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载体桩复合地基施工组织设计

载体桩复合地基施工组织设计

******** · **住宅小区 1#楼载体桩复合地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地质工程公司二 00 九年四月二十八日目录1、前言2、施工前期准备3、施工工艺及施工措施4、施工组织5、质量保证措施6、安全生产措施7、文明施工措施8、降低成本措施9、服务措施1.前言1.1 设计要求****** ·**住宅小区 1#楼载体夯桩复合地基施工工程, 根据桩基设计图纸,设计要求如下 :1.1.1 桩型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550KN,共布桩 218 根。

1.1.2 桩径 420mm,有效桩长约 7.5 米,桩端持力层为第 4 层粉质黏土,三击贯入度小于 10cm。

有效桩长根据地质报告,控制在 7.3 米—7.6 米,具体深度根据地质报告中钻孔和成孔锤击贯入情况控制。

1.2 施工依据本工程桩基施工依据 :1.2.1 桩基工程图及设计说明.1.2.2 《建造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22》.1.2.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1.2.4 《载体桩设计规程》 (JGJ135—2022)2.施工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工作主要为技术准备,生活设施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在收到有关图纸、地质资料后,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并及时通过建设单位与设计院商议进行交底工作,采集各项技术参数及资料,深刻领略 设计意图。

2.1.2 工程开工前, 由项目总工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 技术交底工作, 针对关键工序, 主要技术要求, 质量标准, 质量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对主要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工作, 书面交底做到双方签字齐全。

2.1.3 组织技术人员放线,确定桩位,安排顺序,并在 桩位钉上钢钉或者打灰眼灌入白灰, 施工时桩心应与定位点 重合。

2.2 生活设施准备生活设施主要为现场办公室,职工歇息室,上述设施 在工程施工前准备完成。

2.3 场地平面布置2.3.1 场地平面布置主要为搅拌站,材料堆放场等规 划。

2.3.2 场地布置做到布局合理, 交通便利, 排污符合有 关标准。

2.4 材料试验及采购本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其质量要求如下表所示:质量要求P.0 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及安定性符合国家标准规格 10-30mm含泥量不得大于 2.0%材料名称水泥碎石上述主要材料进场前均应按要求取样进行试验,确认 满足质量要求后方准进场,除此以外,水泥应核验出厂合 格证明。

此外,工程施工前应选择合格材料配比试验,塌落度选为 6-10cm3.施工工艺及施工措施3.1 施工工艺要求及施工技术措施3.2.1 测量放线3.2.1.1 测量放线用经纬仪、 钢尺进行, 先依据建设单 位提供的基准点、线,测定建造物轴线,然后依据桩位与 轴线的关系进行桩基定位,桩点定位用 15-20cm 长钢钉。

3.2.1.2 桩基测放完成后, 应由监理甲方代表工程师复 核验收,并在《工程测量复测记录》签字,当验收合格后 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2.2 成孔3.2.2.1 桩基就位后必须保质平正、 稳固, 定位时要以试验项目及取样要求进行标号,安定性及凝结时间试验 进行级配及含泥量试验无材料名称 水泥 碎石 中砂钢筋 针片状石料含量不大于 25% 新鲜岩石粉碎而成 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5.0% 泥块含量不大于 2.0%砂桩点为圆心, 22.5cm 半径划圆,使护调整正对桩位。

3.2.2.2 沉护筒:柱锤在管内多次夯击,并边夯边加压护筒,如此反复起直至设计深度。

3.2.2.3 当达到设计深度时,对孔底进行多次夯击,再提升护筒。

3.2.3 夯扩施工3.2.3.1 夯击碎砖料:提高柱锤向筒内填适量的碎砖料,进行夯击。

3.2.3.2 夯扩碎砖料的多少取决于三击贯入度 (即提高柱锤 6m,空击三次,柱锤贯入填料中的深度),当三击贯入度小于 10mm 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2.3.3 夯扩 C30 干硬性砼,干湿度以手握成团。

一揉即碎为准,分多次填入护筒内,并进行夯击,当贯入度不大于 10mm 时,住手填料,并进行空击柱锤,使干硬性砼高出护筒 10-20cm。

3.2.4 灌注砼3.2.5.1 灌注砼时,每根桩的充盈系数大于 1.0,而且灌注速度要快。

3.2.5.2 提护筒时进行砼振捣,振捣时要求快插慢拔,要求振到后砼高出桩顶标高 30-50cm。

3.2.5.3 砼灌注过程中,注意砼不得在料斗内长期放置,当不得不放置时,最长期不得超过 2 小时。

3.2.6 混凝土搅拌砼搅拌是保证桩身砼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中要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

3.2.6.1 原材料严格过磅称量,其偏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3.2.6.2 每盘砼应控制最短搅拌时间,每盘备料的最短搅拌时间不能少于 1 分钟。

