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秋天到教学要求1、思想品德要求: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难点:“转”“黄”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秋天景象的图片。
老师说:四季的脚步走得飞快。
转眼间,秋天到了。
板书课题:秋天到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
3、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读懂了什么内容?(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
用换词法,把“凉”换成“冷”,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田野翻金浪?”①请明白的同学帮助解释。
②老师小结:九月的田野里,稻子熟了。
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翻着金浪。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小结: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
3、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你读懂了什么内容?(2)想象大雁飞行的动作和变换的队形,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扩展性练习1、练习对对子,体会诗歌严整的格律。
(1)老师举例:天对风,凉对爽。
(2)老师出对子,学生抢答。
鱼虾对()枫叶对()肥对()蟋蟀对()田野对()红对()2、练习续编课文。
五、总结全文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2、师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在八月到十月。
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背诵课文:(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
师生评议。
二、自主识字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指导书写转: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
第七笔“”过横中线后到竖中线自动折回。
黄:第六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香:第三笔“”收笔在十字路口。
“”“”应收笔到同一水平线上。
四、扩词练习请学生充分练说。
五、作业:画一画秋天。
板书设计:秋天到八月——秋天到(天转凉风变爽蟋蟀把歌唱)九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十月——寒霜降(枫叶红菊花黄大雁排成行)教学后记:火红的枫叶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结合自身感受,体会作者情感。
2.进行说说练习。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练习法学具准备:树叶、红色彩笔、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师: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想看看是什么吗?(课件演示出示一张红枫叶)板书:贴图:(红枫叶)师:哪一位同学愿意用一个词来说说它的颜色?(火红)板书:火红的。
师:齐读课题读完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师:同学们非常爱动脑筋,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只要我们认真读书,认真思考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二、初读课文:师:读课文(自由读)1、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生字。
2、师范读课文:师:这么美的枫叶,老师也想读读课文,可以吗?师:谁愿意评评老师的朗读?三、细读课文:(小声自由读)①读完课文:你认为这篇课文都写了枫叶的什么呢?②课文有几个自然段?1、学习第一段:(指读)思:你最喜欢哪些词语?(寻找、走来走去、火红)①用动作大字,什么叫寻找。
②仿走来走去说()来()去,并说一句话。
③用火红的()进行词语搭配。
师:火红的还可以来说什么呢?师:小作者找到她想要的枫叶了吗?2.学习第二段(自由读)思:①读后你知道了什么?②理解“然而”一词的意思。
③读出小作者在不停地找的感情。
(练读—指名)3.学习第三段(师读)思:①你从老师的读中体会到了什么?(高兴)②学生自由读。
③你还读出了什么?(枫叶的红,枫叶的样子)板书:比()还红,比()还红。
四、进行说话练习:补充A、比()还红。
比()还红。
B、我找到一张结白的纸,它比()还白比()还白。
师:小作者找到枫叶干什么呢?五、学习第四、五段(自由读)师:老师的节日是哪一天?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呢?可以在九月十日说给老师听一听。
六、动手画:师:课文学完了你们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还知道了什么呢?师:我非常想看看文中的枫叶,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动笔画枫叶)七、齐读全文(激情饱满的读课文)八、动手拼一拼用小组采集的树叶进行拼图并参观。
九、小结:师:今天我们在小作者的带领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也看到了小作者与老师之间深厚的感情,我也很愿意成为大家的朋友,你们愿意做我的朋友吗?愿我们在校园的生活中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板书设计:火红的比()还红比()还红。
对老师送给老师。
的爱语文天地一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体会识字方法。
2、区别多音字的读音;练习搭配词语;学习叠词。
3、尝试自我学习、学习向父母提出请求的方法。
4、背诵古诗、自读诗歌;了解学习留心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交换部首复习生字;区别多音字的读音。
2、搭配词语,练背诗歌。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描一描,写一写1、讨论: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同桌互相说怎样写才好看?3、生独立书写。
4、小组内评评谁的字最漂亮。
5、选几份全班欣赏。
