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龙有关的故事范文

与龙有关的故事范文

与龙有关的故事范文龙是东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柬埔寨等)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

龙在传说里有多种类型,共同特点是躯长、眼睛突出、嘴边有长须、四只爪子、鳞片大、腥味浓烈、叫声如牛。

其中一种龙的形象特点是九似:角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

龙的传说和龙文化是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的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

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

在中国,带有龙名的地方数以千计,其中又有以数字为题的,如吉林省的二龙、江西省的三龙、辽宁省的四龙;有些以龙的身体为题,如江西省的龙头、四川省的龙角、贵州省的龙额、黑龙江省的龙爪;有些以龙群为题,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个,而我们熟识的黄、青、赤、白、黑龙,就分别在四川省(黄龙河)、河北省(青龙河和赤龙河)、天津(青龙湾河和黑龙港河)、甘肃省(白龙江)、上海(白龙港河)和黑龙江省(黑龙江),有以他们命名的江河。

几乎每一省都、龙潭,还有数不清的龙王庙。

日常生活中也有龙的踪迹。

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

家具有龙椅、龙床。

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

* 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

天上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

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

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

龙的文化,源远.龙又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

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断发展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渐成为整个中华民的图腾的形象逐渐被吸收、被充实到龙的形象中去。

人们还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

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强暴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的、能为人民著想的,为了解救人间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

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

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

不料,因此惹出一场麻烦来。

原来,龙宫里有条花鳞恶龙,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称为“花龙太子”。

这天,他闲得没事,在水晶宫外游荡,忽闻海面上有仙乐之声,便循声寻去,猛见一条雕花龙船,内坐八位奇形怪状的大仙,其中有个妙龄女郎,桃脸杏腮,楚楚动人花龙太子见此仙姿,魂魄俱消,早忘了师傅南极仙翁的忠告,忘了龙王母的训导,想入非非,似魔似痴的迷上何仙姑了。

八仙在海上寻欢作乐,怎会想到花龙太子半路挡道。

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雕花龙船打翻了。

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锺离打开蒲扇蛰脚底;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只有吕纯阳,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

这时,汉锺离慌忙检点人数。

点过来,点过去,只有七位大仙。

男的俱在,独缺一个何仙姑。

奇怪,这何仙姑到哪里去了呢?汉锺离掐指一算,大吃一惊,原来是花龙太子拦路抢亲,把何仙姑抢到龙宫里去了。

这一回,大仙们可大动肝火了。

个个咬牙切齿,杀气腾腾,直奔龙宫。

花龙太子知道七仙不会善罢干休,早在半路上伺候着。

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珍珠鳌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来。

汉锺离挺着大肚子,飘飘然降落潮头,轻轻煽动蒲扇。

只听“呜…忽…”一声,一阵狂风把万丈高的和虾兵蟹将都煽到九霄云外去了,吓得四大天王连忙关了南天门。

花龙太子见汉锺离破了它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

海里突然窜出一倏巨鲸,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锺离。

汉锺离急忙煽动蒲扇,不料那巨鲸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

这下,汉锺离可慌了神了。

正在危急中,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

那笛声悠扬悦耳,鲸鱼听了,斗志全无,竟朝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

吕纯阳挥剑来斩鲸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仔细一着,眼前哪儿有什么鲸鱼,分明是块大礁石。

吕纯阳恼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一旁笑谜谜说:“莫恼!莫恼!待我来收拾它!”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它的那根拐杖"唰"地窜出海面。

铁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打在一堆软肉里。

原来,海礁已变成一只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

要不是蓝采和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

原来这巨鲸和章鱼都是花龙太子变的。

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

张果老拍手叫驴,撒蹄追赶。

眼着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

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花龙太子输红了眼,现出本相,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权的龙角,张舞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

七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花龙太子。

花龙斗不过七仙,只得向龙王求救。

龙王听了,把花龙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送出何仙姑,好话讲了一百零五斗,八仙还是不肯罢休。

