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末涂料规范

粉末涂料规范

粉末涂料规范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Q/HX -20XX粉末涂料规范(征求意见稿)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本标准按照GB/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基配事业部科研管理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基站配套产品研发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红粉末涂料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品上所用粉末涂料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粉末涂料的来料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7 漆膜一般制备法GB/T1728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6742 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GB/T9274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9754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11185 漆膜弯曲试验(锥形轴)GB/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GB/T1865 色漆、清漆、喷漆及有关产品的光—水曝露设备(碳弧形)及实施方法GB/T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9757 溶剂型外墙涂料GB/T 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HG/T 2006 电冰箱用粉末涂料HG/T 2597 环氧——聚酯粉末涂料HG/T 2660 各色聚氨酯磁(双组分)ISO 2409 色漆和清漆漆膜划格试验ASTM B 117 盐雾喷射装置操作规程3 涂料的性能要求3.1 环保性能所选涂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所选涂料应符合欧盟RoHS要求。

生产商应对每一型号的涂料产品都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或资料备查。

3.2 涂料及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3.2.1 性能指标涂料的各项性能不能低于本规范的要求;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铝基材表面有良好的结合力。

3.2.2 涂料类型及其存储期限3.2.2.1油漆涂料类型a)室内用涂料为热固性环氧—聚酯混合型;b)室外用涂料为热固性聚酯型粉末涂料。

3.2.2.2所有涂料的有效储存期至少为半年。

3.2.3 涂料外观目视检查时,粉末涂料应颗粒均匀、干燥、无结团、受潮、夹杂脏物等不良现象。

3.2.4 粉末涂料筛余物称取约100g(精确到0.2g)粉末涂料试样,将粉末涂料试样放到附好底盘的120目(125μm)标准筛中,加盖,在电动震动机上震动30min;震动停止10min 后,将筛子从电动机上取下,小心地把盖打开,用肉眼观察,试样应全部通过试验筛,不允许有筛余物。

3.2.5 固化温度及时间将制备好的试样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固化温度及时间进行固化,然后按照GB/T1728中的第3条甲法进行测定,涂层应达到实际干燥。

3.2.6 涂层外观制备好的试样涂层表面应连续、均匀,纹理应与相应的标准样板保持一致且无结瘤、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落、粉化、颗粒、流挂、露底、夹杂赃物等缺陷。

3.2.7 涂层颜色按GB/测量试样上涂层颜色(要求采用D65光源、10°视场),在与相应的标准样板比较时,粉末涂层的色差值⊿E应不大于表1中的规定值。

表1 粉末涂层颜色及光泽范围3.2.8 涂层光泽按GB/T9754测量试样上涂层的60°光泽。

对于粉末涂层,每种颜色的光泽应在表1规定的范围以内。

3.2.9 涂层厚度按GB/用非破坏性方法测量试样上的涂层厚度,结果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粉末涂层一般应在以下范围:室内模块:平滑粉为50μm ~70μm、砂纹粉为60μm ~80μm、桔纹粉涂层平均厚度应为 60~100μm;室外产品:喷涂后需要电镀的(如腔体类)应为80-140μm,喷涂后不需要电镀的(如盖板类)应为60~100μm。

3.2.10 涂层附着力按ISO2409进行划格附着力试验,其中使用的胶带必须满足在涂层对象上的粘附强度不低于(10±1)N/25mm。

其结果应是室内模块涂料不低于2级,室外模块涂料应达到0级。

划格法附着力分级见表2。

检验方法:用专用多刀工具(可用手术刀片或其它刀片代替)在涂层表面上,按纵横方向刻划二组相互垂直的刻线,每级6条,使之形成25个方格,方格边长与涂层厚度有关,无特殊要求时,涂层厚度100μm以下的方格边长为1mm,100μm以上的方格边长为2mm。

划线时刀口与涂层夹角为30o,动作平稳,切割深度达到基体表面,但不能切入基体。

在刻出的图形上牢固地压贴上3M公司的250号胶带(胶带必须满足在涂层对象上的粘附强度不低于(10±1)N/25mm),并赶出气泡后将试样放置1min~2min。

再用手握住胶带的一端,快速地将胶带从被测试样涂层上剥下,剥离过程中,胶带应背对背成60o。

划格实验后的分级见表2,胶带试验方法见图1。

表2 划格法附着力检验分级图1 胶带法检验涂层附着力示意图3.2.11 涂层硬度按GB/T 6739测定涂层的铅笔硬度,要求室外模块用粉末涂料不低于2H,室内模块用粉末涂料不低于H。

