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区2号路东段、4号路、4号路南延段、11号路道路及南区市政道路及管网/标段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定:四川华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市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区2411道路及管网工程项目部2011年3月25日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4)2.1.工程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现场情况 (4)3.工作坑设计方案 (5)3.1.工作井尺寸设计 (5)3.1.1.工作井净深度的设计 (5)3.1.2.工作坑放坡计算 (6)3.2.土方开挖 (6)4.顶管施工 (7)4.1.设备安装 (7)4.1.1.工艺流程 (7)4.1.2.工作平台的安装 (7)4.1.3.垂直起重运输设备安装 (7)4.1.4.导轨安装 (8)4.1.5.顶进设备安装施工 (9)4.1.6.顶管坑后背设置 (10)4.1.7.管道顶进 (11)4.2.施工测量 (14)4.2.1.一般要求 (14)4.2.2.测量顶进 (14)4.2.3.中心线与高程纠偏 (15)4.2.4.应立即停止顶进并及时采取措施的情况 (15)5.现况设施保护措施 (15)5.1.地下管线设施保护措施 (15)5.2.地上设施的保护 (17)现场顶管坑附近存在架空线路。
故在施工中现场吊装施工过程中在高压线附近作业时,必须保持下表所列的最小安全距离。
(19)6.安全环保施工措施 (19)编制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工程测量规范》《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区2号路东段、4号路、4号路南延段、11号路道路及南区市政道路及管网招标文件》《成都市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市政排水灌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区综合市政工程――5号路至污水提升泵房污水管道工程。
全长约480m。
场区内有航空油料管线、机场110KV输电线路的地下电缆沟、以管多条供水、供气管线横穿排管涵。
为确保管线所有单位的正常生产需要,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管线所有单位多次到现场调查,共同研究确定采用顶管工艺来进行施工。
总长度约90m,主要采用直径为0.8m 的钢承口F型顶管。
1.1.现场情况现场平面位置及顶管位置详见附后图纸。
本工程中,顶管长度为88m左右,顶管坑及接收坑附近管道埋深为5m左右,根据现场情况,由于本工程是双管并排,在顶管施工时采取相对同时顶进施工,二管间距不小于1.5m,并分别在相应处设置顶管坑与接收坑。
2.工作坑设计方案2.1.工作井尺寸设计工作竖井应有足够的工作面,顶管坑尺寸应按下式计算:底宽=D1+2S底长=L1+L2+L3+L4+L5式中:S----操作宽度(m),一般取0.8~1.2米,本工程取1米;D1----管外径(m),2.4米;L1----管子顶进后,尾部压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m),顶进混凝土管一般取0.3~0.5m,本工程取0.5m;L2----管节长度,本工程中为2m;L3----出土工作间长度,根据出土工具而定,宜为1.0~1.8m,取1.2m;L4----液压缸长度, 本工程中取1.5m;L5----后背所占工作坑长度,包括横木、立铁、横铁,取0.85m。
底宽=2.4+1×2=4.4m底长=0.5+2.0+1.2+1.5+0.85=6.05m接收坑低宽与顶管坑相同,底长为4米。
2.1.1.工作井净深度的设计竖井深度公式如下:H1=h1+h2+h3H2=h1+h2式中:H1----顶进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H2----接受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h1----地面至管道底部外缘的深度(m);h2----管道底部外缘至导轨底面的深度(m);h3----基础及其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该处井室的基础及垫层厚度(m);2.1.2.工作坑放坡计算由于顶管坑与接收坑深度均超过了7米,根据相关定额规定,为防止开挖时土方坍塌等意外情况发生,需按一定坡度进行放坡,本工程采用1:0. 5进行放坡。
2.2.土方开挖(1)开挖顺序由上至下、对角开挖、中间留核心土的方式进行。
(2)开挖出的土方用土斗及时运出工作坑并由自卸汽车运到弃土场堆放。
(3)从下游开始向上游开挖,以利排水。
(4)雨季施工时,槽底土方预留10cm,待铺筑基础前再挖到设计高,以防雨水泡软土基。
(5)开挖接近沟底标高时,重新打桩放线(纵向每5m设置一放样桩),严格控制土基高程,待中心位置、高程均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夯实,以达到要求密实度。
若遇有软土层或膨胀性较大的土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具体方案由业主、监理现场查看后确认。
(6)顶管坑及进管坑坑壁采用挂网喷锚进行支护。
详见后附工作坑喷锚支护施工方案图。
3.顶管施工本次顶管施工采用人工掘进顶管施工,工作坑工作平台采用工字钢+方木+搭板搭设,工作坑处吊运设备用架子采用工字钢龙门架。
3.1.设备安装3.1.1.工艺流程3.1.2.工作平台的安装●工作平台应按照施工方案设计图要求支搭。
●工作平台承重主梁应根据管重及其他附加载荷计算选用。
主梁两端支搭在工作坑壁外不小于1.2m。
●必须根据起吊设备能力及起吊物质量核算起重架。
支搭于工作平台上的起重架,应安装牢固,并设有防雨棚。
●工作坑上的平台口必须安装护栏,并设专用人行爬梯。
