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暖气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室内暖气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1、项目管理网络项目管理网络是确保施工项目在计划要求工期内完成,并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不会因此而增加工程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地缩短施工工期。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实测的地形图,以及主要施工方案、垂直与水平运输措施,水、电源位置及交通道路等情况,全面综合考虑加以布置。

因而,它既要体现施工主要方案,同时又是对施工主要方案校核的重要方面。

换句话说,即现场各方面条件是否适合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实施。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也是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保证。

(1)、现场条件说明1)、本工程为XXXX办公楼暖气管线改造工程,位于XXX。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情况,红线内无障碍物,水电由原有建筑接入工地。

3)、该工程为气改造项目,要求工期:计划 XXX。

总工期:XX 天。

(2)、设计说明及依据1)、施工现场平面图设计的内容材料仓库、堆场、预制构件堆场,现场预制构件制作场地布置,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行政办公用房。

临时道路、可利用的永久性或原有道路。

临时水、电管网、配电室、消防设施、临时排水沟管、围墙、传达室。

起重机、固定垂直运输工具或井架位置,起重机回转半径。

测量轴线及定位线标志,永久性水准点位置,土方取弃场地。

2)、施工现场平面图设计的依据施工图纸、现场地形图、水源、电源情况、施工场地情况(包括地下),可利用的房屋及设施情况,施工组织总设计 (如施工总平面图等),本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有关安全、消防、环境保护、市容卫生方面的文件及法规。

3)、施工现场平面图设计的原则与步骤在满足现场施工条件下,布置紧凑,便于管理,尽可能减少施工用地。

在满足施工顺利进行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减少施工用的管线。

尽可能利用施工现场附近的原有建筑物作为施工临时用房,并利用永久性道路供施工使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减少场内材料、构件的二次搬运。

各种材料按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可充分利用场地。

各种材料堆放的位置,根据使用时间的要求,尽量靠近使用地点,节约搬运劳动力和减少材料多次转运中的损耗。

临时设施的布置,应便利于施工管理及工人生产和生活。

办公用房应靠近施工现场,福利设施应在生活区范围内,做到生活区与施工区要有明显的划分。

施工现场平面图要根据工程特点,按不同的施工阶段分别设计。

施工现场平面图的布置要符合安全、消防、市容及环保的要求。

(3)、施工现场平面图设计的步骤确定起重机械的位置确定搅拌机、加工棚、仓库、材料及构件堆场的尺寸和位置布置运输路 布置临时设施 布置水电线 布置安全消防设施 调整优化。

以上步骤在实际设计时,往往互相牵连,互相影响。

因此,要多次反复进行。

除研究在平面上布置是否合理外,还必须考虑它们的空间条件是否可能和合理,特别要注意安全问题。

(4)、仓库及堆场的布置要求仓库及堆场的面积要通过计算,然后根据各施工阶段的需要及材料使用的先后来进行布置。

同一场地可供多种材料或构件堆放,如先堆砖石,再堆门窗等。

仓库及堆场的布置要求如下:1)、仓库的布置水泥库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靠近搅拌机的地方;木材、钢筋及水电器材等仓库,应与加工栅结合布置,以便就近取材加工;油库及其他易燃材料库,必须按安全要求,事先选择好位置,在施工平面图上明确定点,易燃品库房与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见表1。

特别是多单位在一个现场施工,防止一个施工单位建油库,另一部门紧靠着建筑明火暂设工程 (如伙房、电气焊加工间等),人为地给施工安全留下更大的隐患。

易燃品库房与其他建筑构的安全距离 表1 周围建筑类别防火间距(米) 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工人宿舍 非燃材料库房 易燃材料库房 生活用火 各类木材堆 废料堆 各类易燃品库 20 20 15 20 25 20 302)、材料堆场的布置各种主要材料,应根据其用量的大小、使用时间的长短、供应与运输情况等研究确定。

凡用量较大、使用时间较长、供应与运输比较方便者,在保证施工进度与连续施工的情况下,均应考虑分期分批进场,以减小堆场或仓库所需面积,达到降低损耗、节约施工费用目的。

砂石的堆放应尽可能放在搅拌机附近,以减少二次搬运,并考虑到运输及卸料方便。

周转材料,应选择在装卸、取用、整理方便和靠近拟建工程的地方布置。

(5)、运输道路的布置施工运输道路应按材料和构件运输的需要,沿其仓库和堆场进行布置,使之畅通无阻。

1)、施工道路的技术要求道路的最小宽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的最小宽度和转弯半径见表2-1、表2-2。

架空线及管道下面的道路,其通行空间宽度应比道路宽度大0.5m,空间高度应大于4.5m。

2)、道路的做法一般砂质土可采用碾压土路办法。

土质粘或泥泞、翻浆时,可采用加骨料碾压路面的方法,骨料应尽量就地取材,如碎砖、炉渣、卵石、碎石及大石块等。

为了排除路面积水、保证正常运输,道路路面应高出自然地面0.1- 0.2m,雨量较大的地区应高出0.5m左右,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一般沟深和底宽不小于0.4m。