3.2.6.3 各种计量衡量作定期检验,保证计量准确。

3.2.6.4 本工程要求砼坍落度控制在 4-8cm,制作试块每台班 1 组。

试块采用同条件养护与标准养护结合,养护方案经质检工程师批准。

4.施工组织4.1 施工设备组织根据工程量场地工期等因素本工程拟投入的主要设备如下表所示:设备名称桩机搅拌机数量4 台2 台用途成孔搅拌混凝土允许偏差%±2±5±2材料名称水泥粗细骨科水电焊机 1 台维修经纬水准仪各 1 测量放线护筒 410 3 个成孔砼试模8 套制作试块坍落筒 2 个坍落度试验此外,尚有其他配套附属设备,如:电缆、配电柜、手推车等工具。

上述设备于工程施工前准备完成。

4.2 施工组织机构我公司在施工中,将严格按照项目法施工的要求和工期安排,贯彻 ISO9000标准和公司质量体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在公司的直接领导下,成立工程项目部,负责整个桩基工程的组织施工管理及质量保证。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等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其组织结构框图如表:项目部组织结构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工程技质量安物资供术组全监察施工机测量组经营组应后勤组组组4.2.1 各部门职责项目经理部:由持证注册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后勤物资供应保障负责。

项目工程师负责项目技术、质量的具体管理和施工协调。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管经营、财务、物资、采购及后勤。

4.2.1.1 工程技术组:由 2 人组成,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技术工作,施工协调,生产调度,及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及交底工作,负责技术资料采集及整理。

4.2.1.2 质量安全监察组:由 2 人组成,全面负责本工程的质量安全监察工作,贯彻 ISO9000标准,保证质量体系正常运行。

负责质量验收工作,以及与监理工程师、业主的工作联系。

4.2.1.3 经营组:由 1 人组成,负责预决算、现场签证、资金管理、财务工作。

4.2.1.4 物资供应后勤组:由 2 人组成,负责水泥、砂石料的采购、验收,其它物资供应管理和后勤生活服务管理。

4.2.1.5 测量组:由 2 人组成,负责桩轴线,桩位测放。

4.2.1.6 施工机组:负责载体桩施工。

包括夯扩桩钻机2 台,钻机 10 人,每班设班长 1 名,负责施工指挥,按设计工艺进行操作与施工,协调工序间联系,控制各项质量指标。

副班长 1 名,负责机械设备正常操作,维修保养。

助手 1 名,协助副班长操作。

后台操作员 2 名,负责混凝土的搅拌和输送。

上料员3名,负责按时投料。

4.2.2 施工力量安排桩施工将安排人员素质高,施工力量强、曾经进行过类似工程施工的队伍承担本次施工任务。

4.2.3 施工安排按设计图纸及工期要求安排 4 台机组施工,按两台平均日完成 60 根桩计算,约需 6 天摆布,考虑设备检修,保养,及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在 10 天内全部结束本项目的现场施工。

4.3 主要材料用量计划主要材料用量见下表:材料名规格单位用量备注称水泥P.O32.5 T 80砂中粗T 100碎石1-3cm T1504.6 工程进度计划保证措施4.6.1 桩基施工进度受成孔机械性能数量的制约同时也受场地电配套设施的约束因此在编制进度计划时移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

4.6.2 原材料供应及时到位保障施工进度。

4.6.3 搞好后勤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生活。

5.质量保证措施5.1 施工管理控制5.1.1 加强技术质量培训工作,针对工程的技术要求,上岗进行全面技术培训并考核。

5.1.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上至总工,下到各项技术负责、技术助理、质检员层层把关,制定出具体控制目标。

5.1.3 关键环节实现现场人员,质检工程师联合验收,保证关键环节的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5.1.4 施工过程中自觉接受甲方监理,质量监督部门设计院的技术指导与质量监督。

5.1.6 建立质量情况例会定期检查分析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确保质量处于有效控制下。

5.2 施工过程控制5.2.1 项目技术负责人或者其制定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技术要求施工注意事项等。

重要部位要添写“技术交底单”交负责人。

5.2.2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程材料试验报告进行确认合格的工程材料通知项目工程部可以使用,不合格的工程材料通知项目采购部处置。

5.2.3 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设计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的要求,委托实验室做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优混凝土配合比。

5.2.4 测量放点人员对项目负责人提供的桩位坐标级控制点坐标进行检查复核无误后,进行测放并进行标识。

5.2.5 技术人员和质检员共同测放的桩验收无误后,交甲方代表验收合格,方可打出开工报告批准后开工。

5.2.6 桩机就位后操作人员首先用经纬仪 (或者线锤) 调直钻机,技术人员对桩位进行核对,复核规范要求后方可钻进。

钻机操作由班长指挥。

5.2.7 技术负责人,质量监察员随时对混凝土搅拌,成孔灌注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5.2.8 技术人员对每天完成的桩应在《桩基平面布置图》上予以标示,以防漏桩。

6.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6.1 安全保证体系6.2 安全保证措施6.2.1 严格按当地建委关于建造施工安全的有关管理规定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建立安全台帐,使参预施工的所有人员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并严格贯彻执行。

6.2.2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使参预施工的所有人员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并严格贯彻执行。

6.2.3 对施工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工人上岗前要进行“三级教育”,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2.4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6.2.5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坚持星期五“安全活动日”制度。

6.2.6 所有设备严禁带病作业,要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设备的完好利用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