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12

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12

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12一、科目一客观题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______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裴斯泰洛奇解析:题干所描述的为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其代表人物为杜威。

2.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对德国哲学家______的影响最大。

A.康德√B.歌德C.费尔巴哈D.黑格尔解析:3.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______。

A.苏格拉底B.希波克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解析:4.孔子的教育思想在______中有充分的反映。

A.《中庸》B.《大学》C.《孟子》D.《论语》√解析: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端于______的《大教学论》。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裴斯泰洛奇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发表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

6.______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主要根据个人好恶得出一个判断,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

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不同社会集团的人所持的固定划一的看法。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其中第一印象是典型的首因效应。

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A.了解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针对个别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8.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______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由此形成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A.1902年√B.1924年C.1912年D.1904年解析:9.______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A.1902年B.1904年√C.1912年D.1922年解析:10.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______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思想品德√D.政治道德解析:11.教育者施教传道、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______。

A.德育内容B.德育活动C.德育方法√D.德育过程解析:题干陈述为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故本题选C。

12.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______的成功教育经验。

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科夫解析:马卡连柯提出了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由加里宁提出来的,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是教育的对象》为乌申斯基的代表作。

赞可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

1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______。

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解析:14.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针对性和______。

A.自主性√B.开放性C.时效性D.教育性解析:15.某生一次考试取得高分后,惊喜地说:“我背到的老师都考到啦!”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该生将这次成功归因于______。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解析:16.教师通过表扬积极发言的小明来鼓励全班同学踊跃发言。

该教师使用的强化类型是______。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延时强化解析:17.一个懂得维修摩托车的技工,容易学会维修汽车。

这体现的迁移类型是______。

A.一般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解析: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

从“容易学会”可以看出,题干描述的是正迁移。

18.认为儿童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的发展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A.皮亚杰√B.斯金纳C.奥苏伯尔D.科尔伯格解析: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水平;科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将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斯金纳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奥苏伯尔发展了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9.某生会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并懂得三三得九,就是3个3相加之和得9,这种学习属于______。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解析: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20.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学习动机属于______。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远景的直接性动机C.近景的间接性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构的兴趣。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2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______。

A.满足需要,促进健康B.关注生存,促进发展C.学会调适,寻求发展√D.身体健康,学会学习解析:心理学者把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22.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______。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解析:题干描述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

所谓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2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______。

A.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B.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D.瑞文智力测验量表解析: 1905年,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应法国教育部的要求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创造了测量智力的方法。

24.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______。

A.顿悟的过程B.同化顺应的过程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尝试错误的过程√解析:桑代克认为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

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25.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______。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解析:学生品德形成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动力,道德意志是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故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认识。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26.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______。

A.感觉√B.知觉√C.注意√D.思维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7.下列哪些特征是对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的正确描述?______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C.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D.教育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解析: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教育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反思自身,形成教育学元理论。

28.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对______的评价。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材√D.教科书解析:29.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______。

A.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播社会经验的活动√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C.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D.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解析:30.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观点,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属于内发论?______A.孟子√B.弗洛伊德√C.洛克D.格赛尔√解析: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心。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这些都是内发论的思想。

洛克提出的“白板蜕”是外铄论的思想。

31.学校与企业的不同主要表现在______。

A.设置目的不同√B.手段不同√C.与政府的关系不同√D.产出不同√解析:32.优秀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______。

A.专业知识与教学认识能力B.教育机智√C.教学监控能力D.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解析: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表现在: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33.对教师而言,所谓廉洁从教,具体内容包括______。

A.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B.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C.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D.不能抱怨自己的薪酬解析:所谓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清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作出表率。

34.实现有效家访的途径有______。

A.确定家访对象,明确家访目标√B.家访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可以聊得更详细C.家访时的谈话可以很随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D.要做好家访记录并且及时反馈√解析:开展家访工作的策略:(1)家访的主题要明确;(2)家访谈话要讲究方法;(3)家访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4)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35.上数学课时,老师把圆面积公式S=πr 2写在黑板上,叫学生反复念。

一个学生举手问:“S=πr 2是什么意思?”老师说:“这是圆面积公式。

”学生又问:“圆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老师说:“不要寻根问底了,把它背下来熟记就行。

”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违背了教学的______。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解析:36.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包括______。

A.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B.社会生产力为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C.教育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与作用解析: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的发展,二是教育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