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警务室,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警务室,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警务室,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9月10日,市公安局决定成立我市首批以民警名字命名的3个社区警务室。

这3位民警分别是台江分局新港派出所利嘉社区民警林传铭、仓山分局仓前派出所万春社区民警王子麟、晋安分局鼓山派出所湖塘社区民警林春兰。

据了解,市公安局将在全市范围推广这3位优秀社区民警的工作方法,让社区(驻村)民警学有榜样,干有借鉴。

昨天,记者兵分三路,跟随林传铭、林春兰、王子麟在他们的社区警务室接待社区群众,记录下这3名社区民警工作的点滴。

繁琐但不平凡
鼓山镇湖塘村有个女民警,她有多个称呼——老人们都叫她“好闺女”,年轻人都称她“春兰姐”,小孩们都叫她“兰姨”。

她就是湖塘村的社区民警——林春兰。

昨天,记者近距离感受了“春兰姐”的个人魅力。

上午9点30分,在鼓山派出所里开完例行的早会后,记者随着“春兰姐”来到位于湖塘村的“林春兰警务室”。

里面,有个中年妇女正等着办理暂住证。

刚向这名中年妇女解释完相关程序,村里一家通讯店的老板又来报警称他们店里被盗了。

林春兰立即前往这家通讯店了解情况。

处理完这起案件,林春兰开始了例行的巡逻(如上图)。

走在路上,到处都是林春兰的熟人,不时有人向她打招呼,反映问题。

林春兰说,在基层搞治安,女民警比男民警更有亲和力,可以更好地发动群众搞治安。

像湖塘村这样的城中村,发动出租户们参与治安防范是
个好办法。

在村民钟海英看来,林春兰为湖塘村做的好事可不少。

钟海英说,湖塘村原来的治安状况十分复杂。

自从林春兰来了以后,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为了摸清村里的人口情况,林春兰花了6个多月的时间入户访查摸情况。

村里很多人白天都外出工作,林春兰就放弃休息时间,晚上与保安协管员一起敲门入户访查登记。

由于民房内经常是一座房屋出租了几十间的房间,往往要半个小时才登记完一户人家。

租在她家的居民就有上夜班的,晚上很晚才回家,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林春兰就在清晨早早上门补充访查。

巡逻完回到警务室已经是中午11点35分,见几名村干部也在,林春兰抓紧时间开了一个短会,将巡逻过程中了解到的村民丢失电动车的情况向大家作了通报,并要求大家加强巡逻,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会议结束时,已是12点15分,可是村民叶祥仁来签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林春兰的午餐时间只好又推迟了。

协管员黄学勤说,推迟吃饭对林春兰来说是家常便饭。

就在林春兰每天看似不起眼的走走看看中,湖塘村的治安有了明显好转,这个有着4063人暂住人口、635人常住人口的村,今年上半年每月平均报案数只有7起,远低于鼓山派出所村居平均报警数。

湖塘村治保主任王仕森感慨道:“以前以为村委会工作繁琐,看到林春兰所做的工作,才知道社区民警的工作有多么繁琐!”
林春兰,女,1965年2月出生,1986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中共党员,现任鼓山派出所巡区副科级中队长,兼任湖塘村民警。

2001年,被授予“福州市优秀人民警察”、“福州市三八红旗手”;2002年,被授予“福建省三八红旗手”;
2004年,被福建省公安厅评为“十佳片警”,同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2005年,被福州市授予“劳动模范”;同年被省政法委评为“福建省优秀女警官”。

“林传铭警务室”挂牌了
国庆节前,林传铭警务室挂牌了;国庆期间,林传铭收到很多祝贺的短信。

昨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大利嘉城的“林传铭警务室”。

一进门,就见一位警官戴着眼镜在埋头认真做着记录的同时,还不时抬头回应着群众的提问。

他就是新港派出所利嘉城社区警长——林传铭。

镜头一:上午9点,林传铭接待了当日第一位来访的群众老林。

家住五一新村的老林将自己空余的房屋出租。

前几天,老林换了新的租户。

当日上午9点20分左右,老林来到林传铭警务室报备。

老林详细地向林传铭介绍了新租户的情况,并询问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林传铭一一耐心回答(如右图)。

