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复合材料..
(4)轻量化隔音降噪功能NVH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
轻量化是当今汽车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据分析,汽车一般部件重量每减 轻1%,可节油1%;运动部件每减轻1%,可节油2%。根据最新资料介绍, 国外汽车自身质量同过去相比已减轻了20%-26%。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 轿车自身的重量还将继续减轻20%。 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是重要的汽车轻质材料.不仅可减轻零部件约40%的质 量,而且还可使成本降低40%左右。据统计,世界上平均每辆汽车对塑料 的用量在2000年就已达到105kg,约占汽车总质量的8%--12%。发达国家 车用塑料现已占塑料总消耗量的7%--11%,预计不久将达到10%一1 1%。 位于加州的特斯拉汽车公司生产的 双人座纯电动汽车特斯拉Roadster 跑车(Tesla Roadster Sport)在 底特律车展上大放异彩。特斯拉 Roadster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功率和 轻重量。当然,如此轻的车身重量 ,还是由于制造过程中,使用了碳 纤维/环氧轻质复合材料。车身面板 采用三明治结构,面板为碳纤维复 合材料,芯材为玻璃纤维和聚合物。
B.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
• LFT增强材料是纤维连续纱或者短切玻璃纤维(适合于 LFT-D),其组成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芳基纤维、碳纤 维、钢纤维和其他能够形成连续纱的纤维。LFT-G的基体 聚合物可以是各种热塑性塑料,常用的有PP(56%), Nylon(32%),其他的还有ABS、PPS、TPU、POM等等。 为了改善界面强度,通常还需要界面改性剂,如偶联剂以 及相容剂。
•
LFT材料现在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中。Ticona公司的LFT 产品(Celstran和Compel)成功的应用在VW Golf Ⅳ型上。
C.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NMT)
• 传统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玻璃纤维、芳香族聚 酰胺纤维或碳纤维等人造合成纤维组成的,它们一 般都存在着耗能大、造价高、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 题。天然纤维(如麻纤维、竹纤维、甘蔗渣纤维等) 具有价廉、可回收、可降解、可再生等优点,其复 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近年来成为人们对材料 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 •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已经成功的将天然纤维复合材 料应用在了其生产的奔驰E系列轿车上。先前此类车 的车门、车内部件用的是木纤维复合材料,现在用 亚麻/剑麻毡增强的环氧树脂进行了替换,使得重量 减轻了20%左右,而且,机械性能也得到了改善,尤 其是对于安全保护方面。
汽车 复合材料 应用现状 及 趋势
制作者: 090207109 韩冬菁 090207110 胡亚南
一、车用复合材料 发展现状
• 当前汽车工业已经大量使用 塑料,应用于汽车的通用塑 料盒工程塑料,品种多样, 用途广泛,替代了各种昂贵 的有色金属和合金钢材。 • 以塑代钢使汽车造型更加美 观,设计灵活性得以提高, 零部件加工、装配与维修成 本减少,汽车能耗降低。 • 汽车塑料化已经成为衡量汽 车工业发张水平的重要标志。 每辆汽车上塑料的用量和品 种是衡量汽车生产技术水平 的标志之一。
50
50 50 85 50 50 50 50 50
杂物箱/后搁物架
亚麻 木纤维
座位靠板/货车车厢地板 备胎盖/车身后壁板
亚麻 亚麻 木纤维 洋麻 亚麻
其它内装饰板
D.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几十年前即有预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将取代金属,用于 制造汽车底盘,这一预言正逐步实现。 2003DaimlerChrysler公司推出的Dodge Viper型跑车的挡板 支架系统所采用的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这项技术也是碳纤 维在大型底盘和车身外部部件上的首次应用。碳纤维复合材 料的挡板支架薄壁虽只有2mm,却能支撑着整个车身前端, 而且有34个零件在这里联结,刚性提高了22%。 • 近年来,日本开始研究采用碳纤复合材料,基体树脂采用具 有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醚酮,这样碳纤复合材料的比抗 拉强度优于铝合金的比抗拉强度。代替目前正在使用的铝合 金来制造汽车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具有强度高、耐久性 好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并使叶轮质量减轻了48%,降低了转 子惯量,提高了转子加速性能,缩短了涡轮增压器的响应滞 后。 • 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研究新一代磨阻材料取代石棉摩擦 材料,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弹性高,耐热 性好,耐磨损等优点,已成为增强效果很好的石棉代用品。 碳纤维——陶瓷刹车盘装置,国内已有厂家生产并度发泡状GMT成型顶棚内衬,制造设 备投资少,容易换型。GMT材料用作车顶棚,是GMT片材 近年来的重要发展,GMT一种新品种低密度片材。LD-GMT 出现后,应用范围扩大。这种材料用作车顶棚,除具备 刚性好,成型方便,尺寸稳定,可回收等优良特性外, 还具有优异的声学特性和美学效果。
前盖
前盖 所有车 身板
2.5
20
3.0
免涂装,只 使用聚氨酯 清漆
10
车用热塑性复合材料
A.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MT)
