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河滨南路东段(原植物油厂内),总建筑面积约为57967.34㎡,由C、D两栋(32+1F/-1F)及商业店铺等组成,C、D栋均为住宅楼。
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上33层为住宅,标准层层高3.0m,建筑总高度99 m。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2.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容量及其计算负荷2.1.施工设备用电量计划表详见下页表2-1。
(∑S=324.7KW)2.2.计算负荷:2.2.1.按公式:需要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K=0.5 COSΦ=0.85S动=324.7÷ 0.85×0.5= 191.00 KVA2.2.2.照明负荷按:S动×8﹪ = 191.00× 8﹪ = 15.28 KVA2.2.3. 总用电负荷为:S总= 190.76+15.28= 206.04 KVA2.2.4.低压配电屏至施工现场一级电箱之电缆选择:I=206040/√3×380 = 313.05(A)2.2.5电缆截面选择以其载流量不小于线路的工作电流,经允许压降(ΔV=5%V M)校核而定。
2.2.6.经查“92DQ1之1-64,1-65”知,可选用聚氯乙烯绝缘护套铜导五芯铠装电缆,即VV22-3×150+1×70电缆能满足输送电量要求。
本工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围墙内做电缆沟,电缆沟内敷设电缆,然后铺砂盖砖,加以保护。
3.各支路电流计算及选择电缆敷设:3.1.各电缆截面选择以其载流量不小于线路的工作电流,经允许压降(ΔV=5%V M)校核而定。
因供电距离均在200 m以内,故经验算均能满足要求。
3.1.1.DX003箱:供塔吊及镝灯用电,计100KW,取K=0.7,COSΦ=0.75I=0.7×100000/√3×380×0.75=142(A)3.1.2.DX003箱:供钢筋制作场现场照明及施工用电,计130KW,取K=0.7,COSΦ=0.75I=0.7×130000/√3×380×0.75=184(A)以上1-3项,其计算电流均在160-200之间,查《电气通用图集》(92DQ1之P-64,P-65)选用VV22-3×70+2×35-FC,电缆的敷设能满足要求,供电距离均在200 m以内,用允许电压降△V=5%校核:△V=M/CS=130×0.20/0.146×70≌2.54(V)﹤5(V)满足供电要求。
式中M-负荷距=功率(KW)×供电距离(Km)C系数查表为0.146,S为导线截面(70mm2)施工设备用电量计划表表 2-14.电气现场配电系统说明:4.1.施工现场配电系统及供用电等,执行国家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有关款项规定。
4.2.现场采用380/220伏供电,其低压中性(N)线接地系统与保护系统(PE)导线分离的TN-S系统,配电室接地电阻R O≦4Ω,电箱的接地电阻值R≦10Ω。
各用电设备外壳及非作导电用金属体均作可靠接地。
4.3.干线以VV22——聚氯乙烯绝缘护套铜导五芯铠装电缆,直埋地敷设或沿墙砌电缆沟敷设,并设二、三级配电箱及三级漏电保护措施,以提高设备及操作用电安全性。
5.现场设备安装及管线敷设要求:5.1.对设备、器材安装前必须仔细检查合格证,正规的生产厂家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合格)记录有关数字。
漆面光滑、无损、无脱、无锈等。
并清扫其灰土等,使其具备安装敷设条件。
5.2.电缆埋地或沿墙敷设,按照电缆根数挖好电缆沟,沟深为自然地面下600㎜,按要求放设电缆,在经车路道及进出建筑物和出地面时穿管保护,并埋深。
地面明段保护高程除入配电箱外,不低于1.8m,并做好固定。
沿墙敷设的电缆,用绝缘子或绝缘导线绑扎固定,固定点间距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
缆沟电缆上下垫盖细砂。
上下厚度各100㎜,并盖以机砖或专用混凝土板,其宽度出边缆外皮不小于50㎜。
后回填不带杂物的土进行分层夯实,并做好施工记录等。
5.3.配电箱的安装:要求箱砖砌基础高出自然地面300㎜,箱下皮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00㎜,安装牢固,操作维护方便、可靠。
配电箱铁板厚度为1.5㎜,室外箱均做成防水箱。
5.4.钢筋、木工机械、电焊机安装前除上述要求外,作一次、二次绕组的绝缘电阻测试合格,放置平稳牢固,周围无防碍物及易燃易爆物等,必须架设防雨、防砸设施。
电焊机一次导线长度不宜超过5米,二次线应双线到位,且长度不宜超过30米,并做好接地,接地电阻R≦10Ω。
不得用单根导线串接多台电焊机做接地,各机单独设地线,不得一闸控制二台以上的电焊机(含其他用电设备),电缆线中间无接头。
5.5.打夯机、振动棒等移动性用电设备安装使用时,应先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电源线应采用4芯(单相者3芯)橡皮多股铜导软电缆,长度不宜超过30m中间不得有接头,无破损及老化、漏电现象,并应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工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好绝缘手套及其他保护用品等,做到一闸一用。
不许挂设临时线,使用时注意沿线的安全可靠性。
5.6.塔吊、搅拌机等安装时同上理,亦应对各种电动机测量其绝缘电阻(合格),做好接地措施,接地电阻值要求R≦4Ω。
5.7.施工现场主照明采用塔吊上设金属卤化物镝灯[DDG-3500(W)380V,电流18(28)A],配以适宜高效聚光投射灯架,初计6台,每套灯采用3×2.5mm2的橡皮电缆供电,设钢架或固定在塔吊固定架上,随建筑物施工进度高程逐步上升,交叉投射整个施工工作面。
楼内随进度设适宜白炽灯或碘钨灯(注意防火)。
对于潮湿地带采用低压24伏安全电压照明,此部分依工程实际进度及工作场地装设,行灯变压器必须装设在防雨、防水通风的箱体内,其一次侧必须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开关,二次侧安装有过流保护(与符合相匹配)开关。
