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新教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完美课件1
人教版新教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完美课件1
作业: 绘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数目变化的曲线图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3)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于同一
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交叉互换会增加配子的种类,如:
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产生配子种类会大于2n种。
思考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 色体,那么人在形成精子或 卵细胞时,可能产生多少种 配子呢?
如果再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考 虑进去呢?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据图分析: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数目的规律 (1)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
2 ①若是1个精原细胞,则形成____种精子。 1 ②若是1个卵原细胞,则形成____种卵细胞。
(2)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
2 ①若是1个精原细胞,则形成____种精子;若是足够多的精原细胞,则形 4 成____种精子。 1 ②若是1个卵原细胞,则形成____种卵细胞;若有足够多的卵原细胞,则 4 形成____种卵细胞。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种子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父本AA × 母本aa
↓
F1代 Aa (胚的基因型)
Aaa(胚乳的基因型)
aa (种皮的基因型随母本)
↓
F2代 AA、Aa、aa (胚的基因型)
AAA、AAa、Aaa、aaa 乳的基因型)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总结 :
1、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4个 )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1个 )卵细胞。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I
),
原因是( 同源染色体分离 )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数目减半( 2 )次,分别发生在 ( 减I )和( 减II )。
(胚
Aa (种皮的基因型,随母本)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种子结构知识测试
1.一粒饱满的花生有两粒种子,此花 生形成需要的子房、胚珠、精子、 花粉粒数依次是[ ]
A. 1、2、2、2 B. 1、2、4、2 C. 1、1、4、2 D. 2、2、4、1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 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 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结果: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 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总结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3)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
精(卵)原细胞 配子个
个数
数
1个精原细胞 4
1个卵原细胞 1 1个雄性个体 1个雌性个体
配子种类
_2___种(多种情况) 1____种(多种情况)
n
2____种 2___n_种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配子染色体组合 多种多样
植物花粉的形成
花粉 母细 胞
减数分裂
有 丝 花粉粒 分 裂 n
生殖核 营养核
花粉管中
2个 精子
2植n 物卵细胞的形成
卵细胞 1个 (n)
减数分裂
三次有丝分裂
胚囊母 个 (n)
反足细胞 3个
子房的结构 补充: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子房壁 珠被 胚 胚囊 珠 极核(2个) 卵细胞(1个)
双受精
一个花粉粒中有-----精子 一粒种子需要------精子(双受精) 一个雌蕊中只有-------子房 一个胚珠只能形成-------种子 一个子房中可以有------胚珠 一个果实中可以有-------种子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 2n
果皮 2n
子 房
胚珠
珠被 2n
卵 + 精子
n
n
种皮 2n
4、次级精(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精子、卵细胞、第二极体 中( 无 )同源染色体。
5、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 等分 )
6、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1 )次,
细胞连续分裂( 2 )次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胚 2n
果实
种 子
胚囊
2极核 + 精子 胚乳
2n
n
3n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课时-受精作用)19PPT
卵+精子→受精卵→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极核+精子→受精极核→胚乳 珠被→有丝分裂 →种皮 子房壁→有丝分裂 →果皮 胚和胚乳是子一代(F1代的基因型 和表现型); 杂交后F1代的果皮、种皮的性状 与母本相同(当年随母本)。
减数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根据染色体组成判断配子来源的方法:
(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配子染色体组合 多种多样
减数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4.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 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细胞形成与受精作用:
高等动物(2N)
() ()
母 本
有丝分裂
父
本
减 数 分 裂
受精卵(2N)
减
数
受精作用
分 裂
卵细胞(N)
精子(N)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 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 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原因:非同源染色体的___自__由_组__合____;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__交__叉_互__换___。
MI前
MI后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配子染色 体组合多种多样
图中的A、a和B、b表示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
情况1、2的子细胞中总有两个子 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 情况1的子细胞有2种类型:AB、 ab。 情况2的子细胞有2种类型:Ab、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