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论》章节说明及自学练习题: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目的: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说明教科书的作用。
学习重点: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充分认识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在了解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能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明确中学生物学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认识生物学教科书的内容和作用。
(二)填空题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课程和课程。
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和两部分内容,其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
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4、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标准都是描述学生学习的,是用描述学生学习后学习行为上的变化。
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言、、和实施建议。
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个主题,并选择了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
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和。
(出发点、依据)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二是课程的。
9、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又是学生学习的。
10、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
(三)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它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B 它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C 它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D 它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2、中学生物学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A 面向全体中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B 面向大多数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C 面向全体初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D 面向部分高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终身学习打基础。
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A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方法。
B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
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一的探究和调查活动。
D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
4、下面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
B 它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C 它是对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内容统一的具体详细的规定。
D 它是用一系列抽象的名词术语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5、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A 初中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B 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C 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D 高中必修部分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
6、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A 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
B 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C 内容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阶段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
D 实施建议:提出了活动和探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及课时分配。
7、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
B 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式,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
C 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
D 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
8、关于教科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忠于教材,不能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B 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
C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D 教科书是在学科范畴之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
(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中学生物学课程从性质上来讲属于学科课程。
B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
C中学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
D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选修课程。
E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综合课。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全体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B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初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初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
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
E中学生物学课程应体现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中学生物学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B中学生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
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
E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科课程。
4、课程标准是A《课程计划》B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C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课程文件。
D《教学大纲》 E教学的具体内容的规定。
5、生物课程标准是A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建议。
B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C每个中学生物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D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E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6、生物课程标准A是根据生物学教学大纲制定的详细的课程计划。
B是根据课程计划,具体确定学生在不同阶段生物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具体的学习内容。
D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
E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7、关于生物课程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正确的是A前言:简要阐明了编写者的写作意图,为生物学课程设计定了基调。
B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
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C内容标准:共选取了科学探究、人与生物圈、生物的多样性等10个主题。
D内容标准都是用清晰的行为动词描述的行为目标。
E实施建议:主要建议课时的分配。
8、属于我国7~9年级生物学课程总目标的是A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义。
B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C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D 掌握基因工程等生物学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E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的能力。
9、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能力方面具体目标包括A思维习惯 B实验操作技能 C科学探究技能D获取信息的能力 E思维能力10、关于生物教科书的描述正确的是A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工具 B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C教学内容的载体,它包括了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知识的深度、呈现方式以及编写思路等。
D教师不可选择、不可变动的教学内容E教科书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受编写人左右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学习目的: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充分认识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能描述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描述一个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
学习重点:科学素养与生物科学素养。
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能结合实际举例说明自然科学的不同维度,能描述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确生物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填空题1、自然科学包括和两部分,前者是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及由此构成的知识体系,后者是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奥秘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及科学家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2、自然科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纬度构成: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科学要与相互作用。
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就是假设、和。
(三)单项选择1、关于自然科学有关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精确的测量、观察与实验。
B 自然科学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
C 自然科学是指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D 科学工作定量化的特点将科学与数学结合在一起。
2、自然科学主要的四个维度是A 定量化、观察、实验、科学过程。
B 精确测量、认真观察、精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C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探究方法、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D 确认和表述问题、提出假设、为检验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们是A 强烈的好奇心、正确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B 假设、观察、实验C 解释、测量、数据分析D 实事求是的态度、大量的参考资料、定量化的分析4、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是在A 20世纪60年代以前B 20世纪70年代初期C 20世纪80年代以后D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5、对科学素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
B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不同时代人们对它的解释有所不同,而同一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专家对它的解释则是相同的。
C 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
D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具有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要求。
B 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
C 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相同的要求。
D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
7、我国将生物科学素养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并将它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A 1980年B 1990年C 2000年D 2001年8、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A 强烈的好奇心、团队合作、创造力、科学的思维方法B 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C 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的方法、诚实的学习品质D 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诚实、合作、顽强的学习精神9、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