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镜像光泽度计技术报告

镜像光泽度计技术报告

Δ2=1.5光泽单位
│Δ1-Δ2│=0.5光泽单位m
由上海计量院检定光泽度仪,本计量标准中的标准板检定光泽度仪引起的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U1=0.8U2=1.0k=2
则 =1.2
又得│Δ1-Δ2│﹤
达到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要求
十一、结论
经过分析和试验验证,对所建的计量标准符合光泽度仪检定规程要求,具有相应的测量能力,能开展相应的检定或校准项目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计 量 标 准 器
名 称
型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
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或
校准机构
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
光泽度标准板组
/
低~高光泽度
U=0.8光泽单位
济南
NO:C192
上海计量院2010F41-20-000386
1年
主 要 配 套 设 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十二、附加说明
五.扩展不确定度
U=k× c=2.0×0.50=1.0 =2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以检定光泽度示值误差来测量不确定度验证。用送上海计量院检定的光泽度仪及本计量标准分别检定同一台光泽度仪示值误差来比对验证。
1.上海计量院检定光泽度仪示值误差Δ1:
Δ1=2.0光泽单位
2.以本计量标准中的标准板检定光泽度仪示值误差Δ2:
3.2光泽度标准板引入的的标准不确定度 (H1)
标准板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8光泽单位,k=2
则 (H1)=0.8/2=0.4
3.3光泽度标准板的年稳定性估算的 (H2)
标准板的年变化量≤0.5光泽单位均匀分布
则 (H2)=0.5/ =0.29
四.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δ)
以上分项标准不确定度合成得 c=0.50光泽单位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合成方差和灵敏系数:
2(δ)=c1 2(h)+C2 2(H)
C1= -1 C2=- 1
三.计算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3.1.光泽度计测量重复性估算的标准不确定度 (h)
用光泽度为90.6光泽单位的高光泽度板在重复条件下对一光泽度计测量10次,得
实验标准偏差S=0.14光泽单位
实际测量二次取平均值,则
(h)=0.14/ =0.1光泽单位
以镜向光泽度标准板组年稳定性来进行稳定性考核
名义值(60°)
上海院2008年检定数据
上海院2009年检定数据
上海院2010年检定数据
90(黑2)
90.0
90.0
89.7
45
44.8
44.7
45.0
23
23.0
23.4
23.3
3年测得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0.4光泽单位
符合镜向光泽度标准板组稳定性要求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镜向光泽标准板组:U=0.8光泽单位k=2
测量范围:(0.0~100)光泽单位(20°/60°)
五、环境条件
序号
项 目
要 求
实际情况
结 论
1
温 度
(20±5)℃
(20±2)℃
合格
2
湿 度
≤80%
≤80%
合格
3
4
5
6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以检定一光泽度仪示值误差来进行计量标准重复性考核。重复测量10次,得读数
Yi:90.690.8 90.6 90.6 90.8 90.6 90.6 90. 7 90.6 90. 8
重复性:S= =0.07
该重复小于光泽度仪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测量重复性数据(0.14)符合测量重复性考核要求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九、计量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一.概述:
1.测量方法:(依据JJG69测量对象: 2级光泽度计示值误差MPE≤2.5光泽单位
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二:数学模型
δ=h-H
式中δ-光泽度计受检点的示值误差
h-光泽度计读数的平均值
H-光泽度标准板的实际值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镜向光泽度标准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2011.3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十二、附加说明……………………………………………………………………………..( )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建立本项计量标准为省内制造业日益增多的镜向光泽度计提供量值溯源服务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依据JJG696-2002《镜向光泽度计检定规程》,该项计量标准以镜向光泽度标准板组作为主标准器,进行2级镜向光泽度计示值误差检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