• 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lass Mat Reinforced Thermorplastic)以玻璃纤维(毡)为增强材料,热塑性 树脂为基体,通过加温、加压制成复合材料,简称GMT, 是目前国际上极为活跃的复合材料开发品种,被视为世纪 新材料之一。 • 轻质高强度的GMT片材,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取代部分 金属材料,获得显著的减重效果,而且节省模具费用, (仅为金属冲压模具的10~20%),并有利于多种零件组 合,形成模块化生产方式。用GMT片材可较原金属件减重 30~80%,能耗仅为钢制品的60~80%,铝制品的35~50 %,价格低于同体积的金属制品。 • GMT片材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已达40多种,主要有座椅 骨架、保险杠、仪表板、发动机罩、电池托架、脚踏板、 前端、地板、护板、后牵门、车顶棚、行李托架、遮阳板、 备用轮胎架等部件。
四. 近期国内汽车塑料及零部件 新材料、新技术发展目标
(1)无缝气囊仪表板、双色保险杠等制造技术; (2)用于吸能块的可发性PP原材料技术和聚丙烯CO2气 相板材发泡技术; (3)塑料进气岐管、塑料油箱、夹层玻璃粘接层等关键 材料国产化: –进气岐管用玻纤增强PA(适用于激光焊接的尼龙牌 号); –油箱专用粘接剂、阻隔料(EVOH)和超高分子 量HDPE; –燃油管、刹车管用尼龙11尼龙12; – 夹层玻璃粘接层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
(5)围绕节能、轻量化加快开发诸如塑料车身覆 盖件、塑料挡风玻璃、功能件、行人保护系统等 塑料新材料及零部件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 (6)完善标准体系 完善各类饰件产品的试验方法,如:吸水率、热稳 定性能、反复压缩、 涂层耐磨性能以及摩擦系数 等。制订出在实验室条件下所采用的具体实验方 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值。
其他应用部件还包括前/后盖、车门、车身扰流 板、汽车轮胎盖板、车身支梁甚至整个车身
车型 雷诺 Clio 梅赛德斯 MCC 斯马 特 部位 材料 NORYL GTX NORYL GTX XENOY 板材厚 度/mm 2.5 涂装工艺 静电喷涂前 在线涂装 静电喷涂前 在线涂装 轿车年产 量/万辆 40
二、车用复合材料主要类型
㈠ 车用热固性复合材料
玻纤增强树脂(FRP)
㈡
车用热塑性复合材料
1.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GMT) 2.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 3.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NMT) 4.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车用热固性复合材料
玻纤增强树脂(FRP)如: 玻纤增强不饱和聚脂片状模压成型SMC (Sheet Molding Compound)、团状模压成 型BMC、冲压成型片材(Stampable Sheet) 等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相比具有强度高、刚度 大、耐高温、成本低,破损安全性好,独特的 成型工艺(可整体成型),减少了零部件紧 固和接头数目等优异性能等优点,一直是汽 车覆盖件最理想的非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
•外装饰件:保险杠、挡泥板、车轮罩、导流板、前后翼子板、 举升门等。其应用特点是以塑代钢,减轻汽车自身质量; • 内装饰件:仪表板、车门内板、副仪表板、杂物箱盖、座 椅及各类护板等。其应用特点是安全、环保和舒适; • 功能与结构件:油箱、散热器水室、空滤器罩、风扇叶片 以及发动机进气管、气缸盖罩等。其应用以采用高强度复合 材料为特点;
ABS, PMMA
进气岐管
发动机周边塑料化普及率最高的部件是进气歧管。它为 塑料在工程结构件方面的应用铺平了道路。利用塑料的整 体化成型工艺和对汽车轻量化的明显作用,将对加工成本 、设计、安全性和燃料消耗带来明显好处。 玻纤增强PA66或PA6是制造塑料进气歧管的首选材料。
气门室盖
发动机周边塑料件的另一大项目是 摇臂盖(亦称气门室盖)。1990年乙 烯基聚酯树脂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制 造的塑料气门室盖首次使用于美国汽 车上。 发动机塑料气门室罩的特点为成型 方便,成本低,质量轻,比金属制品 成本降低50%,轻量化30%,而且大大 降低噪音。 塑料材料可选用玻璃纤维增强PA、 玻璃纤维增强PET,如美国杜邦公司的 Minlon21C(PA+玻璃纤维和矿物填充 剂)和Rynite935(PET+玻璃纤维)。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NMT)
天然纤维(如麻纤维、竹纤维、甘蔗渣纤维等)具有价廉、可回收、可降解、 可再生等优点,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的应用目前还局限在汽车 内饰件上。
汽车零部件
车门板/衬垫
纤维种类
洋麻/大麻,50/50
聚合物
聚丙烯
纤维含量 %
50
木纤维
洋麻
聚丙烯
聚丙烯 聚丙烯 酚醛树脂 聚丙烯 聚丙烯 聚丙烯 聚丙烯 聚丙烯
• FRP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加工性好及可制造“A” 级表面汽车外覆盖件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车身部件。 • 早在1955年欧洲就开始在汽车上使用FRP,如今 FRP全塑车身引起全球关注。例如,美国克莱斯勒 公司开发的VIPER轿车车身由19件FRP零件组成, 采用RIM工艺进行制造。美国通用公司开发的APV 子弹头多用途旅行车,其FRP件的使用量高达 147kg/辆,其中SMC的用量为114kg/量。英国ELAN 运动车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注射(VARI)成型工艺 制造汽车车身及结构件,FRP用量为150kg/量。此 外法国雷诺公司的ESPACE MARK Ⅱ型面包车及意 大利非亚持公司的微型车等车型在大量将FRP用作 汽车车身方面取得了成功。 • 到1996年,北美汽车制造业SMC制造汽车零部件的 用量上升到108.9kt(与1995年的90.72kt相比增 加了20%),其中包括27个制造厂生产的125种车 型中的380种汽车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