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拆迁惠民改造文明和谐暖人心
刘南堡村城中村改造是市、区政府确定的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也是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示范村,该村位于西安市未央区辛家庙街道,曾经的刘南堡村基础设施落后,广大村民的居住环境较差。
今年8月初刘南堡村城中村改造整村拆迁工作全面启动,秉持文明、和谐的动迁方式,使得拆迁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仅用了15天时间,就全面结束。
十余天的拆迁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村民始终热情耐心,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赢得了全村广大群众的赞扬,热心的村民还送来了2幅牌匾及30余面锦旗,以表达对街办及工作人员的谢意和赞扬。
机遇与困难并存
全力高效推进旧村拆迁改造
未央区辛家庙街道刘南堡村现有人口313户,1460人(其中农业人口913人),分新村、老村两部分。
2003年元月,该村分别召开两委会干部、群众代表、党员和村民会议,以多数同意通过并开展实施城中村改造工作。
市城改办发[2004]4号文件批复为西安市第一批实施改造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市、区2005年确立的城中村自主改造示范村。
随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逐步推进,由于没有开发商的参与,仅凭村里自己成立的公司在实施改造工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属于施工单位垫资,边建边卖筹集资金滚动式发展。
改造资金的匮乏导致新村拆迁工作进展缓慢。
同时由于政策法规配套不完
善,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等种种不利因素,使刘南堡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举步维艰。
刘南堡的改造发展紧紧地牵动着未央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心,他们多次前往刘南堡村了解城改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创造条件推动刘南堡的城中村改造。
开弓没有回头箭,摆在刘南堡人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利民益民,科学规划,综合改造”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沿着城中村改造这条路走下去。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未央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由政府负责筹措资金,尽快启动刘南堡的整村拆除和村民安置楼的建设工作。
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会同辛家庙街道办事处专门成立了刘南堡村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具体实施刘南堡村城中村改造工作。
今年年初,按照辛家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安排,街道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的同志对刘南堡村城中村改造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和调研,并邀请西安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教授加班加点对刘南村的城中村改造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时承报给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同时工作人员对刘南村群众思想动态进行了调查。
经过多次召开协调会,分析、研究拆迁工作的具体困难,最终确定村民安置补偿办法和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面对拆迁工作的种种困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年初制定的城市管理提升年的目标,确定了“依法拆迁、和谐拆迁、亲情拆迁、阳光拆迁”的工作方针,成立了动迁组、宣传组、审核组、兑付组、安保组等八个小组。
2009
年8月6日,正式启动刘南堡村整村拆迁工作。
由于准备充分,在短短15天的时间内,刘南堡村的拆迁工作就全面结束。
“阳光拆迁”
用真心换民心用真诚解民忧
为使刘南堡村的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有序进展,未央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辛家庙街道作了大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刘南堡村于2009年8月9日正式开始全面拆迁改造工作,8月6日开始提前进村宣传,同时在西安晚报、西安日报整版刊登了刘南堡村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情况和有关政策,并在拆迁现场架设高音喇叭10个,出动宣传车1台,张贴宣传标语500余条,悬挂横幅80余条,入户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同时在拆迁指挥部大院内设立展板8块,在拆迁中,指挥部坚持把每天的情况公布在大展板上,明确工作流程、任务等方面的职责,接受群众和领导监督。
这些宣传工作使改造方案深入人心,村内呈现出一片改造拆迁的浓厚氛围。
在刘南堡村我们欣喜地看到没有村民为了更多地套取拆迁补偿资金而出现恶意的加盖抢建的行为,为其顺利实施城中村改造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为搞好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在《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关于刘南村城中村改造拆迁工作的通告》中明确规定,拆迁安置补偿工作要坚持依法拆迁,文明拆迁,公正拆迁。
