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图书查询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图书查询系统

系统规划方案书一、引言1、系统名称:图书查询信息系统2、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已步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校师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针对了有关图书查询信息系统的设计。

3、系统目标:,使图书查询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图书情况。

4、系统功能:在图书查询模块中要求用户能在浏览器中分别书名、著译者、类型等条件查询;二、现行组织系统概况:1、组织目标和战略:方便学生对图书的查询2、业务概况:学生较为繁忙,但过程繁琐,时间长3、存在的主要问题:(1)检索速度慢、效率低(2)查询工作量大,人力操作难以胜任(3)图书查询藏书更新不能及时完成三、新系统的总体方案方案一:传统图书信息查询系统1、新系统的目标:为了便于学生查询书籍是否被借走,图书馆里还库存着哪些书,因此,建立了一个传统信息查询系统。

2、新系统的概念框架:学生将要查询的图书名称和作者上报给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在一小时内将结果公布到图书馆布告栏,学生自行查看3(1)、功能图3(2)、流程规划:①对所有图书进行分类,比如:文学类、科普类、数学类、历史类等等。

②分别将书籍按作者编入相应分类中,并统计相同书名的书册。

③将分类好的书籍编入册子中以便翻阅查询。

④对借出和还入的书籍进行登记。

⑤进行图书信息查询。

4开发方式:人力开发5开发计划:①准备二本厚实的笔记册子,可将所有的书籍编入,最好是活页类型的,这样可以分散人员,提高效率。

②多招募人员进行书籍分类。

③对所有书籍首先按照作者分类,然后再按照类型分类。

(此过程为1个月。

)④将所有书籍按照分类编入册子中。

(此过程为1个星期。

)⑤请专门的人员对书籍的借入和还出进行登记。

(此阶段为持续阶段。

)⑥对前来书籍查询的学生进行解答。

6、开发预算:①人工费用:召集30个人,每人每天100元,共计40天,所以人工费用为120000万元。

②不可预见费用:估计需要1万元。

③总计费用:130000万元。

7、系统开发组织设计:企业领导()、业务骨干()、企业信息中心人员()、开发技术人员()方案二:电脑查询1、新系统目标:(1)完备图书馆内一系列图书的基本信息,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以方便管理员及借阅者查询图书的各种信息。

(2)分类图书,使查询更简易(3)明确图书摆放在图书馆的具体位置,用以跟踪图书。

(4)方便了解所查询图书借阅时间、借阅归期及剩余可借数(5)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用以保证系统的易用性。

2、新系统的概念框架:将要查的图书名称输入系统即可3、新系统的功能规划:(1)能够增加、删除、修改图书类别和信息。

(2)能增加、修改、删除图书借阅、归还、续借情况。

(3)能够增加、删除、修改图书预约、入库、注销和遗失处理事项。

(4)能够增加、删除、修改借阅者信息。

功能图:数据规划图书:书名、作者、图书编号、图书类别、在库情况读者信息: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读者类型、电话、qq,、所在院系管理员:用户名、密码查询:图书统计查询、图书流通查询、图书分类查询4、新系统的平台规划:两台电脑,vb程序5、新系统开发方式:自行开发6、新系统开发计划:此系统用于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查询是一种无商业利益的,所以系统设计开发的周期要短,在短时间内完成,减少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方便、简单、实用作为系统开发的指导思想7、新系统开发预算:平台投资()+系统集成费()+人工费()+不可预见费()8、系统开发组织设计:()四、可行性分析四4.1方案一(1)经济可行性: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本系统是纯人工查询,初期投入和最终投入区别不大,主要为人工费用。

(2)技术可行性:人工查询,要求技术不高,以现有人的能力都行。

(3)社会可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员素质己逐步提高 ,不必担心人工常识,但需要人员拥有较大的耐心和细心。

4.2方案二(1)经济可行性分析: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初期投资比较大,花费相对而言比较多。

各部门必须配置电脑、服务器、打印机、传真机及相关的网络设备。

但是在整个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以及不必要的开支,而且可以给其带来更大的利润。

总之,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开发成本,而同时又减少了数据的流通环节,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了效率,同时保证了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收据丢失等问题,适应了当前的发展形式。

(2)技术可行性分析:随着国内软件开发的日益发展壮大,各种中小企事业单位已具备独立开发各种类型的软件的能力,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特别的需求。

现在,市场上可以选购的应用开发产品很多。

流行的也有数十种。

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最为流行、使用最多、最为先进的可用作企业级开发工具的产品有: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 、Visual C 和Borland 公司的Delphi 以及Powersoft公司的PowerBulider Java等等这些大大提高了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的效率(3)社会可行性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员素质己逐步提高 不论是对于电脑系统的基本操作还是对于系统的维护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还可以配置专业的电脑维护人员来维护电脑 不必担心电脑故障问题五、方案比较两个系统都能够实施,虽然方案一的初期开发费用较少,但是,方案一后期所要支付的人工费用也是较大的,两者相差不大。

