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及默写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及默写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默写
1.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重要规律)
2.记忆口诀:
1、 倍焦距分虚实, 倍焦距分大小。

2、 像总是异侧倒, 像总是同侧正
3、物近像远实像 ,物近像近虚像 ,
4、像的大小像距定,焦距越大像距越 。

3.画图训练(请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过光心的光线)
1、物距大于两倍焦距(u>2f )
结论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u>2f )时,成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 (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 (同/异)侧。

2、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 )
结论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 )时,成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 (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 (同/异)侧。

物距u
像距v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等大
实像/虚像 同侧/异侧
生活中的应用
1 u>2f
2 u=2f
3 f<u<2f
4 u=f
5
u<f
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f<u<2f)
结论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
倍焦距(f<u<2f)时,成(正立
/倒立)(放大/缩小/等大)
(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
(同/异)侧
4、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
结论4: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
时,(成/不成)像。

5、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
结论5: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u<f)时,成(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实/虚)
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同
/异)侧。

4、实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
置,首先要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其次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是。

5、实像: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相交而形成的。

虚像: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相交而形成的。

实像和虚像都能用人眼观察。

6、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什么情况下光屏上得不到像?
7、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重要规律)
2.记忆口诀
1、 倍焦距分虚实, 2 倍焦距分大小。

2、 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 像总是同侧正
3、物近像远实像 大 ,物近像近虚像 小 ,
4、像的大小像距定,焦距越大像距越远 。

3.画图训练(请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过光心的光线)
1、物距大于两倍焦距(u>2f )
结论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u>2f )时,成 倒立(正立/倒立) 缩小 (放大/缩小/等大)实 (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 异 (同/异)侧。

2、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 )
结论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 )时,成 倒立 (正立/倒立)等大 (放大/缩小/等大) 实
(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异 (同/异)侧。

物距u
像距v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等大
实像/虚像 同侧/异侧
生活中的应用
1 u>2f f < v <2f 倒立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照相机
2 u=2f v = 2f 倒立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侧焦距
3 f<u<2f v > 2f 倒立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幻灯机(投影仪) 4 u=f
不 成 像(大小不变的光斑) 得到平行光 5
u<f
v>u
正立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放大镜
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f<u<2f)
结论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
距(f<u<2f)时,成倒立(正立/倒
立)放大(放大/缩小/等大)实
(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异
(同/异)侧。

4、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
结论4: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时,
不成(成/不成)像。

5、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
结论5: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成
正立(正立/倒立)放大(放大/缩小/等
大)虚(实/虚)像。

像和物位于透镜
同(同/异)侧。

4、实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
凸透镜和光屏,首先要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其次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5、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形成的。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实像和虚像都能用人眼观察。

①u≤f;②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7、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