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吨位丈量
2.定义(节选)
免除处所 :不计入围蔽处所容积之内。
2.定义
常见免除处所1
2.定义
常见免除处所2
2.定义
常见免除处所3
3.总容积V的组成部分
总容积V按位置可分为:上甲板以下围蔽处所 容积V1和上甲板以上围蔽处所容积V2。
V2 V1
4.丈量所需的图纸资料
总布置图、型线图、静水力曲线图(或计算 书)、邦氏曲线图(或计算书)、基本结构 图、横剖面图、上层建筑及甲板室结构图。 V1、 V2的计算均根据图纸资料进行计算,所 有数据均取自图纸资料。
计算方法
1.无舱盖的货舱口的容积 舱口围板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平均高度相乘。 2.集装箱高出甲板或平台或舱口围板以上的容积 载货面积乘以最大装箱数时集装箱高出甲板或平台或舱口
围板以上的平均高度。只装运空集装箱的船舶,平均高度 大于5.2m时,取5.2m。 3.半舱船货舱口的容积 舱口围板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0.1倍船宽相乘,舱口 围板平均高度大于0.1倍船宽时,取平均高度。
净吨位符号为NT,是Net Tonnage的缩写, NT =K2 GT,系数K2根据船舶种类选取。同 样NT是一个数值,不以m3作为单位。
4.海船吨位丈量法规以往版本
(1)1959年船舶吨位丈量规范(适用于海船, 河船参照)
(2) 1977年船舶吨位丈量规范(适用于国 际航行船舶)
(3) 《海船吨位丈量规范》(1985)
满载排水量从重量方面表示船舶大小。满载排水量 主要用于军舰的分类。同类型军舰中满载排水量越 大,表示船舶越大,武器的攻击力越强。
吨位从容积方面表示船舶大小。船舶吨位越大,表 示船舶越大。
2.总吨位
总吨位是表示丈量确定的船舶总容积。总吨位数值 根据丈量计算所得的船舶总容积(V)数值确定, 但不直接等于船舶总容积(V)数值。
1.公式法 V1=k[CB+(D-d)(CWP-CB)/d]LSBD` k—系数,单体船,取k=1;双体船,取k=2; CB—设计满载吃水时的方形系数 CWP—设计满载吃水时的水线面系数 D—型深 d—设计满载吃水 LS—设计满载水线长 B—船宽,对于双体船,B取片体的宽度
5.量吨甲板以下所有围蔽处所型容积V1的计算方法
h——梁拱高度。 梁拱线是横向平面与甲板型表面的交线,在中站面处,中
间高于两舷的尺寸称为梁拱高。 hs——首舷弧高。 hw——尾舷弧高。 甲板型表面与外板型表面的交线称为甲板边线,甲板边线
沿船长方向的曲度称为舷弧。自中站至首的舷弧称首舷弧, 在首垂线处的升高值为首舷弧高。自中站至尾的舷弧称尾 舷弧,在尾垂线处的升高值为尾舷弧高。
通报》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8)
海船吨位丈量法规
2.定义(节选)
围蔽处所:系指由船壳、固定的或可移动的 隔板或舱壁、甲板或盖板所围成的所有处所, 但永久的或可移动的天篷除外。无论是甲板 上有间断处,或船壳上有开口,或甲板上有 开口,或某一处所的盖板上有开口,或某一 处所的隔板或舱壁上有开口,以及一面未设 隔板或舱壁的处所,都不妨碍将这些处所计 入围蔽处所之内。
D`—修正型深,D`=D+h/2+(hs+hw)/6 h—梁拱高度。 梁拱线是横向平面与甲板型表面的交线,在中站面处,中
间高于两舷的尺寸称为梁拱高。 hs—首舷弧高。 hw—尾舷弧高。 甲板型表面与外板型表面的交线称为甲板边线,甲板边线
沿船长方向的曲度称为舷弧。自中站至首的舷弧称首舷弧, 在首垂线处的升高值为首舷弧高。自中站至尾的舷弧称尾 舷弧,在尾垂线处的升高值为尾舷弧高。
采用公式V1=LBDC L——上甲板长度 B——型宽 D——型深 C——系数,由查表得到船首、船尾、船底的系数
相乘。
系数C表格
6.上甲板以上围蔽处所型容积V2的计算方法
按《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检验规则》 (2008)的要求,对上层建筑、凸层、流 线型甲板室采用辛氏法计算。
对于运泥船、敞口集装箱船的货舱口没有 舱口盖的情形,货舱口容积计入V2。
邦金曲线是以吃水为纵坐标,横剖面面积为横坐标,画出相应的曲线。 用邦氏曲线数据积分计算甲板边线下的容积,加上梁拱及船首、尾垂
线以外部分的容积。这种方法较多使用。 梁拱容积公式:hBLa/2 h——梁拱高度。 B——型宽。 L——上甲板长度。 a——上甲板型深处水线面系数。 上甲板型深处水线面系数是上甲板型深处的水线面的面积与由船长、
5.量吨甲板以下所有围蔽处所 型容积V1的计算方法
2.用积分法 (1)有图纸资料时,根据型值表,通过积分,计
算容积。 (2)无图纸资料时,根据实船测量数据,用辛氏
法,计算容积。
5.量吨甲板以下所有围蔽处所型容积V1的计算方法
3.用系数法 无图纸资料时(限于船长≤30m),采用公式V1=CLBD L——上甲板长度 B——型宽 D——型深 C——系数,由查表得到船首、船尾、船底的系数相乘,
(1)用排水容积曲线 (2)用邦氏曲线 (3)用《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8)的方
