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方案前言部分导语:漠河县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中国东北地区版图的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
该县有被称为“神州北极”的北极村,古风淳朴,静溢清新,景色宜人,全中国只有在这里能看到北极光;有雅克萨古堡遗址,让游客仿佛亲临在清末漠河人民奋不顾身抵抗外敌的历史画卷之中;有可以俯视崇山峻岭和莽莽兴安林海的大白山景区,还有现代风格的林业博物馆等等。
漠河的景观承载了一个个动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华美瑰丽的极光风景,重绘了神秘的民族文化历史,同时也与时俱进,使我国的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相融合。
漠河形象策划与推广的目的及意义: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的公众形象,能反应一个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风貌的反映。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城市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生产出的产品获得利益,另一种有别于传统概念的软力量正深刻的影响着我们,那就是形象的价值——城市形象的价值。
因为良好的形象,世界上许多城市因此而获得了非常可观的财富,这种财富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愈加清晰鲜明。
一个城市形象价值更有力于政府工作的开展,政府形象的建议,因此我们将对城市进行形象上的策划与设计,将其独特的风貌加以展现,将其精神加以升华。
漠河县给路人的最深刻的印象停留在1987年5月6日的那场大火。
其城市形象一直是“经过灾难后重建的小村镇”,缺乏美化与设计,没有最大程度上的将其作为中国最北地区的其他优势及特色表现出来。
通过我们的具体化且有针对性的形象策划,要充分利用该地的资源,发挥该地的特色,树立“位于中国最北边,拥有最美北极光景色”的城市形象,赢的大众的认同与肯定,也可以藉此规范漠河旅游景区的经营,提高该区域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带动这个小城市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力,使其在中国各大景区中以一个独特的形象引起人们的注意。
主体部分:一、旅游目的地形象调查:在对漠河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之前,我们首先通过资料搜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漠河的部分情况作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便于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意见,我们了解的情况如下:1、知名度分析:漠河作为我国最北段的城市,随着人们对于东北地区旅游热的兴起,漠河旅游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休闲度假的地点。
漠河虽小,知名度却很高,尤其是国际上的知名度,这是因为在1997年的冬天,正逢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和3000年走一回的海尔波普彗星的世纪幽会,同时出现在漠河的上空,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的天文爱好者,中央电视台还做了卫星实况转播,让全世界认识了漠河,并不断扩大了漠河的知名度。
2、美誉度分析:漠河作为中国北端的城市不仅拥有其自身的气候和地理文化方面的先天优势,同时各种民族聚居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漠河地区宝贵的民俗文化特点以及特有的地方特色。
漠河处于北纬五十三度半的高纬度地带,有“北极光”和“白夜”两大天然奇观。
虽然在地球极地,极光会经常出现,但漠河是中国唯一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
这两大天然奇观十分诱人,每逢夏至前后,都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观赏绚丽多彩的北极光,等待着白夜现象的出现,体验“生命中最长的一天”。
近年来,海内外游客纷纷踏上北上之旅,感受本态自然,观赏奇异极光,体验白昼极夜,朝拜林海观音,休闲避署度假。
漠河是远离喧嚣和烦躁的世外桃源。
这里生态完好、森林广茂、四季如画,反差鲜明。
初春,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杜鹃花竞相绽放,映山红漫山遍野;盛夏,绿海苍翠,秀色宜人,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秋日,霜染群山,云高气爽,是“绿色氧吧”、“天然空调”;严冬,皑皑白雪,银装素裹,冰雕、雪雕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是体验寒冷、体验冰雪、体验激情的快乐家园。
可谓是春夏秋冬各具特色,一年四季不失魅力。
3、满意度分析:漠河的旅游业发展虽然很快,但地处偏远,处于欠发达地区,因此,目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交通不便,可进入性还比较差,在漠河县内部,景点之间距离比较远,交通成本比较大。
另外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网络和经济的不断发达,旅游地的可进入性逐渐增强,导致旅游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民俗旅游资源丧失其应有的原始性。
在大量的旅游者涌入到旅游地之后,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势必会影响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
开发商过度的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导致原本的一些节日和特有的风俗习惯不能在其原本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
过度的开发和无节制的利用,将传统的民俗旅游资源逐渐的商业化、利益化,丧失了传统文化的应有的色彩和本性。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1、漠河旅游目的地SWOT分析S优势1) 资源优势漠河土地,森林,草原,矿产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边境地区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
其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
如图所示(这张图我觉得不错!)2) 区位优势漠河县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漠河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口岸通道为发展边境跨国旅游创造了优异的条件,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3) 气候优势近年来漠河平均高温最高为7月的25.8℃,此时是全国高温时期,而南方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0℃以上,因此漠河具有很大的气候优势,可谓是最佳的避暑胜地。
