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文学鉴赏

儿童文学鉴赏

儿童文学鉴赏儿童文学鉴赏。

具体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 “儿童文学鉴赏”的章节脉络;二、 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三、 思考与练习的解答要领。

关于“儿童文学鉴赏”的章节脉络第一节,阐述了什么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各年龄段的儿童阅读, 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和审美要求的表现形式创作的文学。

其主要特点有:思维的幻想性和想象性;主题的明朗性与目的性; 形象性格的鲜明性与可模仿性;情节的故事性与完整性;语言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第二节,阐述了童话的概念、特征和鉴赏。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其他还有情 节完整、结构模式化,常用夸张、象征、拟人、假定等。

鉴赏方法是,把握童话的幻想本质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进入童话情境,主动体验童话世界; 对作品进行丰富与补充,创造性地“重建”艺术形象;情理结合,深入开掘作品意义;重视 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第三节,阐述了寓言的概念、特征和鉴赏。

寓言的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 性内核。

文体特征体现为结构的双体性, 比喻的故事性,情节的虚构性与单一性,语言的凝炼性。

鉴赏方法是:凭借喻体,深入本体;咀嚼故事,领悟喻义;联系生活经验,深入思考哲理。

第四节,阐述了历史故事的概念、特征和鉴赏。

历史故事是以史实材料为依据,以历史人物 或事件为叙述对象,用通俗口语写成的故事。

其文体特征主要包括:内容的史实性和借鉴意义;采用传统的叙事模式;语言通俗易懂。

其鉴赏方法是,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把握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 运用理性思考,对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出评价和判断。

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1 .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 关于儿童文学,教材的界定是:“儿童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具体范畴。

儿童文学的划分标准, 是以读者对象来区分的, 即划分为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

’儿童’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使儿童文学具有了独特的文体特征 和文学品质。

” 首先,儿文学是文学。

其次,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儿童,它是为儿童创作、编写,为儿童服务的。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各年龄段儿童阅读, 能力和审美要求的表现形式创作的文学。

童趣的成人文学作品。

” 再明确一点说,儿童文学是用儿童视角, 趣味和接受心理的文学表现手法而创作的作品。

儿童文学同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视角、文学趣味以及作品深层的思维方式和创作 心理。

儿童文学常常是从儿童的视角和心理去观察和体验现实世界的,它往往采用形象的、 直觉的艺术手法,尤其是孩子十分喜欢的拟人、比喻、首尾完整的故事情节等。

作品主人公 常常是儿童,题材则是儿童们十分熟悉的生活内容。

其母题经常是歌颂正义、勇敢、友爱、 无私等。

而成人文学则是从成人视角去观察社会生活,题材更加广泛,艺术手法更加多样化,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 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其中包括部分有益于儿童成长、 接受受儿童喜爱并富有选用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题材,采用适合儿童欣赏作品主人公则是成人,作品主题不仅歌颂光明,而且还揭露社会矛盾和黑暗丑恶,有的作品还显示出浓厚的悲剧色彩。

但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说是犬牙交错、相互渗透。

比如说儿童文学中的精品,像〈〈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伊索寓言》、〈〈格林童话故事集》、〈〈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拉封丹寓言》、〈〈木偶奇遇记》、〈〈世界阿凡提笑话大全》等,也是成人文学欣赏的佳品,为成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世界的方式。

而成人文学中的一些作品,由于采用了儿童熟悉的生活题材,或者运用了儿童十分喜爱的拟人、讲故事的方式,或者作品的艺术趣味十分接近儿童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儿童们的注意,并尝试着进入这个对儿童来说是十分新奇的世界。

比如成人文学中的我国历代笔记故事、传奇小说,以及〈〈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外国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罗宾逊漂流记》、〈〈十日谈》、〈〈白马王子》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文学是儿童们渴望进入的世界,一个十分神奇、今后将生活其中的世界,对不断成熟的儿童来说,它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2. 幻想性和想象性:儿童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幻想和想象,有着内在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