法
(1)用排水容积曲线
排水容积曲线是以吃水为纵坐标,排水容 积为横坐标,画出相应的曲线。
计算修正的型深D`=D+h/2+1/6(hs+hw) 后,再查排水容积曲线。这种方法较多使 用。
(1)用排水容积曲线
平均高度相乘。 3. 几何形状甲板室 用几何公式计算容积
7.量吨甲板以上应计入的固定载客开敞处所型容积V3的 计算方法
1.有顶盖的处Βιβλιοθήκη ,甲板载客面积乘以自顶 盖下表面至载客甲板上表面的平均高度。
2.无顶盖的处所,甲板载客面积乘以 1.85m。
8.量吨甲板以上应计入的固定载货开敞处所型容积V4的
8.量吨甲板以上应计入的固定载货开敞处所型容积V4的
计算方法
4.甲板货船 (1)载货甲板上无顶盖,无围板时,甲板载货面积乘以
0.1倍船宽。 (2)载货甲板上无顶盖,两舷无围板,首尾有横船挡货
板时,挡货板的相距长度、平均宽度、平均高度相乘。
(3)载货甲板上无顶盖,周围有固定(或活动)围板时, 围板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0.1倍船宽相乘,围板平均 高度大于0.1倍船宽时,取平均高度。
1.简介 2.定义(节选) 3.总容积V的组成部分 4.丈量所需的图纸资料 5.量吨甲板以下所有围蔽处所型容积V1的计算方法 6.量吨甲板以上所有围蔽处所型容积V2的计算方法 7.量吨甲板以上应计入的固定载客开敞处所型容积V3的计算
方法
8.量吨甲板以上应计入的固定载货开敞处所型容积V4的计算 方法
6.上甲板以上围蔽处所型容积V2的计算方法
对上层建筑、凸层、流线型甲板室采用辛氏法计算
6.上甲板以上围蔽处所型容积V2的计算方法
对上层建筑、凸层、流线型甲板室采用辛氏法计算
6.上甲板以上围蔽处所型容积V2的计算方法
对上层建筑、凸层、流线型甲板室采用辛氏法计算
运泥船1
敞口集装箱船1
三、河船吨位丈量法规
(4) 《海船法定技术检验规则》(1992)
(5) 《非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检验规则》 (1999)
5.河船吨位丈量法规以往版本
1.1959年船舶吨位丈量规范(适用于海船, 河船参照)
2.1978年内河船舶吨位丈量规范 3.《内河船舶吨位丈量规范》(1986) 4.《内河船舶法定技术检验规则》(1999)
二、海船吨位丈量法规
1.简介 2.定义(节选) 3.总容积V的组成部分 4.丈量所需的图纸资料 5.上甲板以下围蔽处所型容积V1的计算方法 6.上甲板以上围蔽处所型容积V2的计算方法
1. 简介
以船长≥20m为例,现行法规组成部分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4)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6年修改
当L3>AA`时,把L3予以2等分,用辛氏法计算。
(2)球鼻首
(3)用《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8)的方法
用辛氏法对船体剖面进行积分计算得上甲 板以下围蔽处所容积。这种方法主要用于 国际航行海船吨位丈量,国内航行海船较 少使用。
(3)用辛氏法
(3)用辛氏法
B、船长小于24m的船舶
(1)用排水容积曲线
当静水力曲线图(或计算书)的排水容积 曲线纵坐标达不到修正型深时,需对排水 容积曲线进行直线延伸,使曲线纵坐标达 到修正型深处,然后量取排水容积数值。 当静水力曲线计算书的吃水达不到修正型 深时,用外插法进行计算,求得吃水为修 正型深时的排水容积数值。
(1)排水容积曲线
(2)用邦氏曲线
1. 简介
以船长≥20m为例,现行法规组成部分 《内河船舶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4) 《内河船舶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7年修改通报》 《内河船舶法定技术检验规则2008年修改通报》
2.定义(节选)
开敞处所:系指除围蔽处所外,均为开敞处 所。
3.总容积V的组成部分
总容积V按位置可分为: 量吨甲板以下所有围蔽处所型容积V1 量吨甲板以上所有围蔽处所型容积V2 量吨甲板以上应计入的固定载客开敞处所型容积V3 量吨甲板以上应计入的固定载货开敞处所型容积V4 不计入的处所包括: 在露天处所的烟囱(包括烟囱隔层内的空间); 天窗(包括机舱棚上和居住处所上透光通风的天窗); 桅杆、起重柱、定位桩; 通风筒; 货舱口以外的其它舱口; 舷伸甲板的舷伸部分; 甲板室侧壁与两舷的舷墙(或栏杆)之间的舷边走道; 双体船的联接桥在量吨甲板以下部分。
总吨位符号为GT,是Gross Tonnage的缩写。
总吨位GT与总容积V的对应关系由下面公式确定, GT=K1 V
海船K1=(0.20+0.02log10V) 河船K1=(0.23+0.016log10V) K1也可查表得出。因此GT是一个数值,不以m3作
为单位。
3.净吨位
净吨位是表示丈量确定的船舶有效容积。净 吨位不直接等于船舶的货舱或客舱容积,净 吨位数值根据总吨位和船舶种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