W劣势1) 认识因素:产业意识薄弱尽管旅游业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但是大部分人认为仅仅是“游山玩水”,这些观念在客观上成为漠河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障碍。
2) 资本因素:资金投入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旅游投入乏力,产业基础薄弱。
漠河财力有限,对于旅游业的投入就更加有限,从而造成目前漠河全县旅游业基础设施薄弱,部分景区的道路等级仍然不够,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差。
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不平衡。
3) 人才因素:旅游人才匮乏目前漠河县旅游业处于发展阶段,各阶段人才匮乏,不仅缺少高素质的服务,导游人才,更缺少有一定理论深度,对当代旅游业发展状况和趋势较为了解的旅游策划人才和有独特创新思想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才等。
1) 国家重视旅游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出入境旅游人数,旅行社的数量,旅游收入等都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以及现今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等都为漠河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 旅游热潮持续今年国内外旅游热潮为漠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社会大环境。
省内外旅游的热火发展为漠河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氛围和机遇。
冰雪旅游和避暑旅游的火热,也为漠河旅游带来了一定的旅游客源。
3) 政策的支持漠河县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认真研究国家,黑龙江省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和资金投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旅游服务条件,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全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促进漠河旅游业蓬勃发展。
T挑战1) 旅游客源的季节性特征明显漠河旅游有显著的季节性,首先因为旅游者自由可支配时间的改变以及小长假出游的改变,导致每年的6到9月以及节假日成为漠河旅游的高峰期;其次是气候原因,漠河气候特征是冬长夏短,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冬季气温将近零下50度,因此每年春季和秋季是漠河旅游的最佳季节。
2) 特色景观不稳定,且时间短漠河最为有名的景观是极昼极夜以及美丽的极光,但是极昼极夜仅仅在夏至以及冬至时发生,且发生时间短,只有早晚交界之时才能观赏到。
极光的发生时间不确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这不稳定的因素对于漠河旅游来说是一大挑战。
3) 易发生火灾虽然漠河县森林资源丰富,但这也同样使其成为火灾易发区,每年森林防火时期,若前往当地的游客稍有不慎将会引发森林大火。
SWOT分析的总结:对漠河的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表明漠河旅游优势突出,机遇与威胁并存,虽然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少,但还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应该利用优势大力发展漠河旅游业,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手法,努力使环境保护和开发建设相协调,加强人才培训,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季节性问题,加强旅游业建设管理等,促进漠河旅游业的进一2、USP理论(1)旅游资源漠河民俗风情旅游的特点漠河处于北纬五十三度半的高纬度地带,有“北极光”和“白夜”两大天然奇观。
虽然在地球极地,极光会经常出现,但漠河是中国唯一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
“白夜”现象,就是昼长夜短,甚至出现黎明与晚霞同现天空的极昼现象,漠河人称之为“不夜天”。
这两大天然奇观十分诱人,每逢夏至前后,都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观赏绚丽多彩的北极光,等待着白夜现象的出现,体验“生命中最长的一天”。
近年来,海内外游客纷纷踏上北上之旅,感受本态自然,观赏奇异极光,体验白昼极夜,朝拜林海观音,休闲避署度假。
漠河是远离喧嚣和烦躁的世外桃源。
这里生态完好、森林广茂、四季如画,反差鲜明。
初春,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杜鹃花竞相绽放,映山红漫山遍野;盛夏,绿海苍翠,秀色宜人,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秋日,霜染群山,云高气爽,是“绿色氧吧”、“天然空调”;[11]严冬,皑皑白雪,银装素裹,冰雕、雪雕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是体验寒冷、体验冰雪、体验激情的快乐家园。
可谓是春夏秋冬各具特色,一年四季不失魅力。
(2)旅游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己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景点总计9个:“五•六火灾纪念馆、北极村旅游景区、松苑公园、西山公园、前峭林场开发史陈列馆、李金铺祠堂、古墓群遗址、胭脂沟采金工艺游览区、飞来松,还有五六个景区正在建设中或规划待建。
主要开发的旅游线路有三条:西林吉一北极村一黑龙江源头两日游、西林吉一胭脂沟一北极村三日游、西林吉一兴安口岸一北极村三日游。
推出的北极光节及冰雪汽车挑战赛等节庆活动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3)旅游的区位是祖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
漠河县属沿江低山丘陵地貌,最高海拔1397米,最低海拔200米,平均海拔600米。
边境线长242公里,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漠河口岸和洛古河临时过货通道。
漠河县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县份,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月份长达7个多月,无霜期90天左右,历史最高温度38℃,最低气温-52.3℃,年均气温在-3.8℃,昼夜温差较大,有“一日四季”之说。
(4)历史文化漠河县,以境内漠河命名。
漠河,古称“木河”、“末河”,因河水黑如墨,又称“墨河”。
又因河水曲折旋转若石磨之转动,亦称“磨河”。
“墨”、“磨”同音,渐沿用“漠”。
汉晋属鲜卑,隋唐属室韦,金属上京蒲峪路,元属岭北行省,明属奴尔干都司木河卫,清代属黑龙江副都统辖区,为索伦部游猎之地。
晚清,1888年10月(清光绪十四年),清朝政府于老沟开办漠河金矿。
金矿兴起,“兵民辐辏,商贾繁荣,屹然为边重镇”。
1908年8月 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清廷批准设置漠河直隶厅,驻漠河,列入“缓设名单”。
1909年(清宣统元年),设置漠河总卡官,驻漠河,节制洛古河、讷钦哈达、漠河、乌苏里、巴尔嘎力、额木尔、开库康、安罗卡伦。
总卡官于翌年6月7日(清宣统二年五月初一日),“接管地方一切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