想象是在生活中以一定的事实根据为基础,然后进行想象和补充。

而幻想则是更多地依据作者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而进行的艺术虚构。

前者带有一定的现实性,后者则体现出浓厚的理想色彩。

比如想象的例子,王春花〈〈女儿与诗》中的一段:我惊叹女儿的想象。

有时她会慌慌张张拉我向厨房:“妈妈,快!”“怎么了?”“你看锅哭了!”锅里的水开了,水溢出锅外。

看到天空下雨。

她会点点下巴,忧心忡忡地说:“天又出汗了。

”月亮没出,她说“月亮吃饭去了。

”傍晚,我和女儿到野外吹风,女儿在黄昏的背景下,周身镀上了一层眩目的金黄,胭红的月晃局挂西天。

“快看,红月亮。

”我希望看到女儿的惊奇。

“如果用枪打下来,摸摸一定烧手。

”女儿肯定地说。

我说“这个问题,妈妈没试过。

”家里喂了个小狗睡觉呼呼噜噜,女儿给小伙伴认真地介绍说:“这是条男狗,像我爸,睡觉也打呼噜。

”又比如幻想的例子,如谟容的微型小说〈〈总统梦》,全部运用了对话描写,原文如下:“胖胖,快起来!”“天还没亮呢!”“你昨晚保证了,早晨起来把作业做完呀!”“嗯一一嗯,人家刚作了个梦……”“别说梦话了,快穿衣服,看你爸打你!”“妈,我真的做了个梦嘛!”“好,好,好孩子,听妈的话,快着,抬胳膊!”“我梦见呀,我当了总统了!”“算术不及格,还当总统呢?伸腿儿!”“不骗您,我还下了一道命令呢?我……”“伸脚丫儿!”“管学校的大臣跪在我面前,我坐在宝座上,可威风啦!我命令:给老师的孩子作业留得多多的!”这段生动、具体的对话描写,传递出了当代少年学生的强烈心声:作业负担太重,我们快要不堪忍受了!作品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出学生对现实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的不满和反抗。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境正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光谱折射。

3. 儿童式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深层文化底蕴儿童文学的深层文化底蕴,常常表现为一种儿童式的哲学理念,一种儿童应该树立的正确价值观。

但是,这种哲学理念和价值观的表达,则是借用了儿童乐于接受的文学表现形式。

这种儿童式的哲学,是非好恶,倾向鲜明,价值取向十分明了。

比如〈〈拉封丹寓言》中的“农民与蛇” :伊索寓言里说,有个农民心地善良而不大聪明。

冬季的一天里,他在自己的地里走着,看到雪地里有一条冻僵了的蛇,蛇体冰凉,一动不动,好像马上要死了似的。

农民把它拣起来带回自己家中,没想到这一善举会有什么结果。

农民把蛇放在火炉旁,给它温暖,让它复苏。

冻僵了的蛇稍稍有些温暖,生命的复苏使其邪恶也抬了头。

它把头抬起了一些,并吐出舌头发出喧喧声,接着把躯干向后摆动,试图扑跳咬它的救命恩人。

“忘恩负义的东西!”农民说,“原来你就是这样来报答我的!让你去死吧!”说着他满腔怒火,举起斧子,砍向这条可恶的蛇。

两斧下去蛇已断成三截,蛇头、蛇尾和躯体早已分离。

身首异处的蛇想恢复原状那是枉费心机。

善举固然好,但要选择对象,这是关键。

至于忘恩负义之徒,是注定没有好下场的。

作品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作者要传递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不过它是通过形象的故事来艺术地表达出去的。

