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文】揭秘成都涨停板敢死队(13.7.18

【组文】揭秘成都涨停板敢死队(13.7.18

【组文】揭秘成都涨停板敢死队(13.7.18(一)揭秘成都涨停板敢死队10年赚千倍(13.7.18)一年收益近5成,勇夺去年私募冠军,本报记者辗转调查,揭开其快速造富的秘诀2006年,金元证券成都二环路营业部屡次上榜交易所的龙虎榜,成都涨停敢死队浮出水面。

2012年,国泰君安北一环等多家成都营业部再次赢得瞩目。

“涨停板敢死队”,专追涨停板的职业股民,他们普遍不胖,很文艺,不善言辞,但却靠着将股市当作概率游戏,很快积累了亿万身家。

银帆投资:注册地在西藏,主要团队在成都,目前旗下有三只产品,基金经理安家在成都,市场传说称其是成都敢死队阳光化后的产物。

王涛:银帆一期基金经理。

2012年之前经常在媒体露面,一度被视为银帆的新闻发言人。

郝毅:银帆二期基金经理。

1996年几万元入市,现在已身家上亿,但十分低调。

罗委:银帆三期基金经理。

2012年私募冠军,年收益率48.42%,同期沪深300指数只涨了7.55%。

敢死队素描:他们和人们想像的开名车、住豪宅、满身名牌的形象不同,这群人普遍比较文艺青年,不太爱与人打交道,不讲究穿着,由于炒股比较辛苦,普遍偏瘦,只以打车代步。

华西都市报记者朱雷在成都,有这样一个关于财富的传说。

一群闯荡股市的人,只打涨停板,次日不涨停就撤离。

靠此战法,短短十余年间,原本只有十余万元的他们,身家膨胀上千倍到亿万之上。

这,就是成都涨停板敢死队。

去年的私募冠军——银帆三号,被描述为其中翘楚。

传说中,该基金的经理,用10年时间,将15万炒到了1.7亿元。

更有一位肖姓大佬,已有十余亿身家。

这财富神话的可信性有多高?背后有何奥秘?本报记者历时半年,碾转采访多位业内人士,欲揭开其中奥秘。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群富豪和人们所想像的开名车住豪宅满身名牌的形象有所不同,他们普遍不胖,很文艺,不善言辞,走上大街,立马被人群淹没。

抽丝剥茧,更多的真相浮出水面。

“打涨停”更多的只是个招牌,很少有人只依靠这一手法成为亿万富豪,由于并不适合大资金,停板敢死队中的顶尖人物,往往在完成原始累积后,便走上其他的道路。

A 造富专追涨停板快速赚出亿万身家7月4日,10点半,原本表现不佳的盛和资源,突然旱地拨葱,一个多小时后即封住涨停;5日,该股再次涨停;8日,大涨6.99%。

7月9日-7月10日,盛和资源停牌,7月11日复牌再度涨停,7月12日继续涨停,短短5个交易日收出4个涨停板,累积大涨57%。

如果在7月3日拿1万元买盛和资源,短短9天,你就赚了5700元。

那么,谁买了盛和资源,从而赚到盆满钵满?深交所发布的龙虎榜信息显示,7月4日-8日,国泰君安证券成都北一环路证券营业部累计买入1654万元,为买入首位;同信证券成都东大街营业部买入1023万元,为买入第3位。

国泰君安北一环?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成都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吗?所谓“涨停板敢死队”,又称“打板的”,就是专追涨停板的一群职业股民。

