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一个,剪刀、尺子各一把。

学情分析:
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度阶段,学习的动机主要是直接动机为主,认知水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逻辑滚动的,并且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才能有效的进行合理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2、出示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这件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帮老师出个主意,怎样才能让这份礼物的外表更美观。

(包上包装纸)
至少要多大的包装纸呢?求这张包装纸大小也就是求什么呢?(长方体的表面积),也就是求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呢?(上、下、前、后、左、右,并叫学生上台指出六个面。


3、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究竟怎么去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来探索学习一下《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二、自主探索
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它们的联系。

(同桌合作)小组活动一:完成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剪刀沿着长方体的棱把长方体展开,观察长方体展开之后的形状。

(同桌之间只展开一个长方体)
②在展开图上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前面和后面,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面)
活动二:
1、同桌讨论、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①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前面或后面的长是长方体的(),宽是长方体的()。

左面或右面的长是长方体的(),宽是长方体的()。

上面或下面的长是长方体的(),宽是长方体的()
②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

(完成下列表格)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礼物盒的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5×2+7×3×2+5×3×2 (7×5+7×3+5×3)×2 =35×2+21×2+15×2 =(35+21+15)×2
=70+42+30 = 71×2
=142(平方厘米)=142(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142平方厘米。

3、学生总结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宽×2+长×高×2+宽×高×2 (对于差生可以要求用分步方法计算)
4、基本练习。

一个长方体木箱,长8分米、宽7分米、高3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7页练一练第3题。

2、课本第17页练一练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