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mapgis行政界线
篇一:mapgis操作
地类判读操作指导书
根据遥感影像分类的理论依据,遥感影像中同类地物在纹理、光谱、光照、地形及其植被覆盖等条件相同下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谱信息特征和空间信息特征,故同类地物像元的特征向量会集群在同一特征空间区域,而不同地物将集群在不同的特征空间区域。
影像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计算机自动分类和目视解译分类。
由于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主观性及其特殊性,影像判读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即内业判读依据正射遥感影像图,在计算机中将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绘制在外业调查工作地图上,并预判地类。
1.地类判定的基本原则
1)严格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地类含义来确定用地类型;2)地类认定应保持唯一性;
3)地类在空间上垂直交叠时,按照最上层的地物确定用
地类型;4)地类在空间上水平交叉时,按照主要的地物确定用地类型;2.常见地类的认定
秭归教学实习中土地调查所涉及的地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
通过对图斑的形状、大小、色调、位置、纹理等空间信息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按照土地调查要求进行内业判读,对各种地类图斑进行划分和标注。
具体如下:1)色调toneandcolor:图像上反映目标物的相对亮度或颜色。
2)形状shape:地物的周界或轮廓所构成的一种空间形式,反映出目标体的基本结构、外型等。
它是一个很好的解释线索:人类活动的产物往往有直线型边界,自然产物往往有不规则的边界(如森林)。
3)大小size:大小反映出目标体的尺度,它有助于目标物的解释。
4)纹理texture:色调变化的空间频率。
粗糙纹理,表现为灰度上的唐突变化,表面粗糙或结构复杂的地物反映为粗糙的纹理。
精细纹理,表现为微小的变化,是物性均一性的表现(如原野、沥青、草地)。
5)图案pattern:目标影像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
6)阴影shadow:是帮助图像解释的重要要素,因为它可反映目标体的轮廓与高度信息。
它是形态与色调的派生解译标志,阴影也是识别地形信息的重要要素。
7)相对位置关系association:通过相互关系的分析,有助于目标物的判明。
8)水系标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译
标志,对地形、地貌、岩性、构造解译都非常有用。
9)其他:如季节对影像的影响土壤、植被标志和人类活动标志。
表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
3.常见地类影像标识库
在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过程中,遥感解译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调查的质量,为了确保解译的准确性,必须建立统一、可靠的影像解译标志库。
影像解译标志库,应根据形状、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位置和布局等影像特征,遵循一定的规律,建立影像和实际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统一判读标准。
教学实习中常用地类影像标志见表2。
3
4
4.地类判读及标绘标准
地类分为图斑和线状地物两种类型。
图斑指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
按《土
5
篇二:mapgis使用
1、公共文件的随时更新:系统库slib、图例板*.cln、
空属性结构各文件
2、结点搜索半径:0.0001
3、弧段参数与线参数要统一。
4、各文件拓扑无错。
5、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要一致。
该文档针对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内业部分,以浠水县数据为例,概述对土地利用图的分层处理,以及mapgis编辑系统的工具使用,各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照搬,试用版,陆续修正中
一土地要素
行政辖区:就是指行政区,是指国界和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如省界、市(州)界、县(市)界、乡界等;行政界线用对应的线型表示
土地权属界:是指村、农林牧渔场、居民地以外的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界线。
它与行政区界有重合之处。
土地权属界用村界表示
行政界线与土地权属界线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界线。
前者表示政府行政管辖区域,后者表示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拥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范围。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实施细则》规定:本次下发的县级界线只作为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界线,不作为确
定实地行政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依据,土地权属界线按实际情况调查。
土地权属界线的调整,以最新正射影象图为准,调整更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权属界线对应《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或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实地核对确认,确保土地权属界址与实地位置完全一致。
权属拐点:是权属界线的特征点,即权属界线走向的变化点、权属界线的交汇点、权属界线与线状地物的交叉点、线状地物的归属变化点等。
争议地:是指权属有争议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斑。
争议区范围界线要用争议线型表示
争议地名称应注完整,“××村与××村争议地”,是乡与乡争议的要加上乡名。
飞地:权属为a村的图班,几何位置却处在权属为b村的行政辖区范围内,则该图班为飞地。
飞地用村界线型表示,标注“xx村飞地”
图中用权属界线表示的飞地,但并无相应表面注记的,应查资料核实,确定是否为飞地,是的应标上表面注记,反之则用地类界线表示。
图斑和地类界:指的是具有单一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的闭合区域
图斑与mapgis平台中的“区”相对应。
地类界是图斑边线
最小图斑上图面积:在mapgis中,城镇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0,耕地,园地为600,林地,草地等其他
地类为1500
线状地物:指的是具有一定宽度但又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理线状要素的统称。
例如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
线状地物属性结构要符合标准,属性宽度不能为空
线状地物的编号以村为单位,按线状地物的排列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条进行编号,当一条线状地物穿过多个图斑时,按一条编号。
宽度大于等于mapgis图上20mm的线状地物按图斑调绘(一)线状地物与其他线重合时的处理
(1)当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重合时
在影像真实位置绘线状地物,然后造0距离平行线,改其中一条为界线的跳绘线型,界线按实际情况进行跳绘(2)当线状地物与地类界重合时
线状地物调绘到准确位置,地类界省略
(二)线状地物并行时的处理
(1)两条或以上单线线状地物并行时,
能在真实位置上描绘的,要准确描绘。
不能全部准确描
绘的,要先保证准备主要地物绘在准确位置。
按河流,铁路,高速,国道,干渠,县及县以上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管道为主次顺序,主要线状地物绘在图上准确位置,并作为其他相邻图斑的闭合线,次要地物保持图上不小于2mm 的间距。
田间非机耕农村道路和非主要排灌沟渠并行时,次要线状地物小于5m时,可以归并到主要线状地物上,图面用主要线状地物符号表示,注记总宽度。
总宽度大于等于20m的处理成图斑
(2)双线线状地物与单线线状地物并行时
双线线状地物标绘在准确位置,单线线状地物与双线距离小于mapgis图上2mm时,应移位处理,保持图上不小于2mm 的距离,并以双线线状地物作为其他相邻图斑的闭合线。
(三)线状地物的穿越处理
(1)穿越城市,集镇和村庄(即线状地物穿过201,202,203时)
如果是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则按影像标绘
如果是其他,例如农村道路,沟渠等,就删除进入201,202,203部分,其余断在外围界线处,保证好拓扑关系(2)线状地物穿过隧道的处理
线状地物断在隧道两端,图上用虚线进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