3.1.3.垂直起重运输设备安装●安装前必须对卷扬机、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方可安装。
●电动葫芦起重能力应与行走梁匹配。
●起重设备安装后在正式作业前必须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时,检查重物、设备有无问题,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
●起重设备设专人检验、安装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1.4.导轨安装在槽底用C20混凝土铺一层20cm基础,宽度较枕木长50cm,在混凝土内部埋设15cm×15cm枕木,埋深13cm。
枕木长度应比导轨外缘两边各长出30cm,间距40cm。
枕木埋入混凝土的面需包油毡。
顶管坑的支护以及平台搭设完成后,进行导轨安装。
导轨选用须根据管径确定。
1)两导轨的间距图14 导轨间距示意图=A+aAA-D+-=h())(2eheA0—两导轨的中距A—两导轨上部的净距a—导轨的上顶宽度,采用起重机钢轨QU100,a=100mmD—管外径,D2000管外径为2400mm.h—导轨高度,采用起重机钢轨QU100,h=150e—管外底距枕木的距离,取25mm。
所以本次顶管导轨安装净距为1166mm。
2)导轨安装质量检验标准●导轨应直顺、平行、等高,安装牢固,其纵坡与管道设计纵坡一致。
●安装导轨高程及内距允许偏差为±2mm;中心线允许偏差为3mm;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0~+3mm。
●导轨应根据管材规格选配相应的钢轨做顶进导轨;●应在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安装枕木,在检验合格的枕木上安装导轨。
●结合管道基础设计,确定混凝土面的高程及宽度。
水泥混凝土基础的宽度比管外径大40mm,厚度为30mm,混凝土基础顶面应低于枕木顶面1~2cm。
3.1.5.顶进设备安装施工●安装前应对液压缸、高压油泵、液压管路控制系统进行检查,设备完好方可安装。
●应根据顶管坑的施工设计,安装高压油泵、管路及控制系统。
油泵宜设置在液压油缸附近;油管应直顺、转角少;油泵应与液压油缸相匹配,并备有备用油泵。
●液压油缸的油路应并联,每台液压油缸应有进油、退油的控制系统。
●液压油缸的着力中心应位于管总高的1/4处,且不小于组装后背高度的1/3。
●工具管应在导轨、工作平台、垂直起重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顶铁应放置在工作坑内顶进方向的两侧,摆放整齐,方便安装。
●顶铁应有足够的刚度,长短搭配满足顶进需要,外形尺寸规整,顶面与轴线垂直,安装后的顶铁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顶铁与导轨和顶铁之间的接触面不得有泥土、油污。
●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的允许连接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
当采用截面为20cm×30cm顶铁时,双行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2.5m,且应在中间加横向顶铁相连。
●顶进设备安装后应试车运行。
导轨及设备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枕木的安装高程应低于管外高程1~2cm,间距均匀,其铺装纵坡应与管道纵坡一致。
两根导轨应直顺、平行、等高,导轨安装牢固,其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导轨、高程及内距允许偏差为±2mm,中心线允许偏差为3mm,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0~+3mm。
●顶进设备液压系统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管路连接不得漏油,压力表应经过校验合格。
起吊设备各连接部件应牢固可靠,电葫芦应检验合格,限位装置齐全有效,起吊索具(吊钩、钢丝绳)经过检验合格,安全可靠。
3.1.6.顶管坑后背设置在顶管施工开始前需对顶管后背墙进行加固处理,本次施工采用30cm厚C30混凝土内配HRB335 12@200双层钢筋网片进行加固,如下如所示:图15 后背墙装配图3.1.7.管道顶进(1)作业条件●全部设备已经检查,并经过试运行确认正常;●首节管在导轨的中心线、坡度、高程应符合导轨设备安装规定。
(2)工艺流程↑(3)顶管操作工艺●首节管空顶就位后,拆除洞口封门应符合要求:●采用钢木支撑、立板密撑时,应采取措施保持洞口上方支撑稳固。
●初始顶进封门拆除后,初始顶进5~10m范围内,应增加测量密度。
首节管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
当接近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偏。
●管前挖土长度:土质良好,在正常顶管地段,可超越管端30~50cm;在不良地段开挖超越管端距离不得大于30cm。
●在正常顶管地段,管顶部位最大超挖量宜控制在1.5cm左右,管底部位1350范围内不得超挖。
在不允许土层下沉顶管地段,管子周围不得超挖。
●人工挖土顶管时,管前挖土人员应在管内操作。
土质不良,管前应加工具管。
严禁挖土人员在工具管外进行作业。
●人工挖土前,应先将工具管刃口部位切入周边土体中。
(4)顶进过程、顶铁拆装及使用要求●顶铁应无扭曲现象,安装应顺直;●每次退回液压缸活塞换放顶铁时,应换用可能安放的最长顶铁。
●在顶进过程中,顶铁上方及侧面不得站人,并随时观察。
顶铁有错位、扭曲现象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崩铁。
(5)质量标准●管道接口勾缝必须密实、平顺、不脱落。
●管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等杂物。
●管外壁与土体间的空隙,采用雷达探测,并填充处理完毕。
●顶管允许偏差见下表:表7.1.7-2 顶管允许偏差表注:D为管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