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5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方案审核内容
1、总体方案的审核
总体方案审核主要在初步设计时进行,重点审核设计依据、设计规模、设备方案选择、功能工艺、项目组成以及总平面布局、配套设施、占地面积、协作条件、环境保护、防灾抗灾、建设期限、投资概算等的可靠性、合理性、经济性、先进性和协调性,是否满足质量目标和水平。
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包括工程设计的规模项目的组成,分期建设的情况,承担设计的范围和分工等。
对非生产性部分建设项目,可用设计容量表示,如商业网点、铺位、面积,学校规模,多少户数的住宅区等。
2)总建筑面积
包括全部建筑面积和各类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等)。
如:主要建筑物、公共辅助设施,会所、供配电、水房等设施的面积和其他主要建筑技术指标的说明。
3)工艺及技术水平
项目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等。
4)建筑造型
指建筑平面、立面型式以及三维造型(总体鸟瞰图)是否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建筑高度是否符合规定,建筑外观的艺术效果等。
2、建筑设计方案的审核
①平面布置:主要房间平面尺寸及布置,户型及单元组合,人流、物流交通组织等。
平面布置也要结合结构的布置满足适用、安全、经济。
②空间布置:主要房间空间尺寸、室内外标高、建筑层数及层高。
各专业要求的层高、空间尺寸以及管线占用的空间尺寸。
③室内装饰:各主要房间的装饰方案、装饰材料的选择与结构设计的
荷载的关系。
④门窗、幕墙布置:门窗幕墙的大小布置、材料、构造是否符合规范、经济、美观、安全、可靠等要求。
⑤建筑物理方面:
I.采光、环境:建筑物应满足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人工能源的消
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
采光方式,是否达到规定的采光标准,灯具的选择及布置,遮阳措施的利用太阳能情况等。
II.热环境:隔热、保温的方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设备及材料的选择等。
III.声环境:室内隔声方式,是否达到规定标准,材料的选择及构造措施等。
IV.通风:通风方式,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建筑布置及构造措施等。
⑥防水:防水做法,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构造措施等。
⑦消防:消防方式,是否符合规范和消防部门的规定,材料的选择及布置等。
⑧人防:人防是否符合规范,满足人防部门的要求面积、设计的等级、材料、技术措施等。
⑨环境工程:是否达到园林绿化规划和环保部门的要求、面积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等。
3.初步设计图纸的审核
总则
设计图纸是设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据,所以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最终要体现在设计图纸的质量上。
因此,对设计图纸的审核侧重于设计的深度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与专业设计方案的要求。
1.建筑
(1)总平面布置
①有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国土局的土地批准书,规划报建方案审核书。
②本工程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及其与城市坐标系统的换算关系。
③本工程与当地水、电、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的相互关系是否吻合、协调。
④所示建(构)筑物平面与单体建(构)筑物是否一致。
⑤建筑物退缩间距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⑥场地标高确定是否合理。
⑦公用配套设施布置及用地是否满足要求。
⑧公建配套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点批文要求。
(2)建筑设计
①户型、单元组合、房间平面尺寸能否符合采光通风、防火要求。
②建筑层数、层高、垂直交通的设置能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③门窗、幕墙大小布置合理与否,是否符合适用、经济、美观要求。
④装修标准。
⑤对特殊功能要求的房间是否满足有关要求,如人防、防爆、隔声等。
⑥与总平面布置中所示平面是否一致。
2.结构
(1)设计依据:一些荷载的取值,结构周期、振型、风、震、下层间位移。
(2)结构选型:对复杂的建筑体型应进行试算及结构方案的比较。
(3)提出结构草图:对已确定的结构方案提出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估算主要承重构件截面,新技术、新材料的选择。
(4)提出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形式,做出技术经济分析,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优选合适地基持力层和较经济的基础做法。
(5)与建筑配合确定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尺寸和位置。
(6)其他工种配合的特殊要求。
3.给排水
