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有色金属矿物资源开发现状及展望

中国有色金属矿物资源开发现状及展望

热点论坛
中国[金属]通报
中国有色金属 矿物资源开发现状及展望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副院长
林如海
北京安泰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可采年限只有 10 年左右, 基础金属的生产严重依赖 进口原料供给。
一、概况 近十年来,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有色金 属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已跨入世界生产大国行列。 2002 年 10 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突破 1000 万吨, 2003 年达到 1205 万吨, 2004 年达到 1430 万吨, 2005 年为 1632 万吨, 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铝、铅、锌、 锡、镁、锑产量居世界第一, 铜居第二。 二、供需矛盾及进出口状况 中国虽然是有色金属生产大国, 但不是资源大 国, 有色金属资源禀赋较差, 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 足 。 铜 矿 、铝 土 矿 和 镍 矿 等 资 源 的 人 均 拥 有 量 分 别 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10%和 9%。占有色金属产量 94%的铜、铝、铅、锌、镍等金属品种的资源储量严重不 足。有色矿山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采, 资源供应日趋 吃紧, 冶炼产能远远超过矿山开采能力, 供需矛盾凸 现, 除了镁、钼、稀土等少数品种外, 中国资源储 量 的
第 35 期 2
表 1 2000- 2004 年中国有色矿山生产状况 单位: 万吨
年均递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增率%
采掘剥总量
21414 20912 26342 38447 32367 10.88
其中: 采矿量
9588 9939 11285 12328 13846 9.62
剥离量
9655 9400 13514 14439 16323 14.03
出矿量
10506 10233 11610 12690 14358 8.12
铜精矿含量产量 59.3 58.7 56.8 60.4 74.2 5.76
铅精矿含量产量 65.9 67.6 64.1 95.5 99.7 10.91
锌精矿含量产量 178.0 169.3 162.4 202.9 239.1 7.66
资料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005 271.08 305.23
表 6 2000 年以来锌精矿进口量 单位: 万吨
锌精矿含量进口量
2000年 8.9
2001年 32.7
2002年 39.3
2003年 37.3
2004年 30.8
锌精矿含量出口量
6.94
0.67
0.18


锌精矿含量产量
178.0
169.3
162.4
202.9
239.1
进口量占国内产量( %)
5.0
19.3
24.2
18.4
12.9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总署、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目前, 中国的锌矿山资源和冶炼厂的数目比世界 上其他国家的总数还多, 导致中国的锌精矿需求远远 超过了国内的供应能力, 大量进口锌精矿成为必然。
表 5 2000- 2005 年锌的生产和消费 锌(万吨)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生产量 195.70 203.76 215.51 231.85 252.20 消费量 140.20 151.23 167.61 231.82 255.12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表明, 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 总值( GDP) 的增长率超过 2.4%时, 铜的消费量会快速 增 长 , 而 且 GDP 每 变 化 1% , 铜 的 消 费 量 将 变 化 3.24% 。 一 个 国 家 的 铜 的 消 费 水 平 实 际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假定今后数年中国 GDP 增幅介于 8%~9%之间, 那么到 2010 年中国的铜 消耗量将超过 580 万吨。
中国是个铜资源短缺的国家, 精铜的原料自给率 已经由 1995 年的 80%下降到 2005 年的 35%。随着川 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建成, 中国目前最大的铜矿— —— 西 藏 玉 龙 铜 矿— ——已 经 在 今 年 四 月 宣 布 进 入 商 业 开 发 。 新 增 的 其 他 矿 山 还 有 黑 龙 江 多 宝 山 铜 矿 、云 南 羊 拉铜矿和普朗铜矿, 但矿产原料增长总量有限。同时, 由于中国已有的大型铜矿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 目前已经进入了矿脉生命周期的后段, 如果未 来一段时间内, 中国在铜矿资源勘探和开发上没有重 大突破的话, 那么中国国内精铜出产率到 2010 年预 计只有 15.8%, 预计今后十年铜精矿进口量年均递增 将达到 4.5%- 6.1%。
109.2
132.5
143.0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总署、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005年 121.8 0.28 65.10 187.1
年 均 递 增 率(%) 17.5 - 15.9 5.76
3 第 35 期
热点论坛
中国[金属]通报
( 二) 锌 自 20 世纪 80 年代,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 出“积极发展铅锌工业”的战略方针以来, 锌产业规模 不断扩大,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锌生产国和消费 国。截至 2005 年底, 中国共有已探明锌矿山近 800 处, 铅锌冶 炼 企 业 500 余 家 , 形 成 锌 冶 炼 能 力 260 万 吨/年。2004 年、2005 年中国锌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 第一位。 国内锌的主要消费领域是镀锌, 约占锌消费量的 50%, 第二大消费领域是黄铜, 约占锌消费量的 20%, 第三大领域是合金, 约占锌消费量的 15%左右。锌的 其他消费领域还有轧制锌材和锌氧化物等。目前, 国 内锌需求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镀锌板的拉动所致。 2003 年中国锌生产增长 38.3%, 达到 231.8 万吨; 2004 年增长 8.80%, 达到 252.20 万吨; 2005 年增长 7.49%, 达到 271.08 万吨。当前国内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将继续 拉动国内锌的消费需求, 发展镀锌板工业是当前钢铁 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国内各大钢铁公司都在建 设汽车、家电和建筑用镀锌板生产能力; 2005 年是奥 运工程全面启动的一年, 各地城市基础建设仍将稳定 发展, 公路铁路事业对镀锌的需求也会放量; 加上电 力 、通 信 、农 业 、交 通 运 输 、轻 工 等 行 业 对 铜 管 、压 铸 锌 合金、电池等产品的需求的增加 , 国 内 锌 的 消 费 将 继 续保持增长, 供需缺口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随着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 冶炼能力的不断扩 张, 国内锌精矿的供应已经无法满足冶炼需要。中国 锌资源储量虽然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平均品
表 4 2000 年以来铜精矿进口量 单位: 万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铜精矿含量进口量
54.4
67.7
62.0
80.0
86.4
铜精矿含量出口量
1.19
0.59
1.07
1.86
0.43
铜精矿含量产量
59.3
58.7
56.8
60.4
74.2
进口量占国内产量( %)
91.7
115.3
中国[金属]通报
表 2 2010 年部分种类有色矿山产能消失预测 单位: 万吨
矿山种类
铜 铅锌 钨


