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图书系统设计方案
1. 系统概述
1.1系统说明
本系统应用海量的数字化图书资源,服务于新疆广大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各族人民群众,发挥出最大的资源利用价值。
1.2主要功能
1.3模式设计
本系统属于“定制开发模式”。
1.4设计原则
1.遵循“四个原则”,即;统一代码(GB21669—2008)、统一标准(安照项目制定的信息处理标准规范)、统一字体(4套字体12种字形)、统一平台(Windows、Linux)进行开发;
2.支持5类资源的输入输出;
3.支持不同类型软件各类资源的相互转换。
1.5在整个工程中的位置
该项目依托已有信息化设施,通过建设维吾尔、哈萨克语言图书共享发布系统,进一步提高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维吾尔、哈萨克语言文字信息资源方面的数字化能力,形成为自治区维吾尔、哈萨克民族聚居的50个县、4000个自然村和4 000所民族学校提供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的服务体系,以贯彻落实国家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政策,促进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 设计约束
3. 设计策略
3.1技术路线
本项目研究开发分为三个阶段,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
技术路线如下图:
3.2扩展策略。
系统基于WEB Service标准服务技术设计,提供标准的WEB服务接口,任何桌面端应用程序、浏览器、移动设备都可以访问发布的WEB服务。
●基于标准开发实施,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
●设计时考虑到未来的需求。
●系统扩展服务、部署服务变得简单、容易。
3.2复用策略。
本系统使用软件开发重用技术可以减少软件开发活动中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这样就能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
发周期。
同时,由于软件构件大都经过严格的质量认证,并在实际运行环境中得到校验,因此,重用软件构件有助于改善软件开发质量。
此外,大量使用软件构件,软件开发的灵活性和标准化程度也可望得到提高。
在设计系统时,我们严格按照软件构件技术方法和重组技术原理架构系统,为此采取如下措施:
1.构件获取:有目的的构件生产和从已有系统中挖掘提取构件;
2.构件模型:研究构件的本质特征及构件间的关系;
3.构件描述语言:以构件模型为基础,解决构件的精确描述、理
解及组装问题;
4.构件分类与检索:研究构件分类策略、组织模式及检索策略,
建立构件库系统,支持构件的有效管理;
5.构件复合组装:在构件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构件组装机制,包
括源代码级的组装和基于构件对象互操作性的运行级组装;
6.标准化:构件模型的标准化和构件库系统的标准化。
4. 系统总体结构
整个电子图书系统分为图书加工、图书存储、管理服务、图书阅读服务四大部分,每个部分由多个子模块组成。
5. N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图书加工
➢ FLASHPaper:FlashPaper允许我们将任何类型的可打印文档转换为SWF或PDF文档,可以通过各种平台来查看生成的FlashPaper文档,包括文档的格式、文档中的图像、字体、特殊符号、源文档的颜色,而不必理会这个文档原来是由哪个平台、哪个应用程序创建的。
例如,我们可以在Windows XP中创建一个Excel电子表格,然后使用FlashPaper将其转换为SWF文件,再将这个SWF文件传给一个Macintosh用户。
➢数字扫描:系统实现纸质图书高速扫描,批量汉字自动识别、
著录项标引和数字化图书自动入库,整个过程基本自动完成,人工干预很少,极大提高图书数字化的自动化程度。
➢格式转换:市场上很多电子图书都以不同的格式存储,格式种类繁多,我们需要把这些以不同格式存储的图书自动转换为统一浏览格式,便于图书的发布和传播。
(2)图书存储
➢目录服务:目录服务是有效管理图书资源的一种服务,可以通过该服务对图书按科目、类别、学科的分类管理,并可以方便的增、添、删、复制目录,通过标准的LDAP目录访问协议,发行商、读者都可以轻松获取、查询相关图书目录。
➢存储服务:根据系统建设模式和未来发展之需求来考虑,建议分阶段进行图书数字化的建设,第一阶段先满足基本图书浏览需求,以选取25万册图书计算,大概需要2.5TB左右的存储容量,按每年图书数字化速度3万册计算,第一阶段系统需要3TB左右的存储容量。
以后,可以逐步扩展存储容量。
➢图书检索:系统允许读者以多种检索方式检索图书,传统的按图书目录、类别方式检索,也可以直接通过标签检索,标签是一种新的组织和管理在线信息的方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针对文件本身的关键字检索,而是一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一篇涉及面比较广的书籍,比如一本介绍西安变迁的书,可能会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可能谈到诗人杜甫、作家柳青。
如果用中国图书分类法,按分类表结构进行分类的话,
根本不可能按这本书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来分类,因为要细化分类,将使整个分类表结构异常庞大,更加不利于资料的组织以及查找。
而标签则不同,他可以自由地不考虑科学分类目录结构,而给内容进行分类,各个标签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但是又可以根据相关性分析,将经常一起出现的标签关联起来,而产生一种相关性的分类。
(3)管理服务
➢用户管理:用户是指读者、图书发行机构、社会团体、组织等对象,其中图书发行机构发行作品,其他对象购买产品,图书发行机构是创造者,其它对象是消费者,系统应能对这些对象分类管理,并赋予相应的权限和操作,同时也是维护用户的必要手段。
➢图书备份:对于图书网络管理员来说,备份是一项繁重的任务,需要完成大量的手工操作,费时费力。
因此,网络备份应具备实现定时和实时自动备份,从而减轻管理员的负担并消除手工操作带来的失误。
➢图书审查:审查图书内容的合法性。
6. 开发环境的配置
提示:说明本系统应当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开发,有什么强制要求和建议?
7. 运行环境的配置
系统要求系统运行必须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高效,并且对未来的业务需求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和可伸缩性能。
本系统主要目的是为数字出版领域面向新媒体出版提供基础系统部署,因此为了扩大其应用面,应支持多环境部署,允许数据库和服务器软件部署到多平台下,支持Windows Server系列、 Apache、Nginx等WEB服务器,允许终端软件部署到PC机、移动智能终端、Macintosh等设备上。
数据库首选ORACLE数据库,ORACLE数据库是以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为基础的大型关系数据库,以其安全、高效、稳定、可靠的卓越性能一直是数据库高端应用领域内的首选。
WEB服务器首选Apache,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
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由于其跨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
在终端部署上,针对不同终端设备要求开发终端软件,终端软件采用自动下载更新机制,确保终端软件的自动维护性,降低终端软件维护成本
8. 测试环境的配置
9.开发期限
18个月
10.工作量测算和经费估算
10
11
经费估算一览表(单位:万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