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新殖民主义
——詹明信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
吴歧范,苏州高博软件学院基础部
[摘要] 詹明信提出当前资本主义文化处于后现代时期,后现代是大众文化主导的时期。
而后现代化与全球化是一回事,文化全球化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扩张,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策略。
全球工人阶级对抗新殖民主义的有效的武器只有马克思主义这个“乌托邦形式”。
[关键词] 后现代大众文化全球化新殖民主义
詹明信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他提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的主导文化,大众文化充当新文化殖民主义的工具。
詹明信揭示了全球化的新殖民主义本质,他期望凭借马克思主义这个“乌托邦形式”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认知构图,通过文化革命最终实现政治革命。
本文试就此展开分析。
一、后现代就是资本主义文化全球化的时代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1)詹明信认为,不能就文化论文化,必须深入到文化背后揭示其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要彻底了解资本主义文化,就得超越时间,回头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文化。
”(2)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进入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它的文化发展也相应地进入第三阶段,“帝国主义的掠夺中幸留下来一些区域,现在被晚期资本主义殖民地化、资本化了,这两个领域就是自然和无意识。
”3)资本征服了一切领域,宣告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等领域无所不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后现代主义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更高更纯粹的阶段。
詹明信认为后现代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因为在很多方面,对全球化的描述与对后现代化的描述相呼应。
后现代化理论比全球化理论早几年出现。
我们确实有理由认为这两个现象根本上是完全相同的一回事。
我们现在称之为全球化的经济组织形式,其上层建筑中的文化层面就是后现代化。
”(4)现在到处都可看到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扩张。
“美国真正的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厂、马特尔公司和可口可乐
公司的生产线,美国制作和美国风格的影片、服装和侮辱性的广告成了从布琼布拉一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全球标准。
”詹明信认为美国大众文化的侵入造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语言的变化。
“打破这种传统文化体系是非常容易的……这些架构一旦破坏,就永远不会再创造……有些第三世界国家仍然处于那种架构得以保留的环境当中。
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暴力和好莱坞影视的渗透就在于帝国主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上。
”(5)美国大众文化造成了第三世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地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使人们相信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是最好的。
“这些文化形式似乎正被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电视演出,服装,音乐,电影,等等——逐出并取而代之,对我们许多人而言,这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世界文化的标准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它一切东西。
”(6)
后现代大众文化是资本盈利的工具,娱乐制造业是现代利润丰厚的行业。
由于处于产业结构的高端,拿它的娱乐产品同其他国家的低层次的物质产品相交换,这是一种不平等的贸易结构,詹明信说美国“资本的瞬间转移可汲干一国国民劳动力多年生产积累的价值。
”娱乐业已经成为“美国庞大的、最盈利的出口品之一,与食品和武器等同。
”(7)
二、全球化体现为一种新文化殖民主义
詹明信认为美国大众文化在全球的扩张不光是为了赚取丰厚的外汇,更根本的目的是借文化产品推行其价值观。
“美国的文化声望并不包括我们与欧洲相联系的那些高雅文化或哲学的成就,实际上主要是一些大众文化的成就,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危险和帝国主义。
”(8)詹明信在《全球化和文化》中指出,资本的本性必然使大众文化这种商品溢出一国,向他国扩张,这是资本主义第三个统治阶段的特征。
(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以政治殖民主义和经济殖民主义来统治非西方国家,而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主要以文化殖民主义统治非西方国家。
)自二战以来,美国通过各种条约和一揽子的援助计划将代表美国文化的电影等输出其他国家,他说:“美国这种试图摧毁所谓‘文化保护主义’的系统努力,只是一种更普遍的,日益全球化的兼并战略的组成部分。
”(9)美国通过其大众文化产品在全球的销售,既可获得丰厚的外汇,又可宣传其价值观念于无形。
这种新殖民主义比战争侵略和遏制策略更加冠冕堂皇和更具荫蔽性。
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所说,“我们同东方交往越多,我们就能使它受西方典范力量更大的冲击……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定会结成和平演变的花蕾。
”(10)美国要利用“含有推行美国世纪思想的意图”的美国之音广播“力图把别国人民政府不愿告诉他们的本国的情
况告诉他们。
“我们还必须保证全世界能广泛听取美国对世界问题的立场和美国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11)
三、余论
詹明信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全球化的的新殖民主义本质和霸权本质。
身处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詹明信对资本主义一直持猛烈的批判态度,他批判资本主义发展到后工业阶段,其腐朽与罪恶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此我必须事提醒大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眼前这个既源于美国又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的后现代文化现象,乃是另一股处于文化以外的新潮流在文化领域里的内向表现。
这股全球性的发展倾向,直接因美国的军事与经济力量的不断扩张而形成,它导致一种霸权的成立,笼罩着世界上的所有文化。
从这样的观点看,在文化的背后,尽是血腥、杀戮和死亡:一个弱肉强食的恐怖世界。
”(12)
詹明信诉诸一种可贵的文化政治构想来反对资本主义,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看不到无产阶级革命希望的年代,詹明信寄希望于大众文化具有的民本性、革命性及传播的广泛性,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认知构图,形成全球性劳工组织,作为工人联合与斗争的工具,通过文化政治、文化革命来最终实现政治革命。
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乌托邦理想”,在“人类生活业已被急剧地压缩为理性、技术和市场这类事物”的时代,“重新伸张改变这个世界的乌托邦要求就越发变得刻不容缓了。
”(13)詹明信认为乌托邦理想对人类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仍爱乌托邦这个字眼。
”因为“理想总是非常重要的”,,目之所及,我还看不到其他的能够替代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形式。
”(14)乌托邦的意义并不在于现实层面的实际操作,而在于一种超越的激情,一种拒绝和抗争的姿态,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詹明信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化政治批判唤起工人阶级的觉悟,进而引发他们反抗的行动:“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不能像芸芸众生那样庸庸碌碌地过日子,而是有责任把严酷的现实揭示出来告知于人,引导他们去追求更加完美的社会形态。
”(15)身处霸权的位置(美国)却反对霸权,詹明信是真诚和勇敢的,他说:“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最发达,但也是最凶残的形式。
”(16)“美国不断生产出来的娱乐业和文化在当今世界占支配地位。
我不知道作为美国人我们对此应该做些什么。
”在资本主义文化看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却寄予厚望,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创造良好的大众文化,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
[注释]: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2(((3)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P11,P145。
(4)弗雷德里克·詹明信,《全球化的文化》,三好将夫编,马丁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6)Jameson:“Notes on Globalization as a philosophical Issue”,in 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 (8)王逢振:《詹姆逊文集—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415。
(7)(9)詹明信:“论全球化和文化”,南方文坛,2002年第二期
(10)(11)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谭朝洁等译, P 179,P115。
(12)(13)(14)(1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P430,P34,P32,P24。
作者简介::吴歧范,哲学硕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
主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