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2)使学生在计算乘法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3)掌握乘、除法使用的算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类比较等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独立观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乘、除的灵活应用的探索发现活动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便计算给我们数学中的计算带来的方便,激发热爱数学和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策略。
2. 教学重点/难点
(1)灵活应用运算定律。
(2)理解算理过程及算法。
3. 教学用具
4.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1)
24=4× ( ) 25=()÷ 4 32= 4×( ) 125=1000 ÷()复习(2)下面各题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24 × 16 = 16 ×24 ()
125×7×8 = 7×(125 × 8 )
()
(100 ﹢4)× 25 = 100 × 25 ﹢ 4 ×25
()
复习(3)分别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
学生回答,老师板
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 (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
c 减法性质 a-b-c=a-(b+c) (二)、新授教学 1、教学例8
A、出示例8的插图和已知条件提问?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明白“一打装”是指一筒12个
B、根据图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之一、一共买了多
少个羽毛球?问题之二、每只羽毛球拍多少钱?问题之三、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C、尝试解答问题
(1)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解决不同的4个问题。
(2)每个小组交换问题解
决。
(3)每个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案
(4)展示尝试结果:问题一 25×12=300(个)
问题二 330 ÷ 5 ÷ 2=33(元)或 330 ÷(5 ×2)
问题三 25×
32
(5)教师评价学生:同学们答得很棒,老师想问问你们使用的算的方法还是用简算的方法,能告诉老师吗?
(6)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算理方法。
通过学生的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例如在计
算25×12时,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
12=25×4×3=100×3=300,又如12×25=12×100 ÷ 4=1200 ÷ 4=300,是把25筒看成100筒,扩大到原来的4倍,为使积不变,再除以4. (7)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自主理解32×25的两种简便算法
全校新运到课桌350张,全校共有14个班级,平均每个班级可以分到多少
张?(三)、课堂巩固练习 1、下面的题做对了吗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拓展提升(一) 简便计算
25×2×5 32×125×25 拓展提升(二)
25×125×64 (四)、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板书设计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25×12 12×25 32×25 32×25
=25×4×3 = 12×100÷4 =8 ×4 ×25 =32×100 ÷4
=100×3 =1200÷ 4 =8×(4×25) =3200÷4
=300(元) =300(元) =8×100 =800(元) =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