3.2.12 涂层的抗冲击性按GB/T1732对涂层进行正面冲击试验,要求不低于50kg.cm。

3.2.13 涂层的柔韧性按GB/T6742或者GB/T11185进行弯曲试验,要求:粉末涂层通过的最小轴径不大于3mm。

3.2.14 涂层的耐盐雾性按ASTM B117进行盐雾试验,对环氧——聚酯混合型粉末涂层要求试验至少500h,对纯聚酯型粉末涂层要求试验至少1000h。

底材必须是冷轧板并经过磷化处理,试样应两面都喷涂。

试验后检查试样,要求每件试样均应无任何涂层起泡、脱落、基材腐蚀现象,也不允许在涂层表面出现杂色斑点(如红锈点)等现象。

3.2.15 涂层的耐水性涂层应满足一下要求:按照GB/T9274中的甲法(浸泡法)将试样浸入符合GB/T6682的试验水中,96h后取出观察,应没有失光、变色、起泡、起皱、脱落、腐蚀等现象。

3.2.16 涂层的耐老化性能纯聚酯型粉末涂料还应满足一下要求:按照GB/T11190进行测试,250h后取出检查涂层应不起泡、不剥落、无裂纹,且不会比以下状态更差:a)粉化程度轻微:当用手指或布用力擦样板时,试布或手指沾有少量颜料粒子;b)变色程度很轻微,样板老化前后的色差按照GB/ 测量其⊿E≤。

3.2.17 涂层的耐低温性能所有涂料应能承受低温环境,即:在-45℃环境中放置24h后让其自然恢复到室温,目视检查涂层应不起泡、不剥落、无裂纹、无粉化、不变色:按ISO 2409进行划格附着力试验时其附着能力应无降低。

3.2.18 涂层的耐溶剂性涂层应达到如下要求: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润湿脱脂棉球或白色棉质软布,然后以1kg压力和1s往返1次的速度来回擦拭涂层表面同一位置50次后,目测涂层表面不应出现失光、明显掉色等会表露出被擦拭的迹象。

3.3 性能测试用试样的制备3.3.1 粉末涂料的取样取样按GB/T3186的规定。

3.3.2 试验样板材料及其表面处理试样材料可选用符合GB/T1727的钢板、马口铁板或铝板。

喷涂前钢板需经磷化处理、铝板需经阳极氧化处理,马口铁板应用溶剂清洗。

3.4 试样的喷涂严格按照产品标准所提供的工艺参数进行粉末喷涂。

4 涂料生产要求4.1 生产环境粉末涂料的生产环境必须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控制措施(如空气过滤)。

4.2 产品样本生产商对每批涂料产品都应有严格的保留样品(至少保留一年)管理措施、保证涂料质量的可追溯性。

4.3 生产质量控制设备生产商必须具备必要的生产质量控制检测设备以及技术服务用相关仪器,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a)电脑配色仪器;b)激光粒度分布仪;c)测试涂料流化时间的仪器;d)测试涂料压平流动性的仪器;e)比色用标准光源箱;f)全可见光谱台式色差仪;g)压痕硬度仪;h)铅笔硬度仪;i)冲击试验仪;j)杯突试验仪;k)弯曲试验仪;m)数字熔点仪;n)百度仪;o)分光光度仪;p)高温粘度仪;q)比重测试仪;r)针孔测试仪;s)紫外线老化试验仪;t)盐雾试验仪;u)便携式色差仪;v)便携式光泽仪;w)便携式炉温跟踪仪。

5 涂料的接收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涂料产品所对应的最新材料标准。

接收涂料时应确保还剩有至少80%的储存期。

接收的产品必须附带合格证或类似文件,其中必须具有以下内容:a)产品名称及牌号或材料标准编号;b)批号;c)生产日期和(或)储存期限;d)所交付的每批数量;e)制造厂名;f)合格证或等效的质量保证单;g)符合材料标准规定指标的试验报告。

产品包装上必须注明:a)产品名称或牌号;b)产品批号;c)生产日期或贮存期限;d)制造厂名;e)贮存条件(也可在附带文件中说明)。

参考文献⑴ HG/T 2006 电冰箱用粉末涂料⑵ HG/T 2597 环氧——聚酯粉末涂料⑶ HG/T 2660 各色聚氨酯磁(双组分)⑷ GB/T 9757 溶剂型外墙涂料⑸ GB/T 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