他们在大盘强势时期,若个股短线上升势头凶猛,便果断介入,用大量资金将所挂抛单一扫而光将其封停后,再用一笔大单,将涨停板牢牢封住。

第二天若无法涨停,便悉数出货。

市场好时,强势个股能一口气连收数个涨停,因此短线获利非常丰厚。

2006年,金元证券成都二环路营业部屡次登上龙虎榜,成都涨停板敢死队浮出水面。

到了2012年,以国泰君安北一环为首的多家成都营业部又经常上榜。

靠着将炒股当作追涨停玩概率的游戏,“敢死队”很快积累了亿万身家。

“国泰君安北一环的涨停板敢死队,那就是罗委了,他2001年转过去时,资金量才15万,2011年成立私募前,都炒成1.7个亿了,短短10年,赚了1100多倍。

”圈内人士小林告诉记者。

小林多年来一直研究“敢死队”的手法,“学好技术,天天打板,如果技术够好,又碰上个大牛市,很快也会从几千元赚到上亿。

”他就是抱着这样的梦想开始炒股的。

“罗委是1993年开始炒股的,算是成都涨停板敢死队中的领军人物,他最厉害的是,没有配过资(即融资),没有做过权证,单纯做涨停板敢死队。

”“他做的私募基金,去年不就拿了第一名吗?”小林告诉记者。

B 揭秘6路“敢死队”3路都有银帆身影2012年获得私募基金冠军的,是银帆投资旗下的银帆3期,其年度收益率达到48.42%,同期沪深300指数只涨了7.55%。

2012年前4个月,沪指不过小涨了约10%,其后就一路阴跌,一直到12月才迎来转机。

去年能够赚钱且盈利丰厚,就显得功力非凡。

银帆因此被广泛瞩目,市场上人人都在问,这是何方神圣?银帆投资浮出水面银帆官网显示,旗下共有3只产品,分别是银帆1、2、3期,但产品说明中并未介绍基金经理的情况。

记者调查发现,银帆主要办公室却在成都,团队在成都,三期产品的基金经理安家也在成都。

银帆投资浮出水面后,市场逐渐有传说称,其是成都涨停板敢死队阳光化后的产物。

种种传言中,银帆这3只产品,分别由王涛、罗委和陈新宇所执掌。

罗委是银帆2期的经理,获得冠军的银帆3期的基金经理,名叫陈新宇。

“其实,陈新宇就是罗委老婆的名字,罗委用这个名字开户,还用这个名字参加过炒股比赛。

”某营业部高级管理人员老余,在成都券商圈里摸爬滚打15年,对圈子里的事如数家珍。

民间“股神”隐身3席位那么,银帆的框架究竟如何?2012年及之前,王涛经常在媒体上露面,一度被视为银帆的新闻发言人。

近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他。

“我生病了,最近很少去公司。

”面对记者的问题,王涛如此回答。

老余告诉记者,“银帆1期的基金经理是王涛,2期是郝毅,3期是罗委。

罗委做的银帆3期业绩最好,不过说到低调,还是银帆2期的郝毅,他低调到不少人都以为银帆2期是罗委做的呢。

最爱露脸的是王涛,他的业绩吗?呵呵,基金的净值,每周都要公布,你可以自己算一下。

”老余说,郝毅1996年入市,当时不过投入了几万元,现已身家上亿,却只开辆旧款奥迪A6。

即使银帆如此出名,他仍基本绝缘于媒体。

“他们3个都是追涨停板出身的。

实际上,成都有不少打板的,龙虎榜上,‘国泰北一环’、‘华泰蜀金路’、‘同信东大街’、‘国泰建设路’、‘兴业航空路’、‘华泰南一环’6路人马,其中3处便是银帆的栖身之处。

”延伸阅读来自成都的更多大佬不过,在小林看来,罗委并不是成都涨停板敢死队里最牛的。

“肖海东、刘睿,那也是牛人。

”“肖海东被称做‘肖大脑壳’,据说个头不高,皮肤很白,略微偏胖。

”小林如数家珍,“2005年前,他只有几百万,也没职业炒股,而是做生意,2005年-2007年,通过炒作权证迅速做大。

不过三四年,资金已翻到6个亿。

后来,金元西二环频见于龙虎榜,包括2008年川润股份,2009年的天一科技、世荣兆业、武钢股份、熊猫烟花。

”刘睿则更是传奇。

传说他不满20岁就开始炒股,一开始亏钱,后来从几万炒到几千万。

现在,他是深圳中银合睿董事长,旗下有数只私募基金。

从历来的宣传来看,他以超短线为名,爱好高频交易。

素描“敢死队”竟是文艺青年在人们的想像中,“涨停板敢死队”们过着奢侈的生活:住别墅,开法拉利或捷豹,戴PP或者江诗丹顿,腰间的H 若隐若现,手握的BV手包里面装着vertu手机,频繁出入五星级酒店等高档场所。

