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â)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ãng)度长薭大(duó)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

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课文填空(7分)(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20分)问说(节选)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审问而明辨之也审:详细 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规:法则C.忌之而不愿问焉忌:妒忌 D.问之人以穷其短穷:穷究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分)A.问焉以求一得然后以六合为家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师不必贤于弟子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则移其民于河东D.轻之而不屑问焉吾尝终日而思矣11.填空。

(4分)《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问说》重在强调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3分)译文:(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3分)译文:(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每小题4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乎 B.庖丁释刀对曰放下C.善刀而藏之好的 D.进乎技矣超过14.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臣之刀十九年矣”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C.善刀而藏之 D.始臣之解牛之时15.下列选项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善刀而藏之C.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6.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养生指维护生命的延续,而不使损害本有的生机,主是宗旨的意思,即根本的要义。

庄子借解牛说明养生之道。

B.刀比喻生命,也就是人。

刀用来解牛,就好像人在世生活要接触世上种种困扰和打击。

C.在庄子的笔下,本来充满血腥味道、繁重肮脏的解牛过程,却好像是一场美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一样。

庖丁解牛时的手、肩、足、膝的动作,宰牛发出的声音:都有节奏,有美感,充满了浪漫气息。

D.文章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族庖,良庖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出庖丁的超凡技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16分,每小题4分)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

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

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寡人无复与焉。

”17、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 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 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②斧斤以时入山林B、①景公迎而贺之曰②窥镜而自视C、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②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D、①君乃反迎而贺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19、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⑥ D.②⑤2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自律,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三、表达与创新(10分)2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6分)①科学追求完美、和谐与真实。

②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能传播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励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③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智,带领我们在科学海洋中(áo)游。

④阅读科普文章,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mâi)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áo()游mâi( )力(2)文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加以改正。

(2分)“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处句内语序不当,请加以改正。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情境,补写下列语段。

(4分)生活中,人们为避免伤害彼此的感情,常使用委婉语。

如:不说“你不要抽烟了”,而说“抽烟有害健康”;不说“你考得太糟了”,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选用两种以上论证方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台湾著名实业家王永庆出身于贫苦家庭,又是长子,从小就担负了很多粗重的活。

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翻过小山去挑水,往返五六次,之后再帮着做其他家务。

做完了,才匆匆赶六七里山路去上学。

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如此,后来他到外地谋生,什么苦也都能吃得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创了一番事业。

因此,他常对人说,他之所以有今天,多亏年轻时吃够了苦。

他又说:“我成功的秘诀无他,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参考答案1、D (A luò—l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