘接金属、玻璃、塑料等各可固化;(2)粘接范围广,可粘接金属、玻璃、塑料等各种材料,也可进行结构材料的粘接;(3)环保、
安全,适用于高速自动化生产。

UV光固胶主要由光引发剂、光敏树脂(预聚体)和活性稀释剂组成。

本文主
要介绍近几年来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1、 UV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是光固胶组成中最重要的成分。

选用光引发剂时应注意其吸收光谱
与光源的发射光谱相匹配,在UV光源的光谱范围内光活性要高,具有较高的活
性体(自由基或阳离子)量子效率,在齐聚体和单体中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

另外,为了提高光固化速度可使用复合光敏引发剂。

光引发剂主要是影响固化速度和固化程度。

C. Decker等和
Zbigniew Czech等都对光引发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Xinyan Xiao等以双酚A
环氧树脂为基体,丙烯酸和马来酸酐为改性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环氧丙烯酸
酯,外加纳米硅溶胶(溶胶凝胶法),制备了UV光固化水性环氧丙烯酸/硅溶胶
杂化材料。

进行了光引发剂含量对固化体系固化时间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固化程度最高可达88%,光引发剂的最佳用量为3.5%,固化时间为40 s,而且
纳米硅溶胶的加入改善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热稳定性。

芝麻素是包含2个环状缩
醛结构的物质,Kemin Wang等用其作为UV光的引发剂,发现随着芝麻素浓度
的增加,双键的转化率提高。

W. D. Wan Rosli等研究了以芳茂铁盐和三锍盐
作为阳离子引发剂,引发环氧棕榈油-脂环族双环氧体系表面涂料在UV光照射下
的固化,固化胶膜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硬度。

引发剂的添加量越大,固化速度越快,但也导致交联密度降低,影响粘接性能。

一般单一的引发剂引发能力有限,而利用混合型的引发剂体系可以达到更好
的效果。

唐铭等将安息香乙醚和二苯甲酮混合为光引发剂,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
体系的UV光固化涂料。

实验发现单独使用安息香乙醚和二苯甲酮中的任何一种
光引发剂,其固化速度都不能令人满意,而利用二者的混合体系效果较好。

2预聚体
2.1丙烯酸酯体系
UV胶粘剂目前大部分仍然是丙烯酸酯型,其固化机理是自由基聚合。

Shi等
以季戊四醇和偏苯三酸酐为原料制备了功能端基超支化聚合物,然后用甲基丙烯
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酐改性得到的超支化不饱和树脂,可用于UV光固化
涂料。

丙烯酸酯光固胶在固化过程中收缩率较大,会使构件中产生内应力,影响
粘接强度。

J.H. Moon等研究了交联聚氨酯-丙烯酸酯和填料组成的UV光固胶,
能很好地控制固化速度,可以用于高湿、高温环境。

2.2环氧体系
C. Esposito Corcione等通过阳离子聚合制备了勃姆石脂环族环氧树脂复
合材料,并对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所得到的产物随着勃姆石纳米填料的增加,Tg略有下降,表明交联密度有所降低。

环氧预聚物有易变黄、黏度高等缺点;聚氨酯树脂化学稳定性好、柔韧性好、黏度较低。

王云等将环氧型和聚氨酯型预
聚物、活性稀释剂搅拌均匀,加入增稠剂、填料等助剂,待完全溶解后,加入一
种或多种光引发剂,制成的光固胶,固化快、强度高。

2.3混合型
混合型UV胶粘剂是自由基型和阳离子型的混合体系,通常是丙烯酸酯和环
氧化合物混合物,兼具二者的优点。

这种UV固化体系引发效率高,还可减少体
积收缩,同时在其他性能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

Biwu Huang利用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丙烯酸为原料,制备了1种新型UV
光固化预聚物,黏度低,固化材料的弹性也较好,弹性模量为871.88 MPa,断
裂伸长率为6.77%。

Atilla研究用环氧树脂和3-异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合
成丙烯酸脂双功能化树脂,固化程度达到95%~98%,是1种新型的光固胶预聚体。

王云等实验发现,单一的光引发剂,无论是羟基酮、安息香类,还是酰基磷酮类,均可以UV光将其引发聚合,但是定位时间和最终强度有所差异。

2.4聚氧酯型
聚氨酯丙烯酸酯( PUA )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键和丙烯酸官能团,
固化后的材料兼具聚氨酯的高耐磨性、粘附力、柔韧性和优良的低温性能以及聚
丙烯酸酯卓越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能,综合性能优异。

溶剂型PU虽然具有性能优势,但有机溶剂不但会造成空气污染,还有一定
的毒性。

水性聚氨酯引发剂不含有机溶剂,是环境友好产品,已广泛应用在许多
领域。

但PU胶膜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较差。

改善水性聚氨酯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加入无机纳米填料,如纳米二氧化硅、粘土碳纳米管、纤维素纳米晶等等。

文献介绍,在UV光固化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研究中,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
氧烷(PDMS为软段,固化后的涂膜具有低表面能和较高的热降解温度,提高了热
性能,并可对胶膜的表面性能进行控制;加入端羟基全氟聚醚(PFPE),表面自
由能随着氟浓度增加明显下降。

3活性稀释剂
辐射固化胶中的单体又叫活性稀释剂,其主要作用是调节黏度但能参加聚合
反应。

一般应选用气味、刺激性、挥发性低的活性稀释剂。

郑嘉咏以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并配制UV光固胶。

4结语
为了使光固化的光谱响应范围更大,开发新型高感低能的、对长波敏感的光
敏引发体系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另外,光固化胶粘剂固化过程中普遍存在固化
深度有限、有色以及不透明材料难以应用等缺点,对此,新型引发剂和新型固化
方式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同时光固化胶粘剂也应向着高性能、环保型方面发展。

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