必须对二次线进行符合矩的计算,根据载流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以防止导线过热照度不足。
6.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要求:6.1.系统投入运行前,必须对全系统的各有关设备器件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合格)和必要的测试。
如各功能正常,转动构件灵活、标注清楚明确,各部件绝缘电阻值、接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
系统周围无防碍使用的一切物品及易燃易爆物等。
6.2.建立健全操作使用、维护管理的组织结构。
各员均有专业(电气)资格证件及上岗证,并经学习、熟悉掌握本“安全”及供电系统,明确各自职责,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掌握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6.3.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口处,是发生漏电事故的多发点,常因带电绝缘保护层受损坏而发生碰壳短路事故。
因此,必须在此处加强绝缘措施,进出口导线护套必须高于箱外板口10㎜,内口为5㎜。
更不得从箱门缝隙中引出、引进导线。
进出导线应避免承受外力(设法固定牢靠),并应防止金属利刃和腐蚀物接触而损坏导线及有关的电器元件设备。
配电箱的开关电器应保证能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能可靠地切断电器设备电源。
电器设备(件)在维修时,其控制开关断路器要有明显与电源分断点,并在其适宜处挂有“有人操作,禁止合闸”告示牌。
对流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及流动式用电器具(设备),电源线应采用橡皮绝缘多股软质电缆线,并保证其使用强度和抗磨损之安全性。
6.4.电工对线路用电设备要进行经常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漏电保护开关要求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失灵必须马上更换,并做好工作和维修记录。
系统每月进行二次检查,漏电保护开关为每10天检查一次,以提高用电意识及其安全性。
6.5.安装维修后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必须有专管电工完成,严禁私拉乱接、乱拆,电工等级应于同工程的难易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对于需要高级电工完成的工作,不得派其他电工去做,对于需要监护操作的工作,必须设有监护人员,不许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等。
6.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电工人员必须穿绝缘鞋,不准在现场打闹,工作期间不准饮酒,登高和高空作业,身体必须适宜,作业前检查安全带、脚扣等器具是否牢固完好可靠,作业时穿戴必须牢固符合安全要求。
6.7.安全电器设备要严格执行安装标准和操作规范,不准带电作业。
停电安装维修回路,其电源开关必须有明显的断开点(标注),并挂有明显醒目的告示牌。
(前述)6.8.各配电箱、开关箱在操作使用管理中作如下技术要求:6.8.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均应在其箱门上设明显的名称、编号、用途、分路标志及“有电危险”警告标注。
6.8.2.在正常的情况下,严格合理地按下面顺序操作各级开关。
即在送电时,由总闸(开关)到分闸,断电时,相反由分闸到总闸,对各开关箱各开关的操作顺序同上述要求。
对有隔离开关者,严禁对其带负荷操作。
6.8.3.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及防雨、防砸棚门均应达到上述条件,并设专人管理、操作使用、监护等。
同时制定有关配电箱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
6.8.4.配电、开关箱体应保持整洁、干燥,周围、顶、下部均不得放置各种杂物,更严禁放置易燃、易爆品和金属导电材料等。
并对箱柜作定期检查、维修,一般每月检查、维修一次。
6.8.5.闸箱必须一机一闸(开关)使用,不得临时挂接任何临时用电设备,电工要经常对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违章者,如不听劝阻,立即令其停止使用电气设备,并及时汇报给有关部门。
6.9.现场值班电工及电气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管理,确保人身、设备安全,以保证施工建筑安装生产顺利进行,值班员要做好工作记录和维修、事故处理等记录。
6.10.对外报和外协单位的用电,首先向本项目部提供该单位技术安全负责人名单,由用电单位负责人提出用电书面申请,报安全部门审(核)批后,其符合“规范”要求者,则给予接送电。
原则是:我公司提供电源,负荷侧出线由分包单位和外协单位负责,并做书面交底,一式两份,双方各一份备查。
我方电工人员日常巡视,如果发现其用电不符合安全规定,可停止供电,令其整改,直到其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可送电。
6.11.现场生活照明、线路、灯具等必须安装整齐,为符合“规范”安全要求,尽量使用36伏安全电压,严禁私拉乱接,当必须安装接电使用时,对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许可后,有专职电工负责,按要求装接供电。
违章者,必须给予批评,并拆除其所接线器材,并作没收。
造成事故及损失者,对其当事人追究责任。
6.12.注意节约用电,尽可能使用节能型光源。
施工作业场地等布设灯具(照度)及工作届时开始使用数量要适宜。
在无人工作及白天,应当关闭不必要的照明灯。
阴雨、雾天等亮度不足及夜间安全保卫(另作指定)所需开启灯具除外,由值班电工按上述原则要求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