二、变换部首复习生字1、教师出示“十”和“一”,问:这是什么符号?2、生答,师小结。
加号表示加上一部分,减号表示减去一部分。
师表演小魔术。
出示:娃—女+(洼)—+虫(蛙)(娃娃)(山洼)(青蛙)3、学生自己变魔术。
三、区别多音字的读音1、出示句子让学生区分。
(卡片)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判断。
3、学生自由发言。
4、师小结、点拨。
5、小组内练习用号一种读音说话。
四、说一说,填一填1、小组内练说。
2、学生汇报。
3、拓展,拔高。
碧绿的宽阔的伤心地悄悄地五、照样子,写词语1、出示例子:许多许许多多2、同桌交流两个词语的异同,练习说话。
3、自己练习,小组内订正、评议。
4、发散思维:口头练说,看谁说得多。
第二课时一、怎样提要求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多姿的秋天已经来到,你一定希望你的爸爸、妈妈能够带你走出户外,观赏秋景。
那么,你如何向爸爸、妈妈提出请求呢?2、小组讨论,排演小品。
(三人一组,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自己)3、分小组汇报。
4、讨论如何设计观察方案。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眼中的秋天记下来。
(或者画画、或者列表、或者写几句话等)二、读背古诗《山行》1、出示诗歌。
2、范读,画出节奏。
3、生自由练读。
4、小组交流、感悟。
5、练习背诵。
三、读一读1、生很快默读,大体感知文意。
2、小组内赛读,师巡视指正。
3、选派代表读、评议、提高。
4、在生读的基础上,师指点朗读技巧。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思维拓展同学们,绚丽多姿的秋天是异常的迷人,让我们课余一起走入秋姑娘的怀抱,赏秋、说秋吧!(注意用眼去看,用心去想,用脑去记,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秋天。
)展示平台,评出小小观察家。
(任选一种)1、用你的五彩笔描画出秋天。
2、用你的神笔写出秋天。
3、用你的歌喉唱出秋天。
第二单元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字9个,写字8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力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二、过程与方法:1.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看拼音、问别人、联系上下文猜字、查字典)。
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立的愿望。
2.增强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
3.体会孩子与母亲间的爱。
4.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1.识字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自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激发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知道了我们班的学生能自己做很多很多的事,你能告诉大家吗?(3-4名学生谈想法)我真为你们高兴,自己能做这么多的事,你们长大了、懂事了。
有一个小朋友,名叫丁丁,他也觉得自己长大了,他用一首小诗,告诉我们他想怎样做,大家想听吗?(学生答:想)(课件出示课题)这首小诗的题目是《妈妈,不要送伞来》。
我们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好吗?你们看,我来写(板书课题),大家齐读两遍。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范读课文。
(出示课件)边看大屏幕,边听小诗,想想丁丁对妈妈说些什么?2.学生尝试读。
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我想知道,你们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怎么办?生:先划出来,再练习上下文猜一猜。
生:可以查字典。
生:可以问别人,也可以查认字条中的音节。
师:就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试着把课文读两遍。
3.同桌互相读。
相互学习,纠正不认识的字。
4.检查读:指名读(3人,每人一个小节)引导听的同学注意对朗读的同学做出评价。
(读准字音、读得好听)5.随文识字: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你能很快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吗?像老师这样(示范)看谁划得又快又准。
边读边划。
6.脱离课文,独立识字。
这些词语中的一些生字像淘气的娃娃从小诗中飞出来,你还认得吗?(出示课件)如果认识就大声读一读,如果不认识可以再来读小诗,想一想。
7.检查识字:指名读、领读、抢读。
你能说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老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说)对“裹、伞、丝、灵”强化,有必要时指导学生练习写“丝、灵”。
生:“伞”就像一把伞。
(出示课件)生:“裹”就像口袋里装着一个果子。
(课件显示)8.生字的应用:选择你喜欢的生字组词“勇敢、机灵、慢悠悠”等说一句话。
三、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1.这些淘气的生字都变成我们的好朋友了,我们再来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最好听,试着读一遍。
2.小声跟师朗读,齐诵读。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咱们一起来说说收获,好吗?你可以谈从课文里读懂了些什么?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师小结:丁丁长大了,自己开始做一些合适的事情。
四、拓展练习。
学习了这首小诗,我觉得大家也长大了许多,为了证明我们长大了,你们想对妈妈、爸爸、老师、同学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仿照例子编一编)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______,妈妈,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爸爸,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发言:3人),也可互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