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中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
①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③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__________。
【答案】Ca(OH)2置换反应2HCl+ Na2CO3= 2NaCl+ CO2↑+H2O H2O【解析】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E的俗名叫熟石灰,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盐酸反应,氢气只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A、F可能是氢气,F是氢气时,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A 是氢气,B是氧化铜,氧化铜会与盐酸反应,所以C是盐酸,D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①E的化学式是Ca(OH)2;②A与B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③C与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HCl+Na2CO3=2NaCl+CO2↑+H2O;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X是水。
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E俗称纯碱,D、F都是常见的碱。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化合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CO2+2NaOH=Na2CO3+H2O【解析】【分析】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碳酸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B(氧化钙)能转化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可能是氢氧化钙,C(二氧化碳)能与E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E可能是碳酸钠;D(氢氧化钙)与E(碳酸钠)能生成A(碳酸钙)和F,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F可能是氢氧化钠,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A的化学式是CaCO3;(2)B→D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3)D是氢氧化钙,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4)C与F反应生成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
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____。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答案】铝粉、铜粉。
Cu+2AgNO3=Cu(NO3)2+2Ag 。
硝酸铜、硝酸铝。
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解析】【详解】(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铜,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铝,因此添加剂中一定含有铝粉、铜粉;(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溶液,说明铝完全反应后,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AgNO 3=Cu (NO 3)2+2Ag ;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的硝酸铜与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铝。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溶解,是因为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A ~I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A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 3 改良酸性土壤 置换反应 NaOH+HCl=NaCl+H 2O【解析】【分析】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C 为CaCO 3;反应②为32CaCO CaO+CO 高温,又F+H→A ,则F 为CaO ,E 为CO 2,H 为H 2O ,A 为Ca(OH)2;A+B→C+D 可为Ca(OH) 2+ Na 2CO 3=CaCO 3↓+ 2NaOH ,则B 为Na 2CO 3,D 为NaOH ;D+G→H 2O+I ,可为HCl+NaOH = NaCl+H 2O ,那么G 为HCl ,I 为NaCl 。
【详解】(1)因为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 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 3;(2)根据分析,A 为氢氧化钙,其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等;(3)根据分析,上述4个转化中都没有单质参与,因此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4)根据分析,反应③为NaOH+G→H 2O+I ,能与碱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或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
故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 2O 。
(合理即可)5.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__________________;B→G: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盐 H2O2 H2O+CaO=Ca(OH)2 H2SO4+2NH3•H2O=(NH4)2SO4+2H2O【解析】(1)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G是铵态氮肥,可以是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D可以是水,A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E可以是氧气,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二氧化碳、硫酸、硫酸铵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盐;(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H2O2;(3)D→C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OH)2;B→G的反应是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H3•H2O=(NH4)2SO4+2H2O。
6.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A为____,B为____,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D为_____,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铁,碳,不是;(2)二氧化碳,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结合图框,则:(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推测可能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推测A为氧化铁,B为碳,而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单+化=单+化”,故不是置换反应;(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推测A可能为氢氧化钙、B为稀盐酸、C为碳酸钙、D为二氧化碳、E为水,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则A﹣B反应,即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其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7.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
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