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策分析方法

决策分析方法


(2)求出各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
S1
S2
S3
S4
最大后悔值
A1
0
0 240 350 350
A2 250 20 190 300 300
A3 450 170
0
0 450 14
(3)从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中,找出最小值,与 之相对应的行动方案既为最优方案。
S1
S2
S3
S4
最大后悔值
A1
0
0 240 350 350
选择方案
7
确定型决策
条件:
①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明确目标(收益大或损失 小等); ②存在确定的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可供选择的两种以上的行动方案; ④不同行动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出 来。
方法:运筹学中规划论等方法
8
风险型决策
条件:
①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明确目标(收益大或损失小 等); ②存在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 但决策者或分析人员可以估算出其概率值P(θj); ③存在着可供选择的两种以上的行动方案; ④不同行动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出来。
2
决策问题的基本模式
决策问题的基本模式为:
Wij=f(Ai,θj) i=1,2,···,m, j=1,2,···,n
Ai --决策者的第i种策略或第i种方案,属于决策 变量,是决策者的可控因素。 θj --决策者和决策对象(决策问题)所处的第j 种环境条件或第j种自然状态,属于状态变量,是 决策者的不可控因素。
评定不确定因素:估计未来环境中各种状态出现 的概率
评价方案:按估计的后果和概率计算备选方案的 效益(效用)指标,按照效益(效用)最大者为 最优方案
6
决策分析的框架
灵敏度分析:由于后果值和概率的主观性和不确 定性,确定决策模型中参数的变化范围
收集信息:对灵敏度高的参数需收集更多信息进 行研究,但考虑信息价值问题
19
例:某轻工企业要决定一轻工产品明年的产量,以 便及早做好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假设产量的大 小主要根据该产品的销售价格好坏而定。根据以往 市场销售价格统计资料及市场预测信息得知:未来 产品销售价格出现上涨、价格不变和价格下跌三种 状态的概率分别为0.3,0.6和0.1。若该产品按大、 中、小三种不同批量(即三种不同方案)投产,则 下一年度在不同价格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估算出来, 如下表所示。现要求通过决策分析来确定下一年度 的产量,使该产品能获得的收益期望最大。
Wij --决策者第j种状态下选择第i种方案的结果,
是决策问题的价值函数值,一般叫益损值、效用值。
3
决策问题的要素
决策问题的类型
决策问题的类型
完全把握 θ 不完全把握
完全不把握
A
W
决策者
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对自然不确定 对人的不确定
不确定型决策 对抗型决策(对策)
政治、经济、军事、能源、人口等决策 战略、战术等决策 定性、定量、模糊决策 单目标、多目标决策 隐式、显式决策
例如:
S1
S2
S3
S4
A1 200 125 45 -25
A2 300 200 -50 -175
A3 425 210 -75 -200
11
乐观法
决策者对客观情况总是抱乐观态度,从各 方案最大益损值中选择最大的,也称“大 中取大”。是一种偏于冒进的决策准则。
例如:
S1
S2
S3
S4
A1 200 125 45 -25
主要内容
管理决策概述 风险型决策分析 冲突分析
1
第一节:管理决策概述
决策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它是决策 者对系统方案所作决定的过程和结 果,是决策者的行为和职责。
决策分析就是为帮助决策者在多变 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正确决策而提供 的一套推理方法、逻辑步骤和具体 技术,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和技术规 范地选择满意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个人、群体决策
4
决策分析的框架
确定结构
评定后果
评定不确定因素
评价方案 灵敏度分析 选择方案
收集信息
5
决策分析的框架
确定决策模型结构:确定决策过程的阶段、相应 的环境信息、各阶段的状态和备选方案以及他们 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评定后果:估计备选方案在不同环境状态下所付 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收益后果值
A2 250 20 190 300 300
A3 450 170
0
0 450
15
等可能性准则
决策者不能肯定那种状态会出现,采取一视同仁 的态度,认为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有n个状态, 其出现的概率均为1/n,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最大 收益值,从中选S3
S4
ER
A1 200 125 45 -25 86.25
方法:期望值法、决策树法
9
不确定型决策
条件:
①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明确目标(收益大或损失小 等); ②自然状态不确定,且其出现的概率不可知; ③存在着可供选择的两种以上的行动方案; ④不同行动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出来。 方法:悲观法;乐观法;
后悔值法; 等概率法
10
悲观法
从各方案的最小益损值中选择最大的,也称“小 中取大”法,是一种万无一失的保守型决策者的 选择准则。
S1
S2
S3
S4
A1 850 420 -150 -400
A2 600 400 -100 -350
A3 400 250 90 -50
13
(1)找出对应于各种自然状态下每个行动方案的 最大益损值。
S1
S2
S3
S4
A1 850 420 -150 -400
A2 600 400 -100 -350
A3 400 250 90 -50
A2 300 200 -50 -175 68.75
A3 425 210 -75 -200 90
16
对抗型决策
模式:
Wij=f(Ai,Bj) i=1,2,···,m, j=1,2,···,n A—决策者的策略集 B—竞争对手的策略集
方法:对策论及其冲突分析等方法
17
多目标决策
方法:化多目标为单目标的方法(含系统评价 中的加权和及各种确定目标权重的方法)、重 排次序法、目标规划法及层次分析法等。
18
第二节:风险型决策分析
期望值法
期望值是指概率论中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离散的随即变量:所采取的行动方案;
随即变量的取值:行动方案对应的益损值。
m
E(x) pi xi i 1
Xi---随即变量x的第i个取值,i=1,2,···,m
pi---x=xi时的概率。
期望值法就是利用上述公式算出每个行动方案的益 损期望值并加以比较。
A2 300 200 -50 -175
A3 425 210 -75 -200
12
后悔值
决策者一般易于接受某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 但由于无法预知那一状态一定出现,当决策者没 有采纳收益最大的方案,就会感到后悔,最大收 益值与其他收益值之差作为后悔值或机会损失值, 然后按悲观主义准则决策。
例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