(1)初步设计应符合已经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或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2)初步设计的内容应包括:
①设计说明
②设计图纸
③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④工程概算书
(3)初步设计的深度应满足相关的审批意见。
该初步设计应:
①符合审定的方案
②符合建筑设计功能要求
③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和资料
④能满足编制工程概算
⑤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
⑥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4)设计说明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设计依据:包括上级单位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工程设计所有的有关规范、规定;项目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②设计范围:根据工程性质及设计任务书要求,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
如有必要,明确共同设计的分工内容、范围和界限。
③室外给水:水源的情况,如给水干管位置、方向、标高、水压等,当自建水源时,还需说明水质、水温、水文、供取水方式、净化工艺等。
用水量的情况,明确生活、生产、消防等用水标准,明确最高日用水量及总用水量。
给水系统的情况,说明生活、生产、消防系统给水的划分和组合情况等。
④室外排水:污水、雨水的排放量;排水系统的划分;有毒有害污水的处理等。
⑤室内给水排水:给水、热水、中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分区给水划分、污水废水系统排水方式、中水处理流程等;消火栓、喷洒、水幕等给水方式和系统划分;贮水池、水箱的容积等资料。
⑥各种管材的选用、隔振、防噪声、保温、防腐的要求及技术措施。
对新型管材(给水管、排水管)的选用,要采取审慎的态度,经过技术上的认可,有关人员考察调研等一系列程序后方可使用。
总公司公司新材料的选用规定出台后,按此规定执行。
⑦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5)设计图纸应包括以下主要图纸:
①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②主要层(如地下室、首层、标准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
③贮水池、水泵房、卫生间管井、水箱等大样图
④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图(冷水、热水、中水、雨水、污废水等)
⑤消防系统图(消防栓、喷洒、水幕等)
⑥中水处理装置平面图、流程图。
⑦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包括各种主要设备以及各种管材的选用。
⑧工程概算书:室内给水排水和室外给水排水应分别编制
⑨计算书:各种用水量计算;相关的水力计算及热力计算;设备选型和构筑物尺寸计算等。
4.电气
(1)审查用电负荷的设计依据和计算参数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和有关规范,核算用电总容量是否足够,有无过于偏大或偏小的情况存在。
(2)供电方案的选择是否基本符合供电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供电电源的回路数(是单回路还是双回路高压供电)是否根据用电负荷的重要性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用电负荷等级(是一类、二类还是三类负荷)是否符合实际需要。
(3)供电电源选自何方,供电距离是否合适,电压等级(是低压、高压还是超高压)选择,供电线路的敷设方式(是架空还是埋地敷,是用电缆还是导线)是否符合经济、技术要求。
(4)备用电源的选择是否符合消防规定,备用电源的容量、型号选择是否基本符合实际需要和安全经济原则。
(5)变、配电房的数量、位置及结构形式是否经济合理。
(6)用电负荷有无考虑功率因数补偿,补偿方式、补偿容量及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多少是否基本经济合理。
(7)审查建筑物防雷保护等级的选择是否正确,防雷接地线、防雷接地装置及防雷接地电阻值的确定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8)安全接地系统中,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保护接地方式(接零还是接
地保护)的确定是否合适,有无考虑等电位连接等安全措施。
(9)主要设备、材料表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明确名称、型号、规格、品牌、单位数量是否符合协约的规定范围。
5.空调
(1)初步设计图纸深度是否达到有关设计文件规定的深度,图纸文件是否齐全。
(2)空调、通风、消防系统设计是否符合方案设计的标准和要求,或符合方案审定意见,有无大的变动;如系统设计有大的变动,是否有合理可靠的依据?变动后的系统设计比原方案设计是否更先进合理,审核相应的概算文件,投资控制有无突破限额。
(3)主要设备材料的选型是否齐全准确,是否先进、节能又经济实用,是否符合主体工程的规模档次。
(4)空调水管、风管走向布置是否合理,与其他专业有无严重冲突,有无浪费建筑层高,空调管井面积是否够用,进排风口对周围环境有无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