施工现场道路最小宽度表2-1 序号车辆类别及要求道路宽度(米)1 汽车单行道不小于32 汽车双行道不小于63 平板车单行道不小于44 平板车双行道不小于8施工现场道路最小转弯半径表2-2车辆类型路面内侧的最小曲线半径(米) 无拖车有一辆拖车客车、三轮汽车 6二轴载重汽车单车道9 12三轴载重汽车双车道7重型载重汽车12 15起重型载重汽车15 183)、施工道路的布置要求应满足材料、构件等运输要求,便道路通到各个仓库及堆场,并距离其装卸区越近越好,以便装卸。

应满足消防的要求,便道路靠近建筑物、木料场等易发生火灾的地方,以便车辆能直接开到消防栓处。

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3.5m。

为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应尽量将道路布置成环路。

如不能设置环形路,应在路端设置倒车场地。

应尽量利用己有道路或永久性道路。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上永久性道路位置,先修筑路基,作为临时道路。

工程结束后,再修筑路面,这样可节约施工时司和费用。

施工道路应避开拟建工程和地下管道等地方。

否则,这些工程后期施工时,将切断临时道路,给施工带来困难。

(6)、临时设施的布置单位工程的临时设施分生产性和生活性两类。

生产性临时设施主要包括各种料具仓库、加工棚等,其布置要求前己述及;生活性临时设施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文化、生活、福利用房等。

布置生活性临时设施时,应遵循使用方便、有利施工、合并搭建、保证安全的原则。

临时设施应尽可能采用活动式、装拆式结构,或就地取材设置。

门卫、收发室等应设在现场出入口处。

办公室应靠近施工现场。

工人休息室应设在工作地点附近。

生活性与生产性临时设施应有明显的划分,不要互相干扰。

(7)、临时供水、供电设施的布置1)、临时供水的布置施工临时供水的计算见第三章。

根据实践经验,一般面积在5000一100OO㎡的单位工程施工用水的总管用直径φ1OOmm管,支管用φ38mm或直径φ25mm管、φ1OOmm管可供给个消防栓的水量。

施工现场应设消防水池、水桶、灭火机等消防设施。

单位工程施工中的防火,一般利用建设单位永久性消防设备。

当水压不够,则可加设高压泵或设蓄水池解决。

工地排水沟管最好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结合,应特别注意防洪,防止暴雨季节其他地区的地面水涌入现场的可能。

有这种可能时,在工地四周要设置排水沟。

2)、临时供电的布置在临时供电方面,应先进行用电量、导线等计算(详见第三章),然后进行布置。

单位工程的临时供电一般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变压器应布置在现场边缘高压线接入处,离地应大于3m,四周设有高度大于1.7m的铁丝网防护栏,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不要把变压器布置在交通道口处。

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

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线路应架设在道路一侧,距建筑物应大于1.5m,垂直距离应在2m以上,木杆间距一般为25-40m,分支线及引入线均应由杆上横担处连接。

线路应布置在起重机械的回转半径之外,否则应搭设防护栏,其高度要超过线路 2m,机械运转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安全。

现场机械较多时,可采用埋地电缆代替架空线,以减少互相干扰。

供电线路跨过材料、构件堆场时,应有足够的安全架空距离。

各种用电设备的闸刀开关应单机单闸,不允许一闸多机使用,闸刀开关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

配电箱等在室外时,应有防雨措施,严防漏电、短路及触电事故。

总配电应留有维修场地,并设栅栏,上锁,有醒目标志,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

3、工序衔接合理,关键节点控制措施可行(1)、工序的衔接。

工序的衔接一般由进度安排中反应出来,一般在满足施工期要求情况下,对选定的方案和施工方法、材料、构件和加工半成品的供应情况,能投入的劳动力,机械数量及其效率,协作单位的配合施工能力和时间等因素,作综合研究,排出计划后,还要检查与调查施工进度与计划各工序间的衔接。

(2)、主导施工机械的型号和性能要能满足构件的外形尺寸和重量,施工环境,房屋外形需要,又能发挥其生产效率。

辅助配套施工机械的性能和生产效率要与之相适应。

能够在几个项目上进行流水作业,以减少装、拆、运的时间。

工程量大时,宜选用专用机械,工程量小时宜先用一专多用的机械。

(3)、注意贯彻新旧施工方法的结合,大、中、小型机械相结合。

“三通一平”规划,施工现场要水、电管线接通,道路畅通、现场平整。

包括: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运输主干道;场内临时道路;生产和生活用水、用电的引入;场地的排水防洪干线以及场地平整等。

确定齐全部和分期施工的规模、期限和任务分工,才能使施工现场文明施工。

(4)、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卫生、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种管理程序。

文明施工的基本条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措施全,有健全的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工序衔接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大小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施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得当,水电线路整齐;机具设备状况良好,使用合理;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

从以上条件可以看出,实现文明施工,不仅要着重做好现场的场容管理工作,而且还要相应做好现场材料、机械、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个工地的文明施工水平是该工地乃至所在企业业务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

二、施工机械设备投入1、施工机械投入与施工季度计划相呼应且能满足工序衔接的要求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工期较紧,为了充分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做好质量安全控制工作,满足施工需要,计划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和仪器设备如下。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机具设备计划序号名称单位数量进场日期1 电焊机台 12 无齿锯台 13 电锤台 24 台钻台 15 水平尺把 16 射钉枪把 47 热熔机台 28 电锯台 2机械设备保证措施: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在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和认定的规定,规程和验收标准的前提下,备足运转状态良好的机械设备是实现工期目标的重要环节,我们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工艺要求,对机械设备做出以下保证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