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考研练习100题及参考答案1、正溶胶和负溶胶混合在一起将出现沉淀现象2、胶粒带电的原因:吸附作用;电离作用。
3、溶胶的制备方法:分散法;凝聚法。
4、食盐在水中能否形成溶胶:不能。
5、在电场中,胶粒在分散介质中定向移动,称为电泳。
6、对于三氧化二砷负溶胶,具有相近聚沉值的一组电解质是( A )A 、氯化钠与硝酸钾B 、氯化钙与三氯化铝C 、氯化钠与氯化锌D 、氯化铝与氯化镁 7、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蔗糖水溶液和氯化钠水溶液,其沸点是:(B ) A 前者大于后者;B 后者大于前者;C 两者相同;D 无法判断。
8、7.8g 某难挥发非电解质固体溶于10.0g 水中,溶液的凝固点为-2.5℃,则该物质的分子量是:580.32 ;(Kf=1.86k.kg.mol -1)9、稀溶液依数性的核心性质是蒸气压下降。
10、渗透压产生的条件:浓度差;渗透膜。
11、稀溶液依数性只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有关,而与溶质本性无关。
12、符合稀溶液定律的三个条件: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13、四份质量相等的水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水溶液凝固点最低是( D ) A 、葡萄糖(式量180) B 、甘油(式量92) C 、蔗糖(式量342) D 、尿素(式量60) 14、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水溶液(总浓度为b B )的沸点与浓度为b B 的尿素水溶液的沸点相同。
( √ )。
15、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 ,则该反应为零级反应。
( √ )16、增加反应物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都是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度增大。
( × )17、增加反应物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都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数目来影响反应速度的。
( √ ) 18、某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则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 × ) 19、 影响反应速度常数K 的因素:温度、催化剂 20、影响化学平衡常数K 的因素:温度 21、判断下列列说法是否正确: (1).非基元反应中,反应速率由最慢的反应步骤控制。
( √ ) (2).非基元反应是由多个基元反应组成。
( √ ) (3).在某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中,若反应物浓度的方次与反应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相等,则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 × )22、一个反应在相同温度下,不同起始浓度的反应速率相同吗:不同,速率常数相同吗:同23、某反应的1180-⋅=mol kJ Ea ,在700K 时速率常数1181103.1---⋅⋅⨯=s L mol k ,求730K 时的速率常数K 2=4.6×10-824、在400℃时,基元反应)()()()(22g NO g CO g NO g CO +=+的速率常数K 为115.0--⋅⋅s mol L ,当121040.0)(,025.0)(--⋅=⋅=L mol NO c L mol CO c 时,反应速率是:114105---⋅⋅⨯S L mol25、下列物理量W S G H U Q m P V T .,,,,,,,,。
哪此是状态函数T 、V 、p 、m 、U 、H 、G 、S ;哪些是过程量:Q 、W ;哪些具容量性:V 、m 、U 、H 、G 、S ;哪些具强度性:T 、p ; 26、焓的定义式:H=U+PV27、平衡转化率是在指定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 √ )28、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加减运算时,同一物质项一定可以合并。
( × ) 29、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值大小与方程式的写法相关。
( √ ) 30、用θm fH ∆和θm cH ∆求算反应的θm rH ∆计算式在形式上是完全相同的。
( × )31、凡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快速的反应,G ∆的负值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 × ) 32、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的。
( × )33、体系吸热1000KJ ,环境对体系作功500KJ ;体系的内能变化:1500KJ ;环境的内能变化:-1500KJ 。
34、已知碳酸钙受热分解时:19.177-⋅=∆mol KJ rH m θ;115.160--⋅⋅=∆K mol J rS m θ。
试计算反应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K 4.110835、某反应在127℃时,平衡常数161271087.3-⨯=θK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1175-⋅=∆mol KJ rH m θ,求反应在327℃时的平衡常数:8327105.1-⨯=θK36、在298K 及标准状态下反应自发进行,高温时其逆反应为自发,这表明该反应为( A )A 0,0<∆<∆θθm m rS rHB 0,0>∆<∆θθm m rS rH C 0,0>∆>∆θθm m rS rH D 0,0<∆>∆θθm m rS rH37、下面哪个反应表示124.394),(-⋅-=∆mol KJ g CO fG m θ。
