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示例

材料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示例

扁鹊三兄弟材料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扁鹊三兄弟皆从医。

大哥善防患于未然,结果病人老是怀疑自己没病,大哥的名字天下不闻。

二哥善把病消灭在萌芽之中,结果闻名乡里。

扁鹊善于在病入膏肓之时起死回生,结果天下闻名。

解析指导:
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

给材料作文审题要注意“四清”原则:
1、理清对象:这则材料涉及到三个对象(大哥、二哥、扁鹊),这三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既无主次之分,考生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对象切入来写。

3、辨清关系:这则材料涉及的三个对象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从行医时机上看,大哥是事前防范;二哥是事中控制;扁鹊是事后挽救。

从行医效果看都是治病救人。

从行医影响上看,大哥遭猜疑且天下不闻;二哥控小病而闻名乡里;扁鹊治大病而闻名天下。

虽然同样治病救人,时机不同,病情不同,对医术的评判迥异。

4、析清含义:这则材料故意不把“扁鹊三兄弟的故事”讲完整,是为了让考生以现有材料为依据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多角度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便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提供以下角度:
1、大哥角度:①防患于未然;②万事防为先;③慎初……
2、二哥角度:①小中见大,预见未来;②防微杜渐;③慎微……
3、扁鹊角度:①难度见证高度……
4、综合角度:①无闻与无价;②默默无闻的高度;③事前、事中与事后④本色自我,过程人生……
优秀作文
不是每朵花都叫向日葵
百花中,最让人羡慕的是向日葵,因为它可以始终面朝太阳,都认为它是最美丽的,最幸福的,最成功的。

有人说,扁鹊作为医生是成功的,他总能让人起死回生,但他的两个兄弟却只是小有名气而已,不算成功。

我不这么认为,大哥把病消灭在萌芽之前,让患者感觉始终健康,二哥把病消除在萌芽之中,让病人减轻不少痛苦,他们虽没有像扁鹊那样妙手回春,救人于生死边缘,但从医生这一职业来说,他们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治好了病。

我们总把成功定义为那些名人,因为他们的事迹人人知晓,互相传阅,看其为标兵,树典范。

但那些处于人海茫茫中的普通人,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称赞。

我们总定义,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都能有份体面活,拿高薪。

最近网上流传,几名高校毕业大学生,在社区里送瓦斯,有的人指责,说他们没出息,没能力,但我觉得他们扛起的不是丢人、不体面,而是一种志气,比起那些坐办公室吹空调的人来说,他们是成功的。

这些大学生平凡,也许他站在你面前,你无法相信他有多高的学历,但它确实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价值。

中国航天事业日日攀升,我们总称那几位宇航员为英雄,但那些幕后的科研人员,更要称赞,他们夜以继日的辛劳,才换回宇航员成功的出舱,中国才迈出历史性伟大的一步,那些人才更要被称为英雄。

我们在欣赏很多影视作品时惊叹主演的风范,导演的精心策划,我们会认为他们成功,因为他们的每次亮相都是那么光彩照人,但我们同样要为那些群众演员喝彩,如果没有他们的陪衬,就没有那些好作品,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他们的真实面孔,但他们每日和剧组奔波,军功章也有他们的,他们也是成功的。

我们不必羡慕向日葵有多么高,多么的接近太阳。

只要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生活,努力奋斗,不管成名与否,我们同样光彩照人。

不是每朵花都叫向日葵,不管你是向日葵还是路边野花,只要你努力生长,力求完美,你同样可以开出你的色彩、你的鲜艳,你同样可以面对太阳,沐浴阳光,活出你自己的精彩。

我们无法让老天给予我们天生的高大和命运,但只要努力,我们就可以如同向日葵一样,面对太阳,茁壮生长。

扁鹊大哥的医术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神医,中医学的开山鼻祖。

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善于分析和说理。

有一次,魏文侯问他:听说你们三兄弟都学医,到底谁的医术最高呀?扁鹊说,大哥医术最高,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侯很惊讶:为什么你名满天下,而他们两个却籍籍无名?扁鹊说:我大哥治病,善于防患于未然。

病未发现就已经调理好了,以致无病可医,天下人都以为他不会治病。

我二哥治病,用药于病起之时,防止酿成大病,于是大家都以为他只会治小病。

而我,一定要等到病人气息奄奄,才让他起死回生。

于是天下人都把我当成神医。

扁鹊自称医术最差,目的是抬高"大哥"的地位,强调疾病预防的作用。

事实上,扁鹊自己在行医实践中十分注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他发明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并将其用到极致。

在《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里,扁鹊只瞟了蔡桓公几眼,就断言"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蔡桓公答"寡人无疾",说明此时尚无症状。

敢于对无症状的病人作出诊断,这就不是扁鹊自己说的"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而是已经达到了"大哥"的境界。

正如《内经》所言: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扁鹊在行医过程中,提出了"六不治"的行医准则。

一不治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大概这种人颇招厌憎,而且防害医者的尊严;二不治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这种人如行尸走肉,医之无益;三不治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这种人自律性差,不遵医嘱,白白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四不治病深不早求医者;五不治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六不治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

前两条说的是扁鹊个人的"阶级观点",后四条说的都是"大哥"的医理,强调防微杜渐的重要。

其实,治病如此,治身、治家、治天下莫不如此。

事前做好防范措施,胜于事后补救。

毕竟补救是在病害已经造成的基础上实施的,而且某些补救措施本身就是"二次伤害"。

例如,将犯罪的人投入监狱,是对他所犯罪行的"补救",却是对他父母亲人的伤害。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似乎也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推论。

养成良好的习气,远比将来纠正恶习来得容易。

追求和谐,先得推动公平正义,亦即实现合理的社会分配,避免频繁开动国家机器来实行强制调节。

在法律监督上,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让官员受到约束,可以有效减少吏治的成本。

这样的社会,看似"无为",其实是真正的大治。

当投行的要学扁鹊,不做扁鹊他大哥
扁鹊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

世人敬他为神医。

从司马迁的不朽之作《史记》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鹊既真实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

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魏王大悟。

“良医治未病”
尽管扁鹊说他大哥医术最好,但是我却不以为然。

一个人病情发作之前,可以认为就是没病。

没病你给人家乱治,当然不是好医生了。

他二哥也是把小病往大处治,也是不对的。

所以,美国人说:If It's Not Broken, Don't Fix It! 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用在投行和企业顾问这里,我倾向于如果客户没出问题,就不要理他。

有的企业带病运行N 多年,也没事情,你去了帮助一改,反而坏了。

即便出问题了,时候不到,最好也别去揭这个疮疤。

我这里就遇到了一个案例,一个企业被一个上市公司并购,事前我就告诉他们,并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好事前把方案设计好,然后反复推敲,最好花点钱找个有经验的投行来当顾问。

但是人家不听,以为我在忽悠他们。

所以,我也就狠狠心。

不搭理他们了,由他们去吧!6个月过去了,上市公司的并购公告发了,并购协议签了,他们才知道麻烦大了。

这个时候来找我,我只能帮助他们把事情从头再来一边。

以前让他们聘请财务顾问,他们舍不得花钱,现在当天签协议当天就把钱给人家打过去了。

现在,你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个乖啊!
当然了,也有的事后你会发现企业把自己搞死了。

我以前见过一个到境外上市的案子,企业不听话,瞎搞,我也没办法,只能由他们去了。

现在好了,等我再去看,彻底没药救了。

他们也只能节哀顺变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