“但事实上,这帮人看起来都比较文艺青年,不太爱与人打交道。

更不怎么讲究穿着,即使穿牌子货,看起来也相当普通。

可能是炒股比较辛苦,普遍偏瘦。

玩车的很少见,有些人甚至很少开车,只以打车代步。

”一直在研究“涨停板敢死队”操作手法的成都股民小林这样说道。

正因如此,出身成都、现为深圳中银合睿董事长的刘睿在“敢死队”人士中显得很突出。

“据说刘睿开法拉利,给公司员工配保时捷。

由于酷爱赛车,他甚至还专门接受过F1赛车训练。

”小林这样告诉记者。

(二)揭秘成都涨停板敢死队背后站的是券商(13.7.23)多数“敢死队”都因赢得炒股比赛而声名大振,其后被券商挖掘成为操盘手“涨停板敢死队”的高手们往往因赢得炒股比赛而声名大振,之后发行私募、讲课、卖软件,其“商业价值”被充分开发。

银帆投资基金经理王涛,就曾多次出现在炒股比赛中。

券商营业部则从比赛中广泛挖掘高手,请他们操盘,或与他们合作开发产品,敢死队们则通过提取高额佣金获得高收益。

成名路径:频繁参加炒股比赛,通过赢得比赛在圈内赢得名声。

其中著名人物——“策略大师”杨永兴、银帆投资王涛。

更大舞台:被券商发展后,直接或间接操作账户。

做出更大交易量,券商赚取更多佣金。

赚钱渠道:1.帮他人操作账户,赚取佣金返佣。

2.与营业部开发产品,分享佣金利润分成等。

3.讲课.4.卖软件等。

华西都市报记者朱雷制造牛股,那些连拉无数涨停,短短几天就涨50%甚至翻倍的股票,是“涨停板敢死队”发掘出来的。

短短十余年时间,他们就完成了由屌丝到高富帅的转变,身家由几万元膨胀到亿元以上。

“成都涨停板敢死队”,发行阳光私募,立刻获得私募年度冠军,傲视全国成百上千位私募基金经理。

这些笼罩在“敢死队”头上的层层光环,让人们对他们的神秘感到好奇。

(本报财富潮7月18日曾报道。

)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7个涨停板就能赚1倍,从1万到1000万,只需要10次翻1倍。

如果‘打板’这么神奇,高手们只需闷声发大财,怎么还会到处吆喝着卖私募产品?”在长期研究“涨停板敢死队”操作手法的圈内人士小林看来,“打板”是有资金量限制的,一两千万可能还很有效,再往上走就很难。

因此,涨停板敢死队的成员们,如果有了亿万身家,也很少是单纯通过打板来达到的。

“单纯靠炒股赚到身家上亿,至少得10年每年都赚钱,成都几百万人炒股,放在股票里上亿的就只有4个。

”“那些高手们,背后都是有团队给他们运作的。

”跟踪研究涨停板敢死队数年之后,小林下了这样的结论。

成名炒股比赛初显身手炒股比赛,是“涨停板敢死队”找到推手的一条路。

A股历史20余年,专业媒体、券商、评级机构、投资公司等,组织着大大小小无数次炒股比赛。

为何这些比赛层出不穷,因为高手们往往通过赢得比赛而名声大振,接下来便发行私募,讲课,卖软件,其“商业价值”被各路人马充分开发,自己也赚到盆满钵满。

实盘大赛3个月收益500%今年2月,2012年获得私募基金冠军的银帆3期基金经理罗委出席的一个“顶级私密聚会”,票价就高达18888元/人。

杨永兴,可能是炒股比赛中发掘出来的,最出色而又最神秘的一人。

2007年,他参加某实盘大赛,只用了短短3个月,就把630多万初始资金炒到3948万,收益率高达524.57%,同期沪指涨幅为40%。

两年后,他发行产品“策略大师”,该产品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净值增长率193%,私募产品业绩排名第10名。

然而,很快,“策略大师”就清盘了,杨永兴也从此隐身。

市场人士纷纷分析,规模太大和市场环境不如前两年,令杨永兴难以再创奇迹,很可能是他不得不遁身的重要原因。

银帆王涛曾频繁现身炒股比赛成都也举行过各种炒股比赛,高手们纷纷亮相,你唱罢后我登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