( A )A )()()(22g CO g O C =+石墨B )()()(22g CO g OC =+金刚石 C )()()(22l CO l O C =+石墨D )(2)(2)(222g CO g O C =+石墨38、反应),()()(22g Cl s Mg s MgCl +=0>∆θm rH ,标准状态下,此反应:( B )A 低温自发B 高温自发C 任何温度均自发D 任何温度均不可能自发 39、已知下列反应在指定温度的θm rG ∆和θK :(1))()(21)(222g O N g O g N =+ )1(θm rG ∆ )1(θK(2))(2)(242g NO g O N = )2(θm rG ∆ )2(θK (3))()(21222g NO O g N =+ )3(θm rG ∆ )3(θK则反应)(2)(3)(24222g O N g O g O N =+的θm rG ∆=4)3(θm rG ∆-2)2(θm rG ∆-2)1(θm rG ∆θK ()()()2)1(2)2(4)3(θθθK K K ⨯40、当反应熵Q 小不K 时,反应逆向进行。
( × )4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体系要作功,就必须从环境吸热,因为能量不能无中生有。
(×) 42、对于任意可逆反应,下列条件,能改变平衡常数的是( D )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增加生成物浓度C 加入催化剂D 改变反应温度 43、同离子效应能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减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减小。
44、相同浓度的氨水和铵盐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9.25。
(pKNH 3=4.75) 45、在HAc 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Ac 晶体,结果是:( C ) A HAc 的Ka 值增大 B 溶液的pH 减少C 溶液的OH —、浓度增大 D 溶液的H +浓度不变 46、配置pH=10的缓冲溶液,应选择的缓冲体系是( D )A )75.4(=-θa pK NaAc HAcB )77.3(=-θa pK HCOONa HCOOHC )12.2(14243=-θa pK PO NaH PO HD )75.4(423=-⋅θb pK Cl NH O H NH47、浓度为0.02的HAc 溶液比浓度为0.2的HAc ( B )A Ka 大B 电离度a 大C H+离子浓度大D pH 值小48、HAc 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HAc 、H +、AC —。
( × ) 49、HAc+NaOH 可能形成缓冲溶液。
( √ )50、HAc 溶液中加入HCl 既有同离子效应也有盐效应。
51、共轭酸碱对的平衡常数关系是:Kw Kb Ka =⨯52、化学平衡常数K 值越大,其反应速度越快。
( × )53、缓冲溶液能对抗少量外来强酸强的影响,原因是:抗酸成份和抗碱成份的作用,醋酸和醋酸钠缓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c 、AC —。
54、根据溶度积规则,沉淀生成的条件是:Ksp Qi >55、Ksp 是难溶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
( × ) 56、两种难溶电解质相比较,溶解度越大者,其Ksp 一定大。
( × ) 57、AgCl 饱和溶液稀释后,溶度积减小。
( × ) 58、电对的电极电势越大(正),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其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弱。
( √ ) 59、θε植越大,则θK 值越大,反应越完全,且反应速度越快。
( × ) 60、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 √ )61、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等于零(0)(2=+H H θϕ)( √ )62、含氧酸根的氧化能力通常随溶液的pH 减小而增强。
( √ )63、根据下列标准电极电势,指出在标准状态时不可能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D )_222Br e Br ⇔+ V 065.1; ++⇔+2222Hg e Hg V 92.0;++⇔+23Fe e Fe V 771.0; Sn e Sn ⇔++22 V 136.0-;A Br 2和Hg 2+;; B Br —和Fe 3+; C Hg 2+和Fe 3+ ;D Sn 和Fe 3+ 64、能斯特方程式表示浓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
( √ )65、标准电极电势是指是标准状态下,各粒子浓度为1mol.L —1,各气体分压为100Pa 时的电极电势。
( √ ) 66、某一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两种表达式如下:()()C B A C B A 222,211=+=+,则此两方程式所代表的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K 应该是( A )A 标准电动势相同,K 不同。
B 均相同。
C 标准电动势不同,K 相同。
D 均不相同。
67、已知V V CuCu FeFe 34.0,77.0223==+++θθϕϕ,将这两个电对组成自发放电的标准原电池时,其电池符号为()()()()()+⋅⋅⋅--+-+-+Pt L mol Fe L mol Fe L mol Cu Cu 1213121,1168、θϕ+-372Cr O Cr的数值不受H +的影响。
( × )69、V V FeFe FeFe 44.0,77.0223-==+++θθϕϕ,在标准状态下反应++=+23Fe Fe Fe 可以进行。
(√) 70、在一个实际供电的原电池中,总是电极电势高的电对作 正 极,电极电势低的作 极。
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符号是()()121100,-+⋅L mol H KPa H Pt ,其标准电极电势等于0。
71、微观粒子的特征:波粒二象性。
72、在多电子原子中能量的因素是主量子数n 和角量子数L 。
73、每个能级组(除第一能级组外)都是从s 能级开始,于p 能级余止;能级组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