这是儿童文学主题表达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已经对原作伊索寓言进行了改变。

原作是农夫被蛇咬死,表达了“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道理。

还有〈〈龟兔赛跑》,也是通过一个故事,表达了“跑也不顶用,关键是要及时出发。

龟兔赛跑足以说明此理”的道理。

4. 童话的艺术表现手法童话一般不注重人物性格的描写,主人公都是善良的人们,而对手往往是邪恶的化身。

主人公需要经过艰苦的历程,完成艰巨的任务,才能得到圆满的结局,而在困难中又常常得到善良的仙子、精灵或小动物的帮助。

结尾几乎都是好人得救,邪恶者遭受惩罚。

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生动浅显,是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

让我们阅读一段〈〈格林童话》中的〈〈极乐世界里的故事》:我在极乐时代旅行时,看见一根丝线上挂着罗马城和教皇的宫殿;看见一个没有腿的人跑得比飞马还快;看见一把锋利的剑切断一座桥;看见一头银鼻子的小毛驴在追赶两只飞奔的兔子;看见一株菩提树上长着熟面包;我看见一头又老又瘦的山羊背上驮着一百桶油,还有六十车盐,还看见过一个周岁的孩子从特里尔飞到了斯特拉斯堡;还看见过一只大鹰在莱茵河上游泳。

我听见鱼儿在相互嬉戏,欢叫声直达天空;还听见过一道甜蜂蜜像水一样从一条深谷流到一座高山上;看见过两只乌鸦在割一块草地;我又看见两只蚊子合力建造一座桥,两只鸽子拔一只狼的毛,两个男孩扔了两只羊,两只青蛙在一起打五谷;我还瞧见过两只小老鼠在加封一位大主教,两只猫在把熊的舌头往外拉。

那里有蜗牛跑到莱茵河上游泳并打死两只狮子;那里站着理发匠在给一位妇女刮胡子,两个吃奶的小孩叫他们的母亲别作声。

我还看见两只猎犬从河里拉出一座磨坊,听见一匹老马站在一边说话,说得很好。

还看见院子里立着四匹大马,用尽力气在打谷;看见两只山羊在生火炉子;一头红母马把面包推到炉子里;一只公鸡突然叫起“咯咯咯嘟!故事讲完了!咯咯咯嘟!”这则故事至少可以体现出儿童文学的两个特点,即一是神奇的幻想。

二是采用孩子喜爱的拟人、夸张的文学手法。

还有就是情节的离奇和完整。

如〈〈中国童话百篇》中的“月亮掉进烟囱里” :冬天的夜晚,月亮也冷得受不了啦:突然,他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个小烟囱。

“快去那儿烤烤火吧!”月亮一下趴到小烟囱边上。

这会儿,小烟囱不冒烟了,只冒出暖暖的热气。

月亮鼓着圆圆的身子坐在烟囱边上,这边烤烤,那边烤烤。

他觉得比刚才暖和多了。

“我找到了多么好的地方呀!”月亮正在得意,一不留神,掉进烟囱里,把烤火的老奶奶吓了一跳:“哟,该不是雪球掉下来了吧?可别把火压灭了,外面好冷呢!”老奶奶往灶膛加了一把柴,接着拉起了小风箱。

“呼噜噜,呼噜噜……”灶膛里吹起了好大的风,火苗儿、火星儿还有星星的烟都被吹了起来。

月亮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一股热气托着升呀,升呀,又跑到了烟囱外面。

月亮没有受伤,可那烟熏火燎的滋味儿也不好受呀!咕噜噜,咕噜噜!月亮赶紧转着圆圆的身子回家去了。

5. 寓言的象征性寓意寓言大都使用借喻,向读者暗示它所蕴含而未直接表露的思想。

其人物和故事是虚构的,往往以动物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角色,使之拟人化,具有讽刺、教谕和劝戒的意味。

我国先秦时期的〈〈庄子》、〈〈韩非子》等书中,包含着丰富的寓言,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免》、〈〈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

世界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解读象征性寓意,是我们欣赏寓言的一个重点。

我们要通过寓言意象,来开掘其内在的思想寓意。

比如我国〈〈韩非子》中的“买棣还珠”、“狗恶酒酸”,在浅近的文字中就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