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ism旅游经济 2012年7月137黄冈红色旅游营销策略研究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刘祥凤摘 要:本文介绍发展红色旅游对推动黄冈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黄冈在发展红色旅游的的三大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开发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困境,提供了适合黄冈地区实际情况的红色旅游营销策略,为发展其红色旅游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黄冈旅游 红色旅游 景点开发 营销策略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c)-137-02黄冈是革命老区,拥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红色旅游资源,且距周边武汉、九江、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等大城市较近,通过开发旅游景点,可吸引其旅游者前来游览。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促进黄冈旅游经济发展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具备相应市场条件。
本文旨在分析黄冈红色旅游资源核心价值、优劣势及其面临问题,从营销角度探求黄冈红色旅游深度营销策略,以期对黄冈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1 黄冈市红色旅游先天优势介绍1.1 红色革命资源丰富黄冈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曾组建红十五、二十五、二十八军以及红四方面军,先后爆发“黄麻起义”、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事迹。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冈共有 44万优秀儿女血沃中原,有5.5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1955年和1964年两次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103位黄冈人。
黄冈诞生了三名中共一大代表,两位国家主席,200多名开国将帅。
深厚历史渊源造就黄冈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而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是全国12个红色旅游区之一,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这条线路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1.2 地理优势明显黄冈市位于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东面与安徽省相邻,南面与省内的鄂州、黄石相接,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北接河南省信阳,向西与湖北省会城市武汉山水相依。
在武汉、合肥、南昌等省会城市以及黄石、安庆、九江等中型城市群中,地理位置优越。
区内外交通便捷,区内巴河、佛河、新河奔腾入江,水路运输发达;四条铁路贯通区内,五条高速公路纵横交汇,铁路、公路运输快捷;同时位于武汉天河机场和九江机场之间,航运便捷。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1.3 人文旅游、风景旅游潜力巨大黄冈历代人才辈出,人文旅游潜力和风景旅游潜力巨大。
佛教禅宗四世祖道信、五世祖弘忍和六世祖慧能在黄冈建寺传教;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的作者、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均出于此,杰出的地质科学家李四光,国学大师黄侃、汤用彤,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著名作家废名、《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译者王亚南,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叶君健等科学文化巨擘都诞生于此。
同时,李白、杜牧、苏轼、王禹偁等在此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
黄冈依山傍水,风光秀丽。
享有“中原第一峰”的大别山在区内连绵数百里;罗田天堂寨和薄刀峰、麻城龟峰山、英山吴家山和桃花冲、浠水三角山景点天工夺巧;以中山山岳地貌和原始森林景观为特征的罗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无限;黄梅县境内的龙感湖以及龙感湖自然保护区,以其水域面积之大、物种之丰富,蜚声省内外;英山温泉媲美华清池;境内巴水、浠水、倒水、举水、蕲水、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密布。
更有佛教祖庭黄梅五祖寺驰名中外。
2 黄冈市红色旅游境况2.1 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黄冈红色旅游景点分布广泛却不集中,单个景区知名度低,综合实力弱,竞争力不强。
目前麻城、红安、英山、罗田、团风、浠水都有红色旅游景点,同属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
由于行政区划限制,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阻挠,各部门不配合,各县市不合作,各景点缺乏共同服务意识,景区之间恶性竞争,缺乏协调机制,各景点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突出。
2.2 红色景区没有深度开发黄冈红色旅游景区所在县、市大部分为国家级和省重点扶贫开发县、市,对旅游业财政投入非常有限, 难以引进外部资金,市场开发停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旅游者观光、旅游、娱乐等需求。
2.3 没有建立统一品牌形象黄冈各地红色旅游资源众多,但目前黄冈红色旅游区各个景点都是处于初步开发的状态,缺乏市场要素介入,各景区都未形成有代表性的主打旅游产品,全市缺乏统一形象识别。
同时,由于景区分散,各景区没有明确定位形象,区内也没有一条旅游线路能包括重要旅游景点,不能形成集群效果,难以形成统一形象品牌。
2.4 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困境红色旅游在近几年发展迅猛。
从近邻看,武汉市凭借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地理优势、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武汉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如今已建成包含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昌毛泽东故居、中央农民讲习所等集群规模的红色旅游景区;从周边看,安徽金寨、河南信阳、新县也在加紧开发,紧邻黄冈的江西省,更有井冈山和瑞金两大革命圣地,其红色旅游已经抢得先机;从全国范围看,延安、遵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旅游规模早已经形成。
因此黄冈红色旅游发展面临剧烈的行业竞争。
3 黄冈市红色旅游营销策略3.1 整合区内优势资源,聚零为整为了提高黄冈红色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可在现有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基础上,结合区内现有公路,升级现有公路设施,优化线路走向,建设一条联系各县市分散景点的高级公路,使区内各红色景区能形成“一线连珠”态势。