现有矿山数
196 195 106 85
38
年实际产能/( 矿石量万吨) 6818 2286 878 1085 197
关闭矿山数
89
82
55
47
16
占矿山总数/%
45
42
52
55
42
年消失产能/( 矿石量万吨) 2168 871 582 689
2004- 2005 年间, 内蒙古和云南的一些小型矿山 投入生产, 但有效统计上来的产量不多。由于矿难频 发和地方政府对小型矿山管制的加强, 一些传统矿业 地区减产, 如四川甘洛地区。广西地区自 2001 年南丹 矿难后的锌精矿产量就一直保持低位, 2004 年的产量 水平相当于 2001 年以前正常年份的 1/3 左右。
镍精矿含量产量 5.0
5.1
5.4
6.1
7.6 11.04
锡精矿含量产量 9.9
9.3
6.2 10.2 11.8 4.49
锑精矿含量产量 9.9
9.7
6.0
1.0 12.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0
钨精矿含量产量 4.5
5.3
7.0
7.0 11.6 26.71
钼精矿含量产量 6.4
6.3
6.7
7.2
8.5 7.35
资料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铜精矿供不应求由下游需求旺盛造成。从行业分 布看, 中国最大的铜消费行业是电 力 电 气 行 业 、汽 车 制造业、建筑业等, 其中电力行业 的 铜 用 量 占 国 内 铜 用量的大约 55%。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数据, 2005 年中国电网总投
热点论坛
资是 1700 亿元人民币, 2006 年这一数字将为 2000 亿 元人民币, 并且今后十年每年将投入 1800- 2000 亿元 人民币。这样史无前例的发电设施投资以及中国目前 发电和配电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局面, 使 得国际铜市场非常看好中国的远景需求和未来铜价。 作为发电设施最大的一项原材料投入, 铜约占电网投 资中的 30%。
另一方面, 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也是 国内铜用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 协 会 统 计 , 2005 年 中 国 汽 车 累 计 产 销 570.77 万 辆 和 575.82 辆 , 同 比 分 别 增 长 12.56% 和 13.54% , 而 2006 年 一 季 度 汽 车 行 业 年 产 销 增 长 率 更 是 36.6% 和 3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