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拓展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

拓展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


多伴生矿、分选冶炼困难 加强采矿、选矿、冶炼技术研究
地区分布不均
建立区域性矿产基地
矿产资源破坏严重
依法采矿、加强管理
三、风能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六、我国的新能源的分布
离冬季风的源地 近,地势较平
两大风能丰富区:
离冬季风源地远,
A四三周北山地地带和高原 B沿海阻及挡其岛屿地带
台风、 夏季风、 海风、 陆风、 冬季风,
(2)分布特点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原因①北方地区天气晴天多,阴雨天气少
② 夏季北方地区昼长,日照时间长 《2》西北地区丰富:主要从气候的角度侧重分析天气晴朗。
《3》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 因为: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 气中尘埃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如图中A地区。
四、太阳能 太阳辐射(光照)
太阳辐射(光照)强弱的影响因素
• 1.纬度因素:纬度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 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 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 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副热带地区副高 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山东省德州市太阳谷斜阳楼, 是目前我国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低能耗、高舒 适性的健康住宅
二、例题分析
例1:读右图(台湾太阳 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 列问题
• (1)台湾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南多北少的原因是什么? (2)在相同纬度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解析:第(1)题西亚和北非、青藏高原同样都是年太阳辐射量 最丰富的地区,但它们的影响因素是不一样的。结合两地区的 区域地理特征,可知:两者纬度相当,西亚和北非是热带沙漠 气候(天气因素);而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拔因素)。第(2) 题,我国太阳辐射量弱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原因是盆地地形, 多阴雨云雾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所以,太阳辐射弱 。“广州纬度比乌鲁木齐低,但年太阳辐射量却更少”,按理 来说,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应更强,此题却相反 。这也说明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不是只有纬度因素,还 有其它重要因素。此题,主要也是天气状况的差异,广州季风 气候,多阴雨天气,云量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而乌鲁 木齐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答案:(1)青藏高原 该地势高,空气稀薄,而且睛天多, 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而西亚、北非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晴天 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2)重庆 尽管广州纬度低 ,太阳高度大,但由于云量比乌鲁木齐多,太阳辐射削弱严重 。
例2:读“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图”,回答问题 :
(1)图中年太阳辐射量丰富(>200)的地区有两块:一是分布 在西亚和北非,另一块分布在我国境内,其地形区名称是 _________,试分析该地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与西亚北非有什 么不同? (2)我国广州、重庆、乌鲁木齐、拉萨四城市,太阳能资源 量不丰富的是_______,广州纬度比乌鲁木齐低,但年太阳辐 射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较短; • 高原上大气的密度较小(空气稀薄),大气中的水
汽、固体杂质含量较少,云量少,大气透明度好。 上述原因,使得太阳辐射的折射、散射和吸收作用 大大减弱,从而使太阳辐射增强;夏季时也比其他 地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所以,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年总辐射最高的地区 ,也是我国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
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
《4》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原因在于:盆地地形, 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 多,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 乏。如图中B地区。
读图,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 •为什么青藏高原的太阳能如此丰富?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 海拔最高,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前通过大气层的光程
•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上空气稀薄, 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 保温作用却很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 射的热量,
• 加以高原上风速较大,更不利于热量的积 累和保持,所以,即使是夏季,青藏高原 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很低,是我国夏 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读图,我国太阳能贫乏的地区是? •四川盆地(四川、贵州)
•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 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 4.日照长短(昼长、季节):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 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 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拓展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
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有何区别?
