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积相划分

沉积相划分

1.砂坝主体
岩石颜色以灰色、灰褐色为主。

自然电位曲线为中—高幅度异常,曲线多呈齿状箱形且较平滑;视电阻率曲线呈倒漏斗形,反映沉积物具有反粒序的沉积特征。

反映砂坝主体沉积物连续性好,岩性以中砂岩、细砂岩为主,砂体物性好,泥质含量低、夹层少。

齿状曲线表示砂体中含有粗粒砾石沉积。

砂体沉积厚度约为4~6m。

2.砂坝侧翼
砂坝侧翼位于砂坝主体两侧,是砂坝主体与席状砂的过渡区域。

电法测井曲线多呈现锯齿状或不规则起伏状,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减小。

反映岩性发生变化,泥质含量增多,泥岩夹层数量增多。

砂体粒度减小,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要沉积物。

孔隙度、渗透度等参数均减小。

厚度较砂坝主体减小,约为2~4m。

3.席状滩砂
岩石颜色以褐灰色、灰色为主。

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较小,呈现箱状或漏斗状;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呈现明显“尖刀形”;视电阻率测井为中低幅度的箱形或漏斗形。

反映砂体粒度较细,分选、磨圆较好,是经长时间反复淘洗而形成的沉积体。

厚度一般小于4m。

a SP异常幅度大
b SP一般为锯齿形 c“尖刀状”指形 d SP曲线平直
附:测井
1、箱状
厚度较大,一般厚20~50m,某些井段大于50m,曲线异常幅度10~50mv,平滑,一般无锯齿状。

2、漏斗形
一般厚度5~20m,曲线异常幅度10~45mv。

曲线不甚平滑,但总体上呈漏斗形;曲线平滑且厚度大者为坝中心;曲线呈微锯齿,而厚度较小者为坝侧翼。

3、钟形
一般厚度5~20m,曲线异常幅度10~36mv,曲线平滑,总体上呈钟形,底部常呈突变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