9点35分,老林没有问题了。

但林传铭并没有急着让老林离开,而是继续和老林聊着。

经了解,老林的新租户小罗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尚未办理暂住证。

10点整,老林领着新租户小罗来到警务室。

林传铭耐心向小罗解释,并且告知相关的法律。

“这是习惯了,每次我都会和群众把相关的事情聊深聊透,这样工作才能够更加细致。

”林传铭微笑着告诉记者。

镜头二:上午9点50分,“请问五一新村怎么走?”又是一个问路
的,由于大利嘉城地形比较复杂,小小警务室便成了“问路处”,时不时都会有人来问路。

每当这时,林传铭总是热心为他们指路。

这天,短短1个半小时内,林传铭就热心为8位群众指路。

镜头三:上午11点,警务室来了一位陈姓女生。

小陈在大利嘉城一家电子店工作,国庆期间,她工作的店里丢了东西,老板要她赔偿,她只得拨打“110”报警。

8日上午一上班,林传铭就翻查了新港所的报案记录,得知了小陈的情况,便主动打电话,让小陈到警务室介绍下情况。

当得知小陈工作并无失误后,林传铭告诉小陈,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解释了相关的法律知识。

“这也是一次小范围的普法,就是希望能让群众多了解法律知识,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林传铭如是说。

今年44岁的林传铭已干了22年警察,自1998年10月就来到利嘉社区后,林传铭组建了社区保安巡逻队伍,并充分发挥社区治保会、调解会作用。

今年,利嘉社区警务室辖区内可防性案件与200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3%。

“耐心、细心、真心、安心”,这就是新港派出所利嘉城社区警长林传铭。

林传铭,男,1963年4月出生,1985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中共党员,现任新港派出所利嘉社区民警(副科级)。

1997年、1999年,分别被授予市、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2001年,荣获“台江区优秀警官”荣誉称号;2003年3月,荣获“福州市人民满意的民警”称号;2005年8月,因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2006年2月,荣获“台江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亲民大使”王子麟
“你们采访采访王警官吧,他每天都会去小巷孤寡老人的住处,碰到灾情险情时更是把老人的冷暖挂在心上,他真是群众的贴心民警!”昨日上午,记者刚来到仓前派出所万春社区“王子麟警务室”,坐在警务室椅子上等候办事的林依伯就抢着向记者介绍王子麟。

短短10多分钟时间里,“王子麟警务室”里的四五名热心依姆、依伯争着把王子麟助民、爱民、亲民的故事告诉记者。

在办完手上的事情后,王子麟来到上藤路126号。

看到85岁高龄的李依姆正坐在院子里一张藤椅上晒太阳,王子麟很自然地走上前用手拉着依姆用福州话拉家常。

在聊天时,李依姆的双手一直紧紧攥着王子麟的双手(如右图)。

李依姆的儿子、现年54岁的林洪清动情地讲述了王子麟冒生命之险救李依姆的事情:2005年6月13日上午,上藤路126号的住处突发大火。

王子麟此时正在入户访查,当得知李依姆及80多岁的郑依姆还在屋内时,他抓起旁边的一桶水泼在自己身上,转身冲入令人窒息的火海中。

王子麟和林洪清在浓烟中经过一番搜索,终于在屋内找到正蜷缩在角落的李依姆和郑依姆,并把她们救出。

当外面的群众看到王子麟背着郑依姆从火海中冲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说实话,如果没有王子麟,我母亲和郑依姆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救出来。

”林洪清对记者说。

走访完李依姆,王子麟准备去省新巷检查棚屋区防火安全情况。

但这短短的数百米距离,和王子麟打招呼的群众不下20人次。

为了练就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见人知名、提名知情的社区工作基本
功,王子麟走坏的鞋子不计其数。

现在,对社区居民的知晓率,王子麟已做到百分百清楚。

由于天天和居民打成一片,他也被社区群众称为“亲民大使”。

王子麟刚到省新巷,就又有很多群众把他围起来拉家常。

“王子麟真是好人呐,看到省新巷棚屋区多,就把火中救人得到的慰问金都拿出来买干粉灭火器捐给了社区!”社区群众林伙英向王子麟竖起了大拇指。

王子麟,男,1951年12月出生,1981年2月参加公安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仓前派出所万春社区段长(副科级)。

1993——1996年,每年都得到分局嘉奖;1994年、1995年,荣立集体三等功两次;2005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