一、中国的水能资源
•1、我国的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 世界第一位
•2、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70%分布在 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 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与 珠江水系也有较大的水能蕴藏量。
•3、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 和珠江的上游。但开发利用率较低
•4、主要水电站
水能资源: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可开发3.8亿千瓦,居世界 第一位 ——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珠江水系
已开发的水电站,大 多分布在长江、黄河 和珠江的上游
丰满
刘家峡 青铜峡
龙羊峡 李家峡
三门峡
白山
三峡
龚嘴 二滩
小浪底 丹江口
葛洲坝 隔河岩
龙滩
天生桥
岩滩
• 图示地区显著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有哪个世界著名的自然奇观? 地形特征: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北高南低、山高谷深)
• 5.坡向:阳坡大于阴坡,背风坡大于迎风坡(迎风坡多雨)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数在 2200小时以上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太阳 能理论储量达17000亿吨标煤/年。
2.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地区分布的差异分析
(1)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西部非季风区 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如图)
④ 矿产资源形势严峻: • 人均占有量少 • 人口增加、经济规模扩大,对矿产资源需求加大 • 矿产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采富弃贫,滥采滥挖 破坏环境、破坏矿山
4、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对策:
人均和后备储量不足 加强地质勘探,精打细算、合理开发
某些重要矿产贫矿多、富矿少
开拓国际市场,从国外进 口铁矿(巴西、澳大利亚)
小结: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① 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②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 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
优:相对集中利于形成全国性矿产基地: 白云鄂博:稀土工业基地
湘、赣、粤、桂:有色冶金工业基地 山西:煤炭工业基地
劣:加重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流通的运输负担
③ 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 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三江并流”
• 分析d河水能丰富但长期未得到开 发的主要原因。
当地地形复杂、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 经济欠发达,电力市场需求量还比较小
二、我国的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2、能源矿产(煤矿、石油、天然气 )和金 属矿产(铁、有色金属)的分布 3、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能源矿产 我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
内蒙古靠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地形平坦开阔,植被较为稀疏,摩擦 力较小,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区内、 区外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拓展 内蒙古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评价
有利条件: 1.资源条件:a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多大风(西北风) b地形:地处山口,狭管效应明显,地面风速增强;c高 原(如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多戈壁草原,植被稀疏, 摩擦力小,风能资源丰富 2.风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利于改善能源结构 3.人口稀少,地价低(大规模开发需占用较大面积) 4. 本区经济不发达,用电量少,但临近京津冀地区,向 外输电条件好5.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 6.夏季风力相对较小,风力不稳定,有季节性和短期变 化 7.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的影响 8.资金、技术不足
摩擦力 小
亚洲最大的达坂城柴窝堡风力发电站就位于乌鲁木齐至 吐鲁番盆地的“狭管”通道上
盐湖风力发电站位于乌鲁木齐附近的的土乌大高速公路 两侧,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在这里风车林立,绵 延数里,非常壮观!
例题 材料 2013中国(呼伦贝尔)——中
俄蒙第三届国际风力发电及新能源产业博览 会于2013年6月28~30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 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50%的风能 资源,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正致力于 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 结合材料分析内蒙古打造“风电三峡”的可行性。
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铁
矿储量最多。
南方的有色金属比北方更丰富
4、中国有色金属矿分布
中国有色金属矿分布
白云鄂博铁矿中伴生稀土
镍矿中伴生多种金属
金昌
招远
锡矿山 铜仁 德兴
个旧
大余 水口山
平果
江西大余钨矿、 德兴铜矿
湖南锡矿山锑矿、 水口山铅锌矿
广西平果铝土矿 贵州铜仁汞矿 云南个旧的锡矿 山东招远的金矿 甘肃金昌的镍矿 (伴生多种金属)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 (铁矿中伴生稀土)
•为什么四川盆地的太阳能如此贫乏? 1海拔低2晴天少,阴雨天、云雾天多,云层厚,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大
目前,青海农牧区的112个无电乡全部建成太 阳能光伏电站,解决了908个无电村农牧民的 生活用电,覆盖农牧民人口50多万。青海全省 人口550万,如今七分之一的人口靠太阳能告 别无电时代。在推进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的同时, 青海省政府制作太阳能灶66000台,全部免 费发放给干旱山区的农牧民,使30万农牧民用 上了太阳能灶。(2005年3月调查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