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衢州学院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期末试卷(A)一、选择题(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有关《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B .教学活动是学生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C .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整个教育阶段的所有目标D .信息技术的发展仅对数学教育的价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 同学做操,每行22人,排成28行。
要估算这些同学大约多少人?下列哪种估算最合适?……………………………………………………………( C )
A.22×28
B.20×20
C.20×30
D.30×30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是无理式 B.2不是代数式
是无理式 D.e i 不是代数式4.小佩和小佛每人都有整数值的人民币,小佩对小佛说;“你若给我2元,我的钱数将是你的n 倍。
”小佛对小佩说:“你若给我n 元,我的钱数将是你的2倍。
”其中,n 为正整数。
则n 的可能值的个数是...............( C ) A. 1 B. 2 C. 3 D. 45.以下有关概率统计的学科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B
)题号一二三21三22三23三24三25三26总分分数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A.数据一定是含有背景并带有随机性的数字
B.随机性和规律性是随机现象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C.计算机模拟实验不属于数据来源
D.数据分析,就是获取数据
6.《标准》课程目标问题解决方面要求达到的核心概念中含有……( BC )
A.模型思想
B.应用意识
C.创新意识
D.几何直观
7.各学段关于探索规律,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AC D
)
A.第一学段,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
B.第二学段,探索给定情境的规律与变化趋势
C.第二学段,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与变化趋势
D.第三学段,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8.下列关于分数的定义,正确的有………………………………………( A D )
A.分数是一个单位平均分之后中的一份或几份
B.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C.分数是q与p之比
D.分数是有序的整数对:(p,q) ,其中,p≠0
9.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ABC D
)
A.配方法
B.公式法
C.因式分解法
D.图象法
10.下列各个统计量中,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是………………………(ACD
)
A.平均数
B.极差
C.中数
D.众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11.《课程标准》的撰写共分四个部分和附录。
请写出两个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是经历,体验。
12.《标准》基本理念指出:教学应该以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
- 3 -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 因材施教 。
13.《标准》关于各学段目标分成四个方面,其中第三学段,数与代数包含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14.在当前教材中,数的扩展顺序: 正整数、自然数、正有理数、有理数、实数、复数 。
15.根据如图所示,可解释: = 1。
16.解分式方程一般要检验,是因为 可能产生增根 。
17.已知不等式5x -2<6x +1的最小正整数解是方程3x -ax =6的解,那么a=___6___ 。
18.函数的表示方式有 解析式 、图象法、表格法。
19.整理数据的方法有绘制象形图、条形统计图,还有 扇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列表 。
20.概率统计的立论基础是 数学:公理、假设 、 统计:数据、模型
;推理方法是 数学:演绎推理、统计:归纳推理;判断准则:数学:对与错、统
计:好与坏 。
三、简答题(共6小题,共40分)
21.(4分)某单位计划在新年期间组织员工到某地旅游,参加旅游的人数估计为10至25人,甲、乙两家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且报价都是每人200元.经过协商,甲旅行社表示可给予每位游客七五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先免去一位游客的旅游费用,然后给予其余游客八折优惠.单位选择哪一家旅行社支付的旅游费用较少?解:设旅行社有X 人200X*0.75>200(X-1)*0.8解得X<16参加旅游的人是10<X<16则选择乙旅行社12
1418116技术多项叉时,,编统启卷技术定设备资料试免不必试卷
参加旅游的人是16<X<25则选择甲旅行社22.(4分)设a n = (n 为正整数)。
求a 1+a 2+…+a 2014的
2n 22n +1-2n +1-2n +1值。
23.(8分)请写出有关解析式的分类,并回答什么是代数式?多项式
整式有理式单项式代数式分式无理式解析式
超越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4.(8分)简述运算能力的含义,并对发展运算能力提两点建议?运算能力:课标P6
25.(8分)你怎样理解一次函数概念的?并对一次函数概念的教学提两点建议。
初中阶段: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y随着另一个边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确定而确定,我们称y是x的函数
高中阶段:A、B是两个数集,对于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a,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b和它对应,我们称这样的对应关系为函数。
- 5 -
26(8分).请你读一读下列教学片断,再回答问题:
可能性
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布袋,每个布袋里装的都是3个白球和3个黄球。
摸之前,首先交待几条游戏规则:
第一,摸的时候眼睛不能看。
第二,每人连续摸四次,摸出来之前小组其他成员先猜摸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再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摸出来以后把球放进去搅一搅,再摸第二次。
学生摸球活动。
师:同学们摸了这么多次,也猜了这么多次,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每次都猜对了吗?
生:没有
生:有时猜对,有时没猜对。
师:怎么这么多同学都没有猜对呢?是什么原因呀?小组内讨论一下,想
想是什么原因。
生:球装在袋子里,看不见。
生:里面有白球和黄球,有时摸到的是白球却猜成黄球,有时摸到黄球却猜成白球。
生:里面有黄球和白球,我们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问题:(1)老师在袋中装入白球、黄球各3个,为什么不是2个、4个?
(2)老师要求先猜摸出来的颜色,再摸球,你是怎样理解的?
(3)请你再选择一个其他角度评价这个教学片断。
(1)白球、黄球各三个,让同学感觉摸黄球和白球的几率一样多,如果是两个白球四个黄球,同学会很自然的认为摸到黄球的几率更大
(2)让同学感受摸球的随机性
(3)
(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摸球鞋猜球的游戏中,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各组的游戏中,直到各组游戏完毕。
)
[教学反思:小组内摸球猜球活动,意在使学生体验从袋中摸一个球可能摸到
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再次感受这种不确定现象。
学生摸得积极,猜得高兴,较好地体会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少数学生在数学思考上略显肤浅,教师还需要再引导他们从数学的意义上去分析这类现象。
]
- 7 -
解:设该单位参加这次旅游的人数是 x 人,选择甲旅行社时,所需的费用为 y
1元,选择乙旅行社时,所需的费用为 y
2
元,则
y
1 = 200 × 0.75 x,即 y
1
= 150 x;
y
2 = 200 × 0.8(x - 1),即 y
2
= 160 x - 160.
由 y
1 = y
2
,得150 x = 160 x - 160,解得 x = 16;
由 y
1 > y
2
,得150 x > 160 x - 160,解得 x < 16;
由 y
1 < y
2
,得150 x < 160 x - 160,解得 x > 16.
因为参加旅游的人数为 10 至 25 人,所以,当 x = 16 时,甲、乙两家旅行社的收费相同;当 17 x 25 时,选择甲旅行社费用较少;当 10
≤≤
x 15 时,选择乙旅行社费用较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