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特征描述

地形特征描述

一、地理位置
考点1 地理位置特征描述 ⑴纬度位置:高中低纬度(或五带)、重要纬线经 过、南北半球位置。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⑵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或×× 临海)等。 ⑶相对位置:该地区位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位 置(方位)。
【例题4】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 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例14】图8所示为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2)说明M、N两处地貌主要类型及其成因。(6分) M处为冲积扇(洪积扇),处于山前地带,由流水堆积 作用形成。(3分) N处为沙丘(沙垄),处于干旱荒漠地带,受风力堆积 作用形成。(3分)
37.(37分)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2、图13为我国两大地形区图。
横断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考点2 地貌 地形地貌的形成,是由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而就全球而言,内力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形成起主导作 用。 (一)内力作用与地貌: 来自地球内部发射性元素衰变所释放的 1.能量来源: 能量。 2.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
海浪 作用
侵 海蚀柱、海蚀涯、海蚀拱 蚀 桥、基岩海岸等 堆 积
沙滩
(2)影响地势特征: 如果地貌形成年代早,长期受风化作用和外力的侵蚀作 用,地势会变得低矮,起伏和缓。 如:印度半岛上的德干高原、西高止山和东高止山;澳 大利亚的西部高原、东部的大分水岭;西欧的斯堪的纳维亚 山脉;北美洲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巴西高 原。 成因描述:位于板块内部,长期受风化作用和外力的侵 蚀作用,地势低矮,起伏和缓。
考点2 地理位置重要性描述
重要地理分界线(州界、洋界);沟通大陆或大洋; 航线的必经之路、最短航线或海上咽喉等
【例6】读我国东南沿海及某省份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8),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省东南部海域在交通位置的重要性。(4分)
概念混淆
【例6】读我国东南沿海及某省份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8),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 。(10分) 位置: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 (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38.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 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位于热带(1分);东濒红海(1分);非洲东北 部(1分)。
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6分) 同:都位于 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位于亚欧大陆。 异:荷兰位于欧洲,西临大西洋(北海); 江苏省位于亚洲,东临太平洋(黄海)
【例12】下中图10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 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10中的M地进行实地 考察,并 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 改善。图11为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1示意M地的土地 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 ⑴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8分) 地形特征:以低山, 丘陵为主;地势东、 南、西高,北面较 低。(4分)
图4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4,回答8~10题。
图4
8.图中高速公路遂道穿过( D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C ) 9.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10.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 A ) 见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图1
20 0
500
0 20
00 20
200
10º
4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500
200 200

200
1000
H
500
B
00 20
200
50 200 0
30 00
A
500
1000
200
200
500200Fra bibliotek4º图2
M 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0° 图 例 国界线 海 洋 石 油 20 煤 炭 0 铁矿石 锰 矿G 大西洋 首 都 河 流 200 等高线 /m
⑴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4 分)
临近
建模欠缺 国家 审题不清
【例5】图10为“两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说出A、B两地地理位置的共同点。(6分)
建模欠缺
回答遗漏
位于中纬度
大陆西岸(或西部临海)
【例10】(09年全国高考文综II卷)36.阅读分析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6分)
4.岩浆活动与地貌:火山地貌 (1)岩石组成:玄武岩 (2)火山锥:
形态:山体形态,上陡下缓,顶部顶部凹陷(火 山口)。若积水成湖,则为火口湖,如长白山上的 白头山天池。 等高线特点:中部密集,四周稀疏。若用示坡 线表示,则为: (3)火山岛:由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岛屿。如 冰岛、夏威夷群岛等。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或分泌物堆积而成的岛屿 。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大洋洲的三大群岛(夏威 夷群岛除外)等。
500
M
N
500
M
河 流 500
图3
A高原、B山地
00 10
00 10
等高线/m
盆地
42°00′N
200
100
A
0 10
0 20
41°30′N
300
300
图 例
0 10
50 0
200
41°00′N
300
300
400
600
河 流 200 等高线/m
图5 我国某地区略图
123°00′E
123°30′E 我国某地区略图
读某岛国示意图(下图)及降水资料,回答10~12题 10.该岛国的地形特征是…………………( D )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
〖例2〗:图2中,A、B两处哪是山地?哪是高原?请说出判断依据。
70º 60º 降水量(mm) 160 120 80
10°E
20°E
4.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 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 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B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大陆 板块 大陆 板块
大陆 板块
大陆 板块
(2)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形成: ①向斜、背斜: 形成时——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形成后—— 往往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成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受侵蚀;向斜槽 部受挤压,不容易受侵蚀。 ②断裂构造: 下陷: 形成裂谷或湖泊。如死海(世界海拔最低)、贝 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等。
图3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D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C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1.能量来源: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2.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等 3.主要外力: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
4.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1)形成各种外力地貌:
外力作用 风 力 作 用 典型地貌 典型分布地区 侵 风蚀柱、风蚀洼地、风蚀 内陆干旱(沙漠) 蚀 蘑菇、雅丹地貌等 地区(如塔克拉玛 干沙漠里的沙丘) 堆 沙丘、黄土高原等 积 侵 蚀 溶 蚀 河流中上游“V”形谷 (峡谷)、瀑布;地表上 的沟壑;喀斯特地貌(溶 洞、地下暗河、石林、峰 林)等 黄土高原、云 湿润、 贵高原、巴尔 半湿 干半岛上的喀 润地 斯特高原
③地质构造的应用:
A、找油气: 选背斜——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 储气构造。在背斜中,油、气、水的正 确分布是:由上至下分别为天然气、石 油、水。
B、找地下水:
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如澳大利亚的大自流 断层——常有泉水出露。 C、工程建设: 大型工程应避开断层。 隧道修建:在背斜顶部,天然拱形,不易塌陷,安 全稳固;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易造成积水。 采石场:背斜顶部。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开采容 易。
(1)比较甲、乙两地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及其形成的主要 地貌类型。 (8分) 甲:风力作用。 乙:流水作用。 (2分)风力堆积地貌(沙丘)。(2分)流水侵蚀地貌(河谷)。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 千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据图2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 来该地区( A ) 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50 0
124°00′E
西北部以平原为主,东南部以丘陵为主,地势 东南高西北低
【例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⑵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 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青藏高原: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起伏 和缓——“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起伏和缓——“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沟壑纵横——“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 岖——“地无三里平”。
(1)简述该省东南部海域在交通位置的重要性。(4分)
台湾海峡连接东海和南海,是我国沿海(南方)航 线的必经之地;(2分) 东北亚各国(韩、朝、日、 俄)通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的捷径。(2分)
【例7】(2007年四川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