如果拆迁工作人员违反拆迁法规、政策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这种阳光拆迁的做法,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信赖。
在整个拆迁进程中,始终坚持推进阳光拆迁。
街道刘秋峰主任在拆迁工作会议上这样给动迁人员讲到:“绝不让先迁的群众吃亏,不让后迁的占便宜,严格按照我们制定的工作步骤办事,切实保障每一位村民的利益。
”“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工作作风不仅提高了拆迁工作的公信力,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给拆迁工作赢得了时间,推进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这段时间里,指挥部抽调大量富有拆迁工作经验的干部进行动迁工作,工作人员按照街道阎如潮书记提出的“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方法——不分上下班、不分节假日、不计报酬。
全面、详细地掌握了每一户的产权面积、家庭成员、联系电话等资料。
同时,充分发挥刘南堡村村干部和抽调人员情况熟、人员熟的优势,不分昼夜入户做工作、上门签协议;街道办事处阎如潮书记和刘秋峰主任每天深入一线,亲自过问。
主管城改工作的王膺副主任现场指挥,及时对有关问题做出决策,动迁工作人员每天工作至深夜,大家齐心协力的工作作风有效地推动了拆迁工作顺利进展。
以人为本、用心换心的工作作风使动迁人员处处为村民着想,个别村民因为年老或身体不好,房子不好租,领导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提出在安置老村剩余的十几套房子中,给老人和病重的群众先安置,妥善处理困难群众的过渡和安置问题。
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像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都需要工作人员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态度帮助群众协调和解决困难。
从第一次入户走访调查,到彻底搬走,拜访一户群众家少则5、6次,多则20多次。
有时一家丈夫的工
作做通了,还得做妻子的工作;父母的工作做通了,到子女那儿又卡壳儿了。
而且每家和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
在拆迁工作中,对于有些对拆迁安置方案理解不到位的群众,领导和动迁工作人员一起登门拜访,街办同志给予细心的解释。
个别村民因一些私人利益纠纷,对拆迁工作不予配合,街办同志们耐心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化解其中积怨。
对于有家庭财产纠纷的,街道安排专人协调,达到各方满意。
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动员,深入了解群众困难,用真心换民心,用真诚解民忧,真诚的拆迁服务,使群众从不支持到支持,从不满意到满意,从不理解到理解。
逐渐赢得了被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有部分群众主动到拆迁指挥部商谈拆迁补偿事宜。
自拆迁工作开展以来没有发生一例因拆迁导致群众上访的现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指挥部共收到群众送来的牌匾2幅、锦旗30余条。
破茧成蝶
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不久的将来,安置楼工程建设完成,刘南堡村将踏上告别过去、向美好未来迈进的征程。
“马上就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了,我们就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刘南堡老村李大妈看着自己的新房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高兴地说。
根据拆迁安置方案,李大妈家将分到500多平方米的新居。
目前,新区建设的5栋小高层已经完成,老村拆迁的村民已有49户回迁上楼,2栋小高层、2栋高层住宅主体工程已完成。
改造后
的村民将告别环境脏、乱、差的城中村,刘南堡村人将搬进环境优美、崭新的现代化多功能社区中。
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将实行城市化社区管理,社区房屋水、电、气、暖、网络等设施一应俱全,抗震能力将比原来的房屋大大增强,彻底改变了几百年来刘南堡人固有的农耕生活方式。
进行有形改造的同时, 刘南堡村还在进行着无形的改造。
农转居工作已于2008年8月底前完成。
全部改造完成后,刘南堡村将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刘南堡人过上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幼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城市化生活,彻底改变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刘南堡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回顾刘南堡村拆迁工作的进展情况,拆迁改造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并取得如此高效和谐的局面,与动迁工作人员细致的作风及各项充满人性化的措施是紧密相连的:工作人员甘于奉献的努力工作使街道为民办实事的惠民政策与拆迁户的实际利益实现了有机对接,让“阳光拆迁”温暖了每个拆迁户,打消了群众的种种疑虑,使拆迁工作打破了僵局,取得了重大突破。
刘南堡村的顺利拆迁,标志着刘南堡村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上迈出了一大步,开创了未央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新局面。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不久的将来,呈现在古都西安北郊这片土地上的将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把刘南堡人美好的都市新生活映衬地更加灿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