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2013年7月自学考试《发展社会学》试题和答案

浙江省2013年7月自学考试《发展社会学》试题和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社会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287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的联合国大会是1992年的(D )1-23A.美国的纽约大会B.瑞士的洛桑大会C.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会议D.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会议2.发展社会学中的文化学派中,探讨武士道精神与日本经济发展的代表人物是(C )2-33A.列维(Levy)B.斯梅尔瑟(Smelser)C.贝拉(Bellah)D.哈根(Hagen)3.发展社会学中的人格学派中,探讨现代性与社会发展的代表人物是(C )2-34A.麦克莱兰(McClelland)B.葛斯(Geertz)C.英格尔斯(Inkeles)D.哈根(Hagen)4.现代化理论的不足之处是(D )2-37A.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B.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内因C.看不到社会发展的渐进性D.忽视了外因的负面影响5.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对中国社会的市场转型进行新的阐释的是(A )4-71A.林南的“地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B.斯塔克的“后社会主义路径”C.简·奥伊的“地方政府法团主义”D.魏昂德的“地方政府即厂商论”6.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城市可能是当时(C )6-98A.罗马帝国都城罗马B.中国古都洛阳C.埃及首都底比斯D.欧洲的巴黎7.在城市扩张模式中的扇形模型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B )6-102A.社会学家伯杰斯B.社会学家霍伊特C.地理学家哈里斯D.地理学家乌尔曼8.中国宗教信仰的最大特点是(D )8-135A.神秘性B.理性的崇拜性C.相信来世轮回D.世俗的功利性9.认为理性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这是属于理性的(A )9-153A.本体论内涵B.认识论内涵C.价值论内涵D.方法论内涵10.在市场经济中,形成最早、规模最大、联系最广的市场是(D )10-175A.服务市场B.劳动力市场C.资金市场D.产品市场11.改革开放后,______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开放城市户口的省会城市。

(D )11-196A.浙江的杭州B.山东的济南C.广东的广州D.河北的石家庄12.在传统社会中,______是最主要的组织形态。

(D )12-206A.国家B.政党C.阶级D.家庭13.基尼系数中,说明贫富差距过大状态,达到警戒线的基尼系数是(C )14-221A.0.4B.0.5C.0.6D.0.714.调控贫富差距的根本措施是(C )14-238A.建构税收制度B.完善保障制度C.增加社会财富D.适当转移财富15.在环境保护思想史上划时代的经典著作是(B )15-245A.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B.卡森的《寂静的春天》C.麦多斯的《增长的极限》D.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化》16.社会失序根据其发生的矛盾性质层次不同,可分为(D )16-257A.建设性失序和破坏性失序B.隐形失序和显性失序C.经济失序、政治失序和文化失序D.结构失序和行为失序17.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性质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社会规范并存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失范行为产生,这是属于(C )16-261A.规范软化B.规范真空C.规范迷乱D.规范缺失18.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中,______主要是依靠政策推动而迅速崛起的地区。

(A )17-279A.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环渤海地区D.东海、南海旅游区19.在社会分化中,纵向分化是指(C )18-286A.行业和职业的分化B.社会分工C.阶层分化D.技术水平的分化20.在我国的社会流动中,其主体是(B )19-335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干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发展经济学缘起于______的重要契机。

(ACD )2-28A.二战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B.传统社会的转型C.殖民地的衰落D.东西方冷战的升级E.现代社会的发展22.按照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学者们对市场转型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逻辑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庇护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有(CD )4-58~59A.科尔奈B.波兰尼C.魏昂德D.奥伊E.泽林尼23.城市化进程中,离轨行为增多的原因是(ABCDE )6-111A.社会互动匿名性增强B.工具理性的扩张C.人际关系的疏离D.个人自主性增强E.消弱了社会关系空间对个体的支持或排斥24.理性化的含义应包括(ABCD )9-154A.世界的理智化B.人的主体化C.社会生活的计算化D.法律的权威化E.社会生活的民主化25.改革以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显著的特征是(AB )11-189~190A.城乡差异明显B.城乡分隔刚性C.城乡流动不畅D.城乡市场分割E.城乡社会保障不统一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奥伊的“地方政府法团主义”4-69答:地方政府法团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政府与经济结合的制度形式,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具有公司的许多特征,官员们完全像董事会成员那样行动。

