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心组学习会讲话材料发言提纲

2020年中心组学习会讲话材料发言提纲

中心组学习会讲话材料发言提纲中心组是一个组织机构,中心组在召开学习大会时,你都准备了哪些发言提纲呢?下面为大家推荐了中心组学习发言提纲,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同志们:今天我们进行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一并召开工作研讨会,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

目的是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引导大家进一步树立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作风,增强宗旨观念,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纪律保证。

刚才,建钧同志传达了市、县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子龙同志宣读了局党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意见》,部分科室负责同志进行了工作研讨。

下面,我代表局党委讲两点意见:一、理论研讨形式新、内容实、效果好根据“思想再解放、发展再提速”大讨论活动的要求,年初局党委给各科室布置了调研工作。

春节后,各位局长又进行了督导,为此次研讨会提供了组织保证。

今天借这次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机会,进行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

会议开的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归结起来看,今天的研讨会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态度认真,准备充分。

调研工作部署后,各科室高度重视,行动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根据科室自身工作职能,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围绕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为民谋利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

有的业务工作重、人手少的科室,甚至牺牲了大量的个人休息时间,深入下去走访、座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调研任务。

二是调研材料详实具体,可操作性强。

各科室的调研材料共同的特点是站位较高,从局党委、局班子的角度,有的甚至能够从县委、县政府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处处体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意识,都遵循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

立意新颖,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拟采取的措施具体有力,可操作性强。

三是为学习方式的创新开了个好头。

过去的“一个念,大家听”的说教式、灌输式学习方式,空洞乏味,效果不理想,指导工作的作用不十分明显。

今年经过局党委充分研究,改为集中辅导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

这次理论研讨会充分证明,局党委的决策是正确的。

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而且创新了学习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同志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昏昏欲睡、不知所以、枯燥无味的现象荡然无存。

更重要是为我局创建设学习型机关,执行县委、县政府“三个一”的学习方式开了好头,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四是开展工作有了新思路。

通过研讨,大家对今年工作再上新台阶都有了许多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尤其是每个科室对自身工作的弱点和难点工作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很有价值的建议,这是同志们集思广义的结果,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同志们关心、热爱人事劳动保障事业的充分体现。

局班子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将予以认真研究,各科室还要对今后怎样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把我局工作的难点、弱点变成亮点、闪光点。

我们要继续推行这种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把忘我的学习劲头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坚持下去。

局党委、局班子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建立一支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干部队伍,是推进全局工作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

去年,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人事劳动保障干部做为管干部的干部,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新的形势和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局党委经过总结近几年的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抓工作、带队伍、创佳绩,最关键、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转变作风,严肃纪律,保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今天下发的局党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意见》,是我局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要求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认真落实。

局党委认为,无论是党风廉政建设,还是行风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

不管开展任何工作,关键在人,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是决定性的。

因此,今年乃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人的建设、形象建设,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强化廉洁意识,遵守党的纪律。

防止腐败,教育是基础。

要以全县开展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树公道正派的人劳社保干部”形象活动。

认真遵守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合理安排学习日和学习内容。

各支部要结合学习两个《条例》,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廉政教育,增强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争做遵守和维护纪律的模范,局党委将对学习《条例》情况进行统一安排,适时进行检查和测验。

要抓好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人员的廉洁自律工作,进行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教育,全心全意的把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

要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和八项要求。

这是中央、省、市一再重申和强调的广大党员干部行为规范,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点,机关每一名党员干部职工必须无条件的严格遵照执行。

结合这四大纪律和八项要求,还要进一步深化局班子“四廉”制度,完善廉洁自律承诺书,并予以公示,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评议会,接受同志们的监督。

另外,我在这里着重强调一点,各科室向劳动保障事务站下达任务目标,必须严格按照《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站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所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不允许私自下达工作指令。

更不能发生借下乡之机,向他们要这要那、报销各种票据等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否则,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二)转变机关作风,提供优质服务。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方式,出台新举措。

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将逐项开展“公开承诺、聘请监督员、设立监督电话、问卷调查”四项活动。

对干部任免、技术职称评聘、劳动用工、劳动仲裁、社会保险、再就业等热点工作的程序、标准、办结时限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的全程监督;聘请行风建设监督员,实行定期走访汇报制度,面对面地听取他们对我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评估;设立行风建设监督电话,及时受理群众的投诉事件;不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意见。

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创建行风建设示范岗活动,推行首办责任制,以此规范管理、规范行为、规范服务,全面提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开展为民办好事实事活动。

今年我局共确定了四件为民办的好事实事(大力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研究解决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实施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劳务输出),承担这四项任务的科室要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到下岗失业人员、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农村百姓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它科室要做好配合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

(三)开展阳光行动,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按要求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一次清理。

对取销的项目加强后继管理,对保留下来的项目,涉及到的科室要建立台帐。

同时,对收费项目和标准、办事程序、办理期限建立申报表格示范文本,明示内容和要求,给前来办事的职工群众提供方便。

二是推行“阳光政务”。

凡群众关心、关注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事项都要坚持“阳光操作”,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录、职工病退、干部调配、职称评聘、工资调整、军转干部安置等工作实行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办事纪律、收费项目和标准七公开。

公务员补录等重点、热点工作,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新闻部门现场录像,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相关科室要把好每一道关口,严格条件、严格审核、严格比例,力争把每一项工作做细、想全,不出半点纰漏。

三是严格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应该收费的项目,要严格按标准收取到位;各科室为财务代收的各种款项,每天要及时上交到局财务室,决不允许私自留存和私自抵顶需要报销的票据,严禁出现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每半年向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公布一次局财务收支情况,接受职工监督。

(四)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各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各支部委员人为成员,负责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组织领导、督导协调工作。

落实廉政建设、行风建设责任制。

局党委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实行“一岗双责”,做到业务工作与“两个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局党委将把“两个建设”的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还要严格追究责任,对机关人员发生问题的,要追究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同志们,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这次中心组学习活动为新的起点,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新局面,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政府执政功能的演变随着其社会发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及其执政文化的成熟、素质的提高,由低级向高级必然经历三个阶段,即:建设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而三个阶段的更替又不可能骤然割离,而是相互交错和渐进达成的。

不同类型期的政府,其执政策略、方式、机制甚至文化特征都是明显不同的。

目前,我国政府正处于一个建设型向管理型过渡,以管理型为主兼具建设型和服务型特征的特殊时期。

这一时期政府的自身建设问题值得研究。

20xx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即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20xx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几年来,我国政府的社会建设管理在宏观机制上不断创新,微观探索也可谓百花齐放。

今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政府自身建设目标。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开班仪式上指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从“十二五”起将进入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期。

县级政府是我国最为基本的管理单元,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理应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这一重大课题,力求在推动政府转型上有所作为。

结合当前马关小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的机制创新问题,谈一些肤浅的想法。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是一外包容和弹性极大的资源聚合体。

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的水平是一个地区生产力的彰显(其中建设是硬实力、经营是爆发力、管理是软实力),这三个力量又反过来十分有效地推动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作为处于辐射和连接广大小城镇、乡村的县级城市来说,这个意义更为特殊。

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的直接反映,也是未来30年推动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

对于拥有37万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2%的马关县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