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肝移植免疫抑制药物 ppt课件
肝移植免疫抑制药物 ppt课件
1978年:Calne首先将环孢素用于 临床肾移植及骨髓移植
1987年:Kino等发现新的免疫抑制 剂FK506
1989年:匹兹堡大学首次将FK506 用于肝移植
1976年-- 至今
CsA
FK506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抑制全身分化细 胞
抑制T淋巴细胞
直接抑制参与免 疫反应的细胞
1914 年:Murphy等发现苯 和甲苯可抑制人抗体产生
非 选 Az硫th唑择性全i(o嘌pr呤ine, A身Za) 细 胞 分 化 抑 制
第二阶段 1959
年:Schwartz 等发现6-
巯嘌 呤可延缓大 鼠皮肤移植
物的 排斥时间
1960年
:Calne等使用 硫唑嘌呤使 狗同种肾移
1914
硫唑
植存活时间 由7.3天,提
—
嘌呤
19高 。6至723年.7天:Star1z9l将78抗淋巴细胞(血清
胰
2.药物副作 用 FK506
1.胰岛细胞 损伤
2.肾毒性
3.神经毒性
4.感染
5.肝毒性
FK506
FK506
3.药物 浓度监测
1.前2周:每 周复查3次, 10-20ng/ml
2.前3个月: 每周1次,5-
15ng/ml
3.3个月后: 每月1次,5-
10ng/ml
4.药物 调整
1.>30ng/ml, 减少50%
肝移植免疫抑制药物
免疫抑制药物在肝移植中 的应用
2017-7-27
1.免疫抑制药物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1914 年:Murphy等发现 苯和甲苯可抑制人抗体产生
1951年:Medawar等发现糖皮
质
激素可使兔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
延长
11991144 ——
1959年:硫Sc11h唑9w97a嘌78r8tz呤等发现6-巯
产生
,提高 1951年:Medawar等
发现糖皮 质激素可使兔皮肤移
植至物存活2时3间.延7长天 。 1959年:Schwartz等
发现6巯嘌呤可延缓大鼠皮
肤移植 物的排斥时间
1960年:Calne等使用 硫唑嘌呤使狗同种肾移植存 活时间由7.3天,提高至 23.7天。
第一阶段
1914 — 1978 65年
FK506
抗胸腺细胞 球蛋白(ATG
)
FK506
1.药物代谢 特点
FK506
1.强亲脂性 ,回肠吸收, 需胆汁辅助
2.经胆汁及 粪便排泄
3.免疫抑制 作用是
FK506的 1/100
环孢素A FK506
2.药物副作 用 FK506
1.肾损伤
2.肝毒性
3.神经毒性
4.骨质减少
5.多毛症、 牙龈增生、指
1960年:Calne等使用硫唑嘌呤 使狗同种肾移植存活时间由7.3天, 提高至23.7天。抑制剂FK506
1989年:匹兹堡大学首次将FK506 用于肝移植
1914年-- 1978年
Aza
FK506
第二阶段
抑制T淋巴细胞
FK506
1967年:Starzl将抗淋巴细胞血清用于 移植临床
1981年:美国研制出粗制OKT3 1959年:Schwartz等发现6-
甲易碎
硫唑嘌呤 FK506
用于移植临床60年
Azthio
prine,
AZa)
1981年:美国研制出粗制OKT3
第二阶段
1967年: Starzl将抗淋巴 细胞血清用于 移植临床
1981年:在美 国研制出粗制 OKT3
1967 — 1981 14年
OKT3
细
第胞血三阶段
清
用
于
1976年:Bor移el发现环孢素A具有选择性
抑制淋巴细植胞增殖和激活的作用
2.2030ng/ml,减少
20%-40%
3.510ng/ml,增加
20%-40%
4.<5ng/ml, 计量加倍
谷浓度监测,即在服药前半小时(或者服药12小时后)抽血测血药浓度
硫唑嘌呤 FK506
霉酚酸酯 FK506
甲强龙 FK506
FK506 FK506
环孢素A FK506
西罗莫司 FK506
巴利昔单抗 (舒莱)
硫唑嘌呤 FK506
霉酚酸酯 FK506
甲强龙 FK506
FK506 FK506
环孢素A FK506
西罗莫司 FK506
巴利昔单抗 (舒莱)
FK506
抗胸腺细胞 球蛋白(ATG
)
FK506
1.药物代谢 特点 FK506
1.吸收部位 在小肠;
2.半衰期8.7 个小时,主要 经尿和胆汁排
泄
3.分布浓度 由高到低分别 为:肺肝心肾
嘌
呤可延缓硫A大唑z嘌鼠t呤6h6皮0i0(o年肤年pr移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植e,物的排斥
时间
AZa)
1960年:Calne等使用硫唑嘌 呤使
狗同种肾移植存活时间由7.3天 ,提高
至23.7天。
:Calne等 使用硫唑 嘌呤使
狗 同种肾移 植存活时 1914 年:Murphy等发
现苯
间由7.3天 和甲苯可抑制人抗体
1987年:Kino等发现新的免疫 抑制剂FK506
1989年:匹兹堡大学首次 将FK506用于肝移植
1976年--至今
CsA FK506
第一阶段
抑制全身分化细 胞
FK506
1914 年:Murphy等发现苯 和甲苯可抑制人抗体产生 1951年:Medawar等发现糖皮 质激素可使兔皮肤移植物存 活时间延长 1959年:Schwartz等发现6巯嘌呤可延缓大鼠皮肤移植 物的排斥时间
巯嘌呤可延缓大鼠皮肤移植 物的排斥时间
1960年:Calne等使用硫唑嘌呤使狗 同种肾移植存活时间由7.3天,提高至
23.7天。抑制剂FK506 1989年:匹兹堡大学首次将FK506用
于肝移植
1914年-- 1978年
OKT3
FK506
第三阶段
直接抑制参与免 疫反应的细胞
FK506
1976年:Borel发现环孢素A具有选 择性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和激活的作用
1967年:Starzl将抗淋巴细胞血清用于
环孢素的发现使器官移植 的存活率提高了2 0 -3 0 %
全球超过100 万的各类器官 移植病人靠服用环孢素。而健康 的生活着, 其中包括中国逾2万名 器官移植病人。
使越来越多的器官移植成 为可能, 使人类器官移植事业得 以迅速发展。
2.常用免疫抑制药物特点
临
OK
1978年:Ca床lne首先将环孢素T用3 于临床
肾移植及骨髓移植
1987年:Kin1o9等8发现新的免疫抑制剂 1年FK506 :
1989年:匹美兹堡大学首次将FK506用于 国肝移植 研 制 出 粗 制
第三阶段
1976年:Borel发现环孢素A 具有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和激活的作用
1978年:Calne首先将环孢 素用于临床肾移植及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