27.社会网络6-105答:社会网络,是指与一定社会资源相联系的行动者及其关系组成的结构。

28.大众文化8-146答;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人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

29.家长制12-206答:家长制,是指建立在组织成员对家族效忠、服从和信赖的基础上,缺乏职能和权限的划分,主要凭借惯例或经验行事,组织运行依靠的是传统的、世袭的权威的一种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0.简述依附理论中“中间派方案”发展途径。

3-46答:(1)摆脱依附困境的首先任务是唤起国民的爱国意识,提高民众对贫富差距以及国际集团侵犯国家主权和利益行为的警觉性。

(2)组织国民通过合法途径迫使独裁政府下台,建立民主政治。

(3)团结下层阶级(主要指农民和工人),使之形成一个强大的压力团体,监督和防止官僚和买办资本家出卖国家利益。

31.简述城市社会关系空间的主要特征。

6-109~110答:(1)社会关系数量多,异质性强。

(2)工具性关系大量存在。

(3)临时性与间断性社会互动较多,个人自由感强。

32.简述对功利主义基本信念的理解。

9-161~162答:(1)只能根据行动的后果去评判行动的对与错,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

道德上正确的行动就是那些具有最佳后果的行动。

这一信条可称为后果论原则。

(2)在评估后果的好坏时,唯一重要的依据是后果所导致的幸福与不幸的数量。

于是道德上正当的行动便是那些导致幸福与不幸之最大顺差的行动。

这一信条可称为快乐主义原则。

(3)在计算幸福与不幸的量时,没有任何人的幸福可被认为比其他任何人的幸福更重要。

每个人的福利都同等重要。

这一信条可称为平等主义原则。

33.简述市场化和“社会植被”的关系。

15-248答:(1)“社会植被”主要是指凝聚社会个体并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

(2)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社会竞争,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3)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它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遵循着物质利益的交换原则,并追求利益最大化。

因此,如果不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将会破坏“社会植被”并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4.论述对议会制成为主流的民主政体模式的理解。

7-122答:从民主化的历史与现状来看,古代民主倡导直接民主,而目前大多数现代国家主要采用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的现代民主模式,议会制成为主流的民主政体模式。

这是因为:(1)绝大多数成功运作的民主国家采用的都是议会制民主政体。

(2)议会民主,尤其是与比例代表制相结合的议会民主,更能成功地代表少数种族和政治少数派的利益。

(3)议会制民主比总统制民主更具弹性,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4)在第二次民主化浪潮被颠覆期间,绝大多数失败的拉美国家都是总统制民主国家,失败的主要原因乃是中央政府行政、立法两部门之间的权力分离。

可见,从对直接民主的理想追求到间接民主的现实实践是世界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征。

35.依据人格构成的五因素模型,阐明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的具体内涵。

13-213~214答:(1)从行为动机来看,传统人格是一种价值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工具型人格。

所谓价值型人格,是指个人的行动取决于对某种特定的信仰和价值观念的认同,而工具型人格则是指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预先设计的自利目标。

(2)从个人才智来看,传统人格是一种经验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创造型人格。

所谓经验型人格是指充分尊重传统经验,以经验作为衡量才干主要标准的人格类型。

而创造型人格是指勇于突破传统,以创造性作为衡量才干主要标准的人格类型。

(3)从情绪控制来看,传统人格是一种消极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积极型人格。

消极型人格是一种宿命的、对命运感到无力控制的人格。

而积极型人格是一种理性的、力图掌握自身命运的人格。

(4)从互动关系来看,传统人格是一种权威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平等型人格。

权威型人格是一种讲求等级服从关系的人格,而平等型人格则正好相反,在人际互动上讲求人格之间的独立和平等,不论身份和地位的差别。

(5)从社会适应来看,传统人格是一种保守型人格,而现代人格是一种开放型人格。

36.论述中国社会流动的发展趋势。

19-337~338答:(1)从被动服从型到主动选择型从社会流动的主体看,我国的社会流动正在从被动服从型向主动选择型转变。

作为社会流动的主体,社会成员本应是社会流动的发动者,因为社会成员本人最清楚自己适合到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

(2)从消极控制型到积极吸引型从社会流动的客体看,我国的社会流动正在从消极控制型到积极吸引型转变。

(3)从单向型到双向型从社会流动的过程看,我国的社会流动正从单向型向双向型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