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本工程砼全部采用商品硷,由砼搅拌站经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并严格把好计量关,同时依据气候及现场的买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砼坍落度,确保砼的可泵性符合本工程的要求,确保砼能一泵到顶。
(2)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碎石、砂及外掺剂等既要达到国冢规范规定的标准,又要满足设计及业主提出的质量标准。
a.水泥:应符合GBl75—99规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并贮存于有架高地板的防水仓库中或储存于获准的筒仓中。
b.骨料:需符合GB50204—2002(2011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l4684 -2001建筑用砂、GBl4685—2000l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
对于防水砼的粗骨料的剥落率和伸长率联合指数通常不得超过35%,而剥落指数则不得超过l 5%,且骨料的吸水率不得大于2%,骨料所含的空心壳粒或形状不当的壳粒不得超过一定数量。
c.外加剂:获得建筑师的同意后方可使用外加剂,严禁使用含氯化钙的外加剂。
d.砼的强度标准差不应少于6N/mm2。
(3)砼供应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好砼的级配比、坍落度,砼的搅拌应充分,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商品砼从装料、运输、卸料至浇捣完毕整个过程时间不得超过规范规定时间,以防止超过砼初凝时间而影响工程质量。
(4)混凝土必须由专人负责按规定要求制作足够的试块,并标明标号、使用部位、日期及编号。
(5)保证砼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要求,在砼浇捣过程中,由技术、技监人员全面负责。
同时配合监理人员监督振捣质量。
(6)施工中需留设施工缝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制备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7)砼浇捣前列新老砼接缝处的垃圾、杂物应清除干净,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8)在施工操作难度较高处和留洞、钢筋密度较大的区域,应做醒目标志,留设振动棒插入位置;当砼自由落料高度大于2m时必须设置串桶.
(9)选择合适的符合本工程要求的砼输送泵,确保砼输送泵能够一泵到顶。
(10)大体积砼浇捣必须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和大体积砼测温、控温、保温的技术方案,确保砼内外温差必须控制在25℃内,同时采取可行的防裂措施有效挣制砼结构裂缝的产生.
(11)大体积砼浇捣每只硷泵配备5只振动棒,并派专人管理和指挥,确保砼浇捣质量。
(12)对底板大体积砼养护采用表面覆盖草包加塑料薄膜各2层的方法进行蓄热养护。
(13)楼层砼浇捣标高采用水准仪专人跟踪进行测量,确保砼浇捣高度满
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14)楼面砼浇捣时,应铺设架空走道扳,禁止人在钢筋上直接踩踏,以免造成钢筋变形位移。
(15)在高、低标号交界区域严格保证高标号砼的质量,先浇注高标号砼,然后再浇注低标号砼,在竖向高标号砼和水平低标号砼交界处,沿竖向体系外侧向外延伸500mm设置双层钢丝网,确保低标号砼不会流入高标号砼构件内。
(16)混凝土、砌筑砂浆必须由专人负责按规定要求制作足够的试块,并标明标号、使用部位、日期及编号。
(17)砼表面处理做到“三压三平"
a.首先,按面标高用煤撬拍板压实,刮尺刮乎。
b.其次,初凝前用铁滚桶碾压数遍滚平。
c。
最后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整平,防止基础砼表面收水裂缝.
6。
4。
2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所用钢筋、钢筋连结器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应进行抽样检查,并附有抽样报告,不得未经试验盲目使用。
(2)本工程所使用钢筋必须为甲方指定国内大型钢铁厂生产的钢筋。
(3)钢筋由钢筋翻样按设计图提出配料清单,并由专人对配料清单进行审核。
同时所配钢筋应满足设计对接头形式及错开要求,搭接长度、弯钩符合设计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品种、规格若要代替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妥手续。
(4)本工程钢筋根据施工进度和配料清单分批加工和进场。
本工程工地内设置钢筋堆场,对进场钢筋进行整理,分类堆放.
(5)楼面面筋定位采用“钢筋马凳”和定型固定件式塑胶垫块。
(6)加强钢筋施工工序质量质量管理。
本工程钢筋验收实行按工序分阶段三级验收制度,未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如遇钢筋与埋件、钢结构或其它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得设计确认同意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不得任意弯、割、拆、移。
(8)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方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预热法校直,沾染油渍和污泥的钢筋必须清洗干净方可使用。
(9)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如遇钢筋过密无法绑扎时.应先制作节点钢筋绑扎实样并会同设计、监理研究处理.
(10)注意满足砼浇捣时的保护层要求。
按设计的保护层厚度事先做好带铁丝的预制砼垫块,砼垫块宜采用普525#水泥按1:1~l:2的比例砂浆制作,垫块设置的间距距宜控制在每平米l块。
(l1)底板承台钢筋绑扎必须制作钢筋支架。
(12)为了保证浇灌时顺利下料和振捣,钢筋在绑扎过程中必须注意钢筋的排列布置。
特别是在钢筋过密部位,对水平筋布置应尽量留出下料串筒的间隙,闻隙大于15cm;若不能按设计要求排列时,应会同技术部门协商统,并经设
计认可。
6.4.3 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本工程模板由翻样按设计图绘制施工大样图。
(2)本工程程模板采用九夹板木模、筒子模板.
(3)对木模板本身的质量应认真检查:
a.木模表面有脱皮,中板有变质者禁止使用:
b。
木搁栅挠曲不直和有变质者不得使用;
c。
施工中损坏的模板必须经修理妥善后,方可使用。
(4)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均应全面清理模板表面,保证模板表面光洁度无残存的砼浆,并涂刷一层无色的化学脱模剂或加入表面活化剂的纯油。
(5)模板的拼缝有明显的缝隙者,必须采用油腻子批嵌。
(6)模扳在校正或拆除时,绝对不允许用棒撬或用大锤敲打,不允许在模板上留下铲毛或捶击痕迹。
(7)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模板体系和排架系统应经过全面计算论证,确保模板刚度和模板系统安全可靠。
(8)砼达到足够强度,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并且拆除前必须得到有关技术人员的认可.
6。
4.4 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本工程平面轴线和垂准轴线采用一、二级控制网,局部有针对性的设置
分区控制网进行控制,并且各区控制网之问相互衔接,统一为整体系统.
(2)本工程垂准施工轴线采用天顶法进行测量,极座标法进行复核,并且对各施工阶段进行针对性设置.
(3)本工程水准高程采用一、二控制网进行控制.在施工现场外可靠处设置一级高程控制网;施工现场内布置二级高程控制网。
(4)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5)本工程测量仪器采用国际先进、测量精度更高的TCA1800和SET2C型全站仪.
(6)工程中所有使用测量仪器均按照国家规定年检鉴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
(7)在定点测量,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
(8)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在3个月内,必须对控制点进行校核并做好记录.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9)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个竖直平面;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10)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