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101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系统的贸易、金融与财政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经济分析、市场营销、教学培训、政府调研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②掌握贸易、金融与财政方面的基本业务知识;③掌握市场调研、经济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④具有向经济学相关学科扩展渗透的能力;⑤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⑦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⑧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农业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习、《统计学原理》课程实习、《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产业经济学》课程实习、社会经济调查实习、微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实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实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298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238学分(含免费修读10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60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①达到德育培养目标;②修满本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③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经济学学士。
专业建制时间:2004年。
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先修课程备注公共基础课︵107学分︶0101100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3.0 1另有1学分实践免费学分6学分010110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201011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0 30101100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0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1011099形势与政策 1.0另有1学分实践01011098入学教育与就业指导 1.0另有1学分实践05021001大学英语(1) 6.0 1免费学分4学分05021002大学英语(2) 6.0 205021003大学英语(3) 6.0 305021004大学英语(4) 6.0 404031001大学体育(1) 2.0 104031002大学体育(2) 2.0 204031003大学体育(3) 2.0 311011001军事理论 1.5 2另有2学分军训05011100大学语文 3.008121003计算机文化基础 3.0 108121004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 1.5 107013009高等数学Ⅱ(上) 6.0 107013010高等数学Ⅱ(下)7.0 207011010线性代数 3.0 30701103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0 3高等数学Ⅱ02011011政治经济学 4.0 1无03011102经济法概论 4.0 1无12011100管理学原理 4.0 2无12021001基础会计 4.0 2无02012007微观经济学Ⅰ 5.0 2高等数学Ⅱ(上)02012005宏观经济学Ⅰ 5.0 3微观经济学02021517统计学原理Ⅱ 3.0 3无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先修课程备注学科基础课︵38学分︶12022003市场营销学Ⅰ 4.0 3管理学原理II 12022803中级财务会计Ⅱ 4.0 3基础会计02022003国际经济学 5.0 4宏观经济学I 02012004金融学Ⅰ 5.0 4宏观经济学I 02012010财政学 4.0 4宏观经济学Ⅰ02022005计量经济学Ⅰ 4.0 4宏观经济学I 02012914保险学Ⅰ 4.0 4微观经济学I 02022360国际金融管理 4.0 5宏观经济学I 02022235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4.0 5国际经济学专业核心课︵32学分︶02102803中级微观经济学 4.0 5微观经济学Ⅰ02102802中级宏观经济学 4.0 5宏观经济学Ⅰ02013906产业经济学Ⅰ 4.0 5宏观经济学Ⅰ02013907发展经济学Ⅰ 4.0 6宏观经济学Ⅰ12032105农业经济学Ⅰ 4.0 6政治经济学02023022制度经济学 4.0 6微观经济学Ⅰ02013001经济学说史 4.0 6宏观经济学Ⅰ02023015区域经济学 4.0 6宏观经济学Ⅰ任选课︵51学分︶专业任选课模块28.5 4-7 见表2素质教育类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组 4.5 2体育选修课程组 2 4素质选修课16 3-6实践教学60 见表3表2 专业任选课模块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先修课程备注专业任选课︵54.5学分最低选修28.5学分︶12012512现代企业管理学Ⅱ 3.0 4管理学原理02023018社会经济统计学 3.0 5统计学原理12023018市场调查与预测Ⅱ 3.0 5中级财务会计Ⅱ09013119农业政策学Ⅱ 3.0 6农业经济学02023148教育经济学 3.0 6产业经济学12043808股份经济学 3.0 6政治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Ⅰ12023188投资项目评估 3.0 5基础会计12023189投资项目评估实验0.5 5投资项目评估0201380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0 7微观经济学Ⅰ02012801证券投资Ⅱ 3.0 7金融学03033707申论 3.0 7无02023011经济应用文写作 2.5 7大学语文02103802中国经济思想史 2.5 7政治经济学12043807公共经济学 2.5 7宏观经济学Ⅰ08123801信息经济学Ⅱ 2.5 7博弈论02023162劳动经济学 2.5 7政治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Ⅰ02023010经济学专业英语 2.5 7宏观经济学Ⅰ02013908《资本论》选读 3.0 6政治经济学02023106博弈论 3.0 6微观经济学Ⅰ12022001财务管理Ⅱ 3.0 6市场营销学课程类型模块名称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先修课程安排方式实践教学(6 0学分)课程实践(14学分)11014001军训 2.0 1集中02014907《中级财务会计Ⅱ》课程实习 2.0 3中级财务会计Ⅱ02014906《统计学原理》课程实习 2.0 3统计学原理02014904《计量经济学》综合实验 4.0 4计量经济学02014903《产业经济学》课程实习 4.0 5产业经济学专业实践(39学分)02014005社会经济调查实习 6.0 5统计学原理分散02014507微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实验 6.0 6中级微观经济学集中02024591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实验 6.0 7中级宏观经济学集中00004010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与测试 1.0 7修满主干课程集中00004001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20.8修满235学分思政实践︵3学分︶0101400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1.001014099形势与政策教育 1.001014098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实践 1.0素质拓展︵4学分︶01014090社会实践 1.001014091科研活动 2.001014092文化素质活动 1.0表4 经济学专业标准学制下各学期学分分布情况统计表(建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公共基础课30.532.528121104学科基础课822838专业核心课122032专业任选课68.51428.5课程实践244414专业实践6672039小计32.532.540383634.52220255.5素质选修课444416体育选修课22计算机选修课 4.5 4.5思政实践0.5110.53素质拓展0.50.50.50.50.50.50.50.54小计16 4.5 6.5 4.5 5.510.529.5合计33.538.544.544.540.5402320.52851.形势与政策教育1学分、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1学分安排在1、7两学期;2.素质选修课程16学分按3-6学期平均分配;3.思政实践形式政策实践和入学和就业实践3学分安排在1-2和6-7学期,素质拓展4学分按8个学期平均分配;4.专业任选课及素质选修课均课由同学自行选择。
专业负责人签名:教学副院长签名: 2008年12月18日第一部分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内容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是指在施工总体组织设计编制的基础上,针对技术复杂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单独编制的技术文件。
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的深化、细化、补充和完善,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说明(必要时写)含编制范围、原则、依据等内容。
二、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2.2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2.3 主要工程数量2.4 工程的主要特点及难点三、项目管理目标、指标(必要时写)3.1 质量目标3.2 工期管理目标(进度目标)3.3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四、施工总体部署4.1 施工组织机构4.2 临建设施(栈桥、施工便道,施工用水用电,搅拌站、预制场、钢筋加工场,塔吊与电梯布置,墩位龙门吊布置等)五、主要临时结构设计(相关附件可附在最后)5.1 设计概述(设计思路、设计概况等)5.2 主要临时结构设计六、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含关键技术参数和技术措施)施工概述、施工测量、工艺流程、临时工程施工、工程主体施工方法等。
七、施工进度计划7.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简单的文字说明,如: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效,主要节点工期)7.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横道图或网络图)八、资源配置计划列出设备使用起始和结束时间,主要周转物资需求时间。
8.1劳动力配置管理及劳务人员(分工种)配置计划。
8.2 施工机械及设备配置机械及设备的名称、规格、功率及容量、数量、进场时间等。
8.3 材料供应材料的计划供应表。
九、进度、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等)、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含应急救援等)。
十、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冬雨季和热期施工。
需要时写)突出:大体积混凝土、主塔高标号泵送混凝土等的特殊季节施工措施十一、预案措施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预案措施(前述第四章主要为原案)十二、提请专家决策的问题(如有)十三、附图、附表施工平面布置图;临时工程设计图与计算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