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 纵观古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对文献的描述内容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描述分析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此“石灰”是指石灰石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C“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来辨别真假硝石D《天工开物》: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KNO3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A . AB . BC . CD . D2. 将木炭磨成直径为10nm左右的炭粒后再分散到某液体分散剂中,对所得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定是溶液②有丁达尔效应③能全部透过半透膜④可以全部透过滤纸.A . ①②B . ②③C . ②④D . ③④3.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铁常温下遇浓硫酸钝化用铁桶装浓硫酸B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C次氯酸盐溶液与CO2反应漂白粉漂白织物D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A . AB . BC . CD . D4. 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 .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C .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D .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5.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 . 0.5mol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C . 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D . 同温同体积时,两种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6.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时的热量变化,其中一定正确的是A . 生成1mol H2O时放出热量245 kJB . H2O分解为H2与O2时放出热量C . 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D . 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小于水的能量7. 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所设计原电池装置,正确的是()A .B .C .D .8.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 H2SO3+I2+H2O=2HI+H2SO4 ② 2FeCl3+2HI=2FeCl2+2HCl+I2A . FeCl2 >HI >H2SO3B . HI >FeCl2 >H2SO3C . H2SO3>HI >FeCl2D . FeCl2 >H2SO3>HI9. 硅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B . 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C .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 . 硅在地壳中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10. 门捷列夫周期表是常见的经典形式,人们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还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海螺”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B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比较A﹥BB . 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C . 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 . 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11.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信息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元素的相关信息R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2W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X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其原子半径最大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且低价氧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淡黄色单质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可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A . W与Y、X与R形成的化合物都能与水反应,且都有气体生成B . Z、X、W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C . R与Y、Z分别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均呈酸性D . 常温下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都能与W的单质持续反应12. 下列有关SO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实验记录A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溶液B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溶液C红色红色白色沉淀白色溶液D无色无色白色沉淀无色溶液A . AB . BC . CD . D13. 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元素周期表中第16个纵行为ⅥA族B . ⅦA族元素也称为卤族元素C . 0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元素化合价为0D . 元素周期表中,Ⅷ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行14.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用SO2做喷泉实验B . 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C . 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稳定性D . 验证NH3易溶于水15.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 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B .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Cu2+=Cu+2Na+C . 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Fe+4H++NO3-=3Fe3++2H2O+NO↑D . 等物质的量的Ba2与NaHSO4在溶液中反应:Ba2++OH−+H++SO4-=BaSO4↓+H2O16. 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4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使反应发生完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所得溶液中c=0.225mol/LB . 所得溶液中c=0.5mol/LC . 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48LD . 反应中转移0.06mol的电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17.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用化学符号回答有关问题:周期主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1①2②③④⑤3⑥⑦⑧⑨⑩(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②、⑧、⑨、⑩四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3)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写出该元素的单质分别与⑥、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4)元素③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该氢化物与元素⑩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用电子式分别写出元素⑩与元素②、⑥形成化合物过程________、________。
18. 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
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图示,完成下列填空。
(1)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
实验需要500mL稀氨水需要取浓氨水________mL,用规格为________mL量筒量取。
(2)写出沉淀物中所有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4)为测定混合肥料K2SO4、2SO4中钾的含量,完善下列步骤:①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冷却、称重。
④若试样为m 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试样中钾的含量为________%(质量分数)。
19. 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称草木灰。
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是K2SO4、K2CO3、KCl).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提取草木灰中的钾盐①取草木灰加水溶解;②过滤、取滤液;③蒸发滤液;④冷却结晶.(1)在①②③④的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________(填序号).(2)为检验草木灰中的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把溶液分成四份,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取第一份溶液和适量________加入下列装置的试管中,把澄清的石灰水加入烧杯中________,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Ⅱ.取第二份溶液,先滴加________后加________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Ⅲ.取第三份溶液加入过量Ba2溶液,过滤,除去SO42-和CO32-,再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________生成证明含有氯离子Ⅳ.取第四份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________色证明含有K+(3)由草木灰提取钾盐并检验钾元素存在的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A . 蒸发B . 焰色反应C . 溶解D . 过滤(4)步骤Ⅲ所得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是”或“否”);如果错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20. 甲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并做出评价。
实验室提供的试剂:锌块、锌粉、铁条、铁粉、铜条、NaBr溶液、NaI溶液、新制的氯水、1mol/盐酸、3mol/L的盐酸(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离子方程式甲________乙________离子方程式甲________乙________结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2r>I2【评价】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是________(填序号)A. 非常合理B. 完全不合理C. 部分合理【补充和完善】上一项若填A,则此项不用再作答,若填B或C,则完成实验还需要的试剂后,有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依据和结论3mL1mol/L 3mL3mol/L盐酸盐酸(金属质量相同,盐酸均过量)均有气体生成,锌粉先消失,锌块后消失因为乙试管中的反应更快,所以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甲同学所得实验依据和结论有明显问题,问题是________。
(3)请你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画出实验装置图,标出正负极、电子流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装置图________电极反应式________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