龙王没办法只好请来南海观音大士讲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

八仙再也没有兴趣去游蓬莱岛了。

大家都怪吕纯阳节外生枝,才寻来一场懊恼。

吕纯阳笑着说:“这要怪何仙姑,谁叫她是个女的,又生得这么漂亮!”从前,在龙岩翠屏山下的后盂村里住着一个漂亮、聪明、能干的姑娘叫龙妹,不但织布绣花样样行,还会唱一口好山歌。

因家境贫穷,祖祖辈辈租种地主老财的土地,从小跟父母下地干活,16岁后开始上山砍柴挑炭。

翠屏山腰的龙岩洞是龙岩八景之一,洞道纵横交错,龙纹密布栩栩如生。

夏天在翠屏山砍柴的姑娘都喜欢到洞里纳凉歇脚,渴几口透心凉的甘泉。

一天中午,龙妹进洞喝泉水,当走出洞口时,突然,从树丛里窜出两只豺狼,正张牙舞爪地向她扑来,她正想躲避的时候,只见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机灵地出现在她面前,“嗖嗖”两箭射中了豺狼。

“你是谁?”龙妹惶惶地问,“你,你救了我”。

这时,小伙子转过身来,对龙妹说:“你受惊了,现在狼已射死。

”说着,他捡起狼背上弓箭向龙津河畔走去。

龙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出神地望着他的背影。

后龙妹从别人口中得知那年青小伙子叫林津,是个出色的猎手。

林津从小失去了父母,同姑姑生活在一起,替翁家财主放牛,吃不饱穿不暖,生活非常艰苦。

自从那天在龙岩洞口认识后,龙妹心里就经常想念着林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和他接近,与他一起唱山歌,林津也很喜欢同龙妹在一起,一来二往,慢慢地,两人一日不见心里就有空荡荡的感觉。

有情人心连心。

龙妹和林津很快就成了相互帮忙的朋友,龙妹经常给林津缝补破烂衣服,林津经常帮助龙妹砍柴送炭。

他俩时常一起上山摘野果、射野兔,还经常在龙岩洞前的盘石上大树下唱几句山歌:两人合意不怕穷,再苦再累见笑容,年三十日没米煮,郎打竹板妹挽筒。

龙妹和林津相爱了。

龙妹绣了一个漂亮的荷花包送给林津哥,津哥高兴地跑到山上采了一朵鲜花插在龙妹的头发上。

两人越爱越深,对着龙岩洞,对着龙津河发誓:海枯石烂不变心。

天有不测风云。

龙妹漂亮的脸蛋,苗条的身材吸引着翁家财主的三少爷。

一天,龙妹上山砍柴,半路上遇到嗜酒好色的三少爷,三少爷醉醺醺地拦住龙妹的去路,嘻皮笑脸地抱住龙妹要撒野,龙妹愤怒地打了他两记耳光挣脱开后向翠屏山跑去。

三少爷恼羞成怒命家丁快速追赶欲抓回龙妹。

家丁追了半天不见龙妹的踪影,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翁家。

龙妹和津哥又在龙岩洞里相会了,他俩纯洁地亲吻拥抱在岩洞里的玉泉边。

然而,听见远处隐隐约约的吵杂声。

龙妹一看,是翁家三少爷带家丁追来了。

“津哥,怎么办?他们追来了!”“不要紧,我们可从龙岩洞跑到外面去,”林津说:“听老人说,从前有人躲避官府抓丁,就是从龙岩洞里钻到漳平永福,然后跑到南洋去的,龙妹,你我好比鸳鸯鸟,生死不分离。

”这时,龙岩洞被包围了,火光中有几个家丁进洞抓人,林津眼明手快,拔箭搭弓,射中了好几个家丁。

林津的箭射完了,要龙妹往里走,龙妹却死死抓住津哥说:“要活我们一同活,要死我们一同死。

”林津说:“我们不能死,要活着逃出去。

”后搬了几个大石头堵住洞道,家丁们不能再追急得干瞪眼。

次日黎明,龙妹和津哥在弯弯而又清澈的九龙江上,悠悠地划着小船顺流而下,后在江边安居下来,过着男耕女织、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