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1-3-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加强班子内涵式建设
2、加强教师队伍内涵式发展
(1)加大培训力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帮带与自学相结合,借鉴与探索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更新教育观念,拓宽知识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同时继续不定期地选派优秀教师赴异地参观、学习,让“培训就是最大的福利”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3、有特殊情况而要上机的人员,经报教导一处批准同意后方可上机。
4、上机制度
5、卫生制度
6、管理制度
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议题
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会议类别
讨论计划
时间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聂飞
与会人员
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记录人
刘桥
1、电脑与实物投影的转换
2、申请网易博客
3、登录博客
4、装扮博客
5、写日志
6、大连教师网博客添加音乐
7、大连教师网博客添加相片
8、如何插入MP3音乐
9、回顾网站的使用
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议题
修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管理制度
会议类别
讨论修订
时间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与会人员
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记录人
一、教育技术常规管理
(一)、硬件和软件管理:
1、建立帐、册、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建立设备明细账、实物流水账、固定资产帐和各种登记表(设备借用登记表、报废登记表、损坏赔偿登记表)。软硬件的分类、账册表的填写要求。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贴好标签分类存放,存放环境应防尘、干燥、通风,配电设施齐全。禁止与其他设备、药品混装混放,防止光、磁、腐蚀等因素对设备的损伤。电教设备的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等资料应妥善保管,以备维护维修查用。
(三)、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合格的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以知识和技能为重点建立学生的评价机制。
(四)、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的管理工作,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加强教师理论和教研技能的培训,落实研究过程,总结积累阶段性的经验和成果,并在全校教师中推广应用。
(2)分层培训,多元激励,培养个性化的教师。为每个年龄层次、每个能力层次的教师指出相应的发展方向。
(二)依托校本教研,加强细节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继续开展各种教学观摩研究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和研究成果的舞台。推出中高教师、骨干教师、交流教师的教学展示活动。
2、加强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管理,打造学校特色。加强推普工作和写字工作,抓好写字用具和写字习惯的管理,教师分层自主提高,学生写字由班主任和写字教师负责制。。
2、学校应确定一名懂技术、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作为设备管理员,制定管理人员职责。同时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使用登记、保养维护、损坏责任追究、使用安全等各项制度。
(二)、教学应用管理:
学校应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建立和完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制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发展规划,逐步落实教师培训,分阶段落实教师教学应用目标,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提出具体的教学应用数量和质量目标,落实使用登记,把教师应用工作纳入量化考评内容,制定奖惩措施等。
措施:(1)统筹规划学校教育科研,确定科研重点,确立研究课题。(2)召开科研规划会议,诊断各个教研组的薄弱之处和触及良好的发展之处,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切实开展实践研究活动。(3)形成多级别课题研究局面,校级课题---区级一般课题---区级重点课题。
措施:(1)专家培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定期的邀请各级各类专家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应用能力培训等。(包括电子白板应用、电子杂志的设计、网站的建设等专业技术)(2)校本研修。充分挖掘学校的资源,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对全校师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达成度:(1)教师信息化应用意识的提高,表现为日常的应用率上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比例上升。(2)教师的个人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100%的教师能完成一般课件的制作和网上教学资源的筛选,20%的教师能完成较高质量的课件的制作,100%的教师会建立网站和个人博客。
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议题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团队
会议类别
时间
2013.11.20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魏国友
与会人员
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记录人
阎洪涛
1、构建多元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目标: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强化教师教育信息应用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多种技能,为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促进全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达成度:(1)每位教师每学期的课堂实践课不少于一节。每节网上课堂实录课必须有相关教师的网上评课。(2)电子图书室的有效利用,开放时间保障。(3)教师每人建立自己的博客,并不定时的更新。
3、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推动学校数字化建设进程。
目标:科研引领,实践论证。以校为本,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各层面应用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校信息化氛围。
3、科研室做好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立项课题的管理工作,多出经验,出好经验。
议题
多媒体网络机房管理制度
会议类别
时间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聂飞
与会人员
全体老师
记录人
刘桥
多媒体网络机房管理制度
1、本制度的制订是为了能长久、有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校现有计算机资源,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统一参加培训的在职教职工、上计算机课的学生、选修课学生、参加竞赛的学生应在指定时间上机。
2、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各种实践尝试,培养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素养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效教学,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措施:(1)网络教研。两定两不定的活动设想。定期、定人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讨活动,不定期不定人的监督常态课。全员开展网上评课、反思,课堂实录,电子备课,教案探讨,远程教学等实践活动。(2)建设应用博客。通过教师建立博客群的方式,促使教师不断的加强自身发展的主体意识,积极而又理性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习惯,使教师在释放真实情感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凸显教师的个性成长和专业发展。组织教师学习在公共网站建立博客的专业技术。
伍洛中学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议题
研修计划
会议类别
制定计划
时间
2019.3.4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聂飞
与会人员
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记录人
刘桥
一、基本思路与目标
1、打响教学质量保卫战。以质量推进特色学校发展。加强校本研修,树立目标意识,尊重学生差异,提高课堂实效。
2、以“自主+团队”的核心组织文个人和事业协同发展。加强教师研训工作,丰富教师物质文化生活,加强高效业绩驱动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团队永远充满激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