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新闻阅读ppt课件

高考新闻阅读ppt课件


真实是新的生命,准确是新闻的灵魂。
3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三:文体的特点
新闻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基本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a.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 b.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 c.结语有时可省略。
4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新闻类阅读解题指导
制作:陈振凯
1
高考现代文阅读
----新闻类阅读解题指导
新闻定义 新闻特性 新闻特点 新闻特写 新闻评价 新闻考纲
新闻标题 新闻导语 新闻主体 新闻背景 新闻结语 随堂练习
示例范文 必修课文 标题欣赏 事迹路线 叙述手法 问题探讨
思考角度 表达方式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 题型类解 新闻价值
时,共找到遇难者遗体50具,还有36人下落不明。目前,搜救工
作仍在紧张进行。
受19号台风影响,福州地区突降特大暴雨,2日傍晚造成山
洪爆发,武警福州指挥学校训练基地突然受到山洪袭击,部队驻
用的两幢民房被冲毁,部分学员被山洪冲走。
《广州日报》2005年10月5日
主体
背景
9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13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 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⑤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 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14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 中心线索。 ---①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②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12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 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 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特点: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单行标题 多行标题
多行——引题(引标): 作用: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一:正题(主标)
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 二:副题(副标)
往往是次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主要作用:
对正标题补充说明、解释,点明意义。 副标题位于正标题之后。
通讯定义 通讯分类 比较通消
2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或事实的最近变动的报道。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消息、通迅、访谈、调查报告等报刊常
用文体,因为这些文体都具有新闻的特性。
狭义的新闻指消息。(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体。)
二:新闻的特性
真实性 准确性 时效性 简明性
A.必须完全真实,有真实性。 B.新闻要新,有时效性。 C.新闻一定要准确,即有准确性。 D.新闻要简洁生动,有简明性。 E.新闻在价值上是大家关心和需要的,有针对性。
8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引标题
电头
7000余人连续40多小时
正标题
全力搜救武警福州某部遭受山洪袭击失踪人员
找到50遇难者遗体
仍有36人下落不明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 在解放军总部机关、武警总部工
作组和福建省有关领导的现场组织指挥下,经7000多官兵、公
安民警和当地干部群众连续40多个小时的全力搜救,截至4日17
你认为本单元新闻中的人物,都是“中国的脊梁”吗?请 说说理由。------邓小平、杨利伟、袁隆平都是“中国的脊梁”。 理由是:
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课文第2-3行:“这位水 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 “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 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15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我们从古以 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5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a.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 一自然段)以凝练简明的语言
b.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 的中心
c.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 式、结论式
a.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b.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按事 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说明性 对比性 注释性
④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内涵,
有助于读者读懂新闻,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厚度,使
其更加具有可读性。
……
7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 了,就不需要结尾。
1.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 2.阐明新闻事实的意义; 3.升华主题; 4.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 5.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揭示事件发展的趋势; 6.可提出值深思的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
标题欣赏 事迹路线 叙述手法 问题探讨
10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 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 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 突出贡献的赞叹
11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本篇通讯全面地记叙了杰出的世界级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重大成果, 他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富有 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值得我们好 好学习
6
阅读专题指导---新闻阅读专题
背景是指新闻事实的历史状况,周边环境,与 背景材料的
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内外联系。
分量要适宜
背景材料的作用:如
①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
补充、烘托。 ②与新闻事实形成对比; ③使新闻事实充实丰满、解答了读者的疑问并
揭示了事物的意义,突出、升华新闻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