强化市政府投入、管理,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消除各景点各自为政局面,改变各景点重复建设缺陷,发挥各自特色,形成侧重点不同的红色旅游景点群落,组建统一的黄冈旅游公司,采用统一的黄冈红色旅游标志。
此外,加强与区内风景旅游、人文旅游Tourism旅游经济1382012年7月 的联动,相互推介,在宣传过程中,增强互动,相互呼应,将红色旅游融入到黄冈整体旅游开发中。
3.2 联系区外优势景点,强强联手黄冈是武汉“1+8”城市经济圈的组成部分,武黄高速直接连接武汉与黄冈,武汉距黄冈仅一个小时的车程,且武汉和黄冈同在一条精品旅游线路上,完全可以和武汉红色旅游景点打成一片,利用其经济、政策优势,借鉴其旅游开发经验,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互利。
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地理位置特殊,安徽金寨同黄冈罗田在争夺其归属,从壮大红色旅游事业来看,如其争夺,不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将大别上红色旅游景区做大做强;相邻的江西有两个革命圣地,其商业开发程度以及在红色旅游行业影响力,均超黄冈,也应向其借鉴学习,加强合作;黄冈与河南新县在同一精品旅游线路上,且两者旗鼓相当,更应该互扶共进。
此外,还可立足区内,联系区外其他非红色旅游景点,如以黄冈黄梅佛教禅宗圣地四祖寺和五祖寺为基点,联合相邻的河南少林寺、安徽天柱山和九华山,组建佛教精品旅游线路等,相互带动,相映生辉。
3.3 制定合理收费制度,区别对待在发展红色旅游景点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杜绝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短视行为。
首先,景区的门票应该只象征性的收取景区的管理费用,对于景区里面的参观项目,应该配备工作人员讲解,且不能再次收取费用;其次,在景区内其他的收费项目,应该留给游客选择余地,不能变相强制收费。
红色旅游景点在不同的时段,应该采取实施不同的价位。
一般在小长假、国庆黄金周会遇到旅游高峰,应该在此时实施高价位,在正常的工作日,实施低价位;在平常的周末时间,实施中等价位。
此外,对不同的旅游对象,也应该实施不同的价位。
对学生团体,考虑到他们的经济能力有限,应该实施低价位;对商业旅游实施高价位,对单个旅游者,实施中等价位等。
3.4 加强网络动态营销,虚实相生在宣传方面,黄冈红色旅游景区可以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也可以联合其他景区,合作设立旅游网站,加强网络宣传。
在宣传网站上,不仅要介绍旅游景区的看点,介绍相应的历史故事,深化历史故事的内涵,挖掘红色历史的现实意义,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起革命历史知识有奖竞赛,或者历史事件有奖征文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黄冈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让更多的浏览者萌生实地旅游的愿望;还可以将与旅游景点有关的革命影视链接、相关论坛的网址链接放在上面,多方面激发浏览者的好奇心,开发潜在客户。
在体验方面,应着重增强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可将旅游产品以游戏的形式推销,也可结合历史故事趣味性,在游戏中将竞技游戏的赛场设在红色旅游景区,让参与者不仅能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对红色旅游景点产生兴趣。
3.5 针对潜力较大人群,有的放矢青年学生是红色旅游景区的主要客源之一,黄冈市现有高校4所,相邻的武汉市武昌区现有各类大学近50所,是我国少有的大学密积地区。
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接受教育等,大学生对红色旅游很感兴趣。
学生客源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一般只能选择近距离、消费较低的景点。
因此,在宣传推销黄冈红色旅游时,可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式,如在各所学校中设立代理,直接可以接受学生报名,以更实惠的价格,鼓励学生团体出游。
红色旅游景点的另一大客源是党政机关的公务员,这类客源收入稳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多属于公费旅游,以休闲放松,增长知识,学习优秀革命传统为目的。
黄冈距离湖北省会武汉,江西省会南昌,安徽省会合肥都比较近,而省会城市有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员,因此可以发挥黄冈的地理优势,吸引三省的公务员来黄冈旅游。
同时,可以针对这类客源一般是团体组织、集体出游的特点,也应该采取直销。
3.6 发展多种形式旅游,红绿结合目前,风景观光旅游、人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等其他形式的旅游蓬勃发展,单独发展红色旅游,难以提高在整个旅游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以红色旅游为立足点,发展多种形式的旅游,能有效地增加红色旅游景点的客流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黄冈地区属于山岳、丘陵地貌,区内地形多变,自然风光优美。
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可以结合当地景观,开发风景观光旅游,如大别山风景区的大别神龟、天堂睡佛、哲人岩被游客誉为“三绝”,主峰一带的风景级别为胜景级。
这些都是开发观光旅游的资本。
3.7 综合利用红色景区,一地多用黄冈的红色旅游景点,不仅可以供旅客学习红色历史,了解革命故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还可以发展其他的用途。
黄冈本地的高校和邻近的武汉市武昌区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入学,可以发挥红色革命景区的历史优势和地理优势,承接学生军训,让学生在远离喧嚣、沉淀革命历史的红色景点中,上好大学的第一课。
此外,省内的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公务人员的廉洁教育等相关的培训,也可在红色景区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向明.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创新开发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2] 杨安宁,杨玉秀,杨志平.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以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为例[J].市场论坛,2006(10).[3] 陈晓强.论江西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特区经济,2006(11).[4] 李进兵.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13).[5] 张彬彬.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探索上海城市规划[J].2010(6).[6] 杨洪,邹家红,朱湖英.湖南省红色旅游优化升级研究[J].经济地理,2010(12).[7] 刘霞.论鄂豫皖边区红色旅游区域联合深度开发[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8] 徐仁立.关于红色旅游含义和特点的再认识[J].武夷学院学报,2011(02).[9] 黄玲.体验经济视角下青少年红色旅游市场开发模式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