相较于方便程度,方案二远方便与方案一,只要系统完成,查询极其方便,所以方案二更好。

六、结论立即开始进行方案二系统分析报告一.现行信息系统调查与分析报告1.现行系统调查报告1.1. 现行信息系统组织概况: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图书馆若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资料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资料繁多,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大,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也不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查阅.1.2 .现行系统的目标:为了便于学生查询书籍是否被借走,图书馆里还库存着哪些书1.3. 现行系统职能调查情况:主要由图书馆的操作员手工劳动来完成图书的书籍分类整理,以及借阅信息的查询1.4.现行系统功能需求: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两个方面的需求,分别是图书借阅者和图书馆管理人员。

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管理人员则是对图书进行管理和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督促未还的书籍归还。

1.5.现行系统信息需求:现行系统DFD图:1.5.1书籍信息①书籍信息:A、现有书籍名称、作者及国籍、标价、出版社、书籍编号等基础信息。

B、新书入库,图书购入后由图书管理人员将书籍编码并将其具体信息录入书籍信息表。

管理员按不同方式查询、统计,读者按不同方式查询。

C、图书注销:某一部分图书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及知识的更新而变得不再有使用的价值,或者图书被损坏,这些图书就要在图书籍信息表中的除去。

即从书籍信息表中删去此书籍记录。

并记载在已撤书籍登记本中。

1.5.2借阅者信息①读者信息:借阅者的姓名、学号、班级、性别、借阅书籍、借阅时间、归还期限及归还日期1.5.3借阅信息①借书:根据借阅卡编号和图书编号,进行借书登记。

在借阅信息表中插入一条借书记录,该记录包括读者ID、图书ID、借出日期、借阅编号、操作员等信息,更新该记录的相应数据②还书:根据借阅卡编号、图书ID等,在借阅信息表中找到相应的记录,将借书记录删除,更新该记录的相应数据(图书信息表)。

③续借:提供读者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续借,及时进行借阅期限的更改1.6. 现行系统查询与决策需求:需要通过手记借阅登记薄进行查询,从而完成图书的查询与借阅2.现行系统分析报告2.1目标分析:(1)完备图书馆内一系列图书的基本信息,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以方便管理员及借阅者查询图书的各种信息。

(2)分类图书,使查询更简易(3)明确图书摆放在图书馆的具体位置,用以跟踪图书。

(4)方便了解所查询图书借阅时间、借阅归期及剩余可借数(5)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用以保证系统的易用性。

2.2 存在问题分析:现行图书借阅查询系统在图书的入库分类需要较多的人力投资,并且需要手工记录书籍的基础信息耗时较长,并且借阅者进行书籍查询时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查找,效率不高2.3. 现行系统的环境分析:图书量较大,书库存书较多,人们的生活速度加快,因为耗时过长效率不够而影响借阅2.4 .新系统功能、数据与流程需求分析:○1资料维护:为了存放图书、读者档案的全部数据,本系统将每一本图书和每位读者的信息进行管理。

系统维护包括对各种表记录的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

○2系统查询:可以按图书编号、借阅证编号等相关信息进行查询○3系统管理:进行员工管理、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

需求分析①能够输入图书的综合情况和进行新书入库、现有图书信息修改以及删除②能够实现对读者档案的查询和编辑管理③能够进行借阅历史的查询功能——现行系统组织结构图——二、新系统逻辑模型设计报告(一)、新系统逻辑模型设计报告1、新系统的目标:通过图书馆查询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图像书馆内部管理,优化查询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通过查询信息,借阅者信息的动态分析,辅助管理者决策,提高查询水平,建立完善的查询信息系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争取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方便快捷及准确的查询方式。

2、新系统功能模型和功能说明2.1功能模型2.2功能说明(1)图书统计查询。

该模块用于查询图书馆总体入库的图书数量级图书名称。

(2)图书流通查询。

该模块用于查询所查书籍是否被借阅及其流通状况。

(3)图书分类查询。

该模块用于根据图书的不同要点即图书的作者,类型,名称,进行查询。

(4)图书上架登记。

该购入图书。

该模块用于图书馆上架图书的书目登记。

(5)图书注销登记。

该模块用于坏书及淘汰书的登记。

(6)图书信息修改。

该模块用于修改更新的图书信息及修改登记错误信息。

3、新系统数据模型逻辑设计说若发现错误则回馈给图书数据管理员进行二次审核,有误则修改数据4、新系统的信息流程模型设计和说明:5、代码结构设计说明:第一位:图书类型如:A—哲学、宗教第二位:图书入库年份如:01—2001第三位:作者如:001—马克思第四位:序号如:01—《资本论》例如A0100101 即哲学宗教类2001年入库马克思《资本论》6、决策模型设计说明(二)、新系统分层DFD图1、图书馆图书查询第一层DFD2、图书馆图书查询第二层DFD3、处理逻辑2.1“图书查询”的细化DFD4、处理逻辑2.3“图书查询”的细化DFD(三)新系统数据字典系统设计报告1、系统设计目标1.1系统的运行效率①批处理系统:每天22时将当天事务一次性的录入计算机,更新相应的数据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