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答案2015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氢气还原氧化铜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2、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已知其中氧元素显-2价,由此可判断(IrO4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A、+9 B.+7 C.+5 D.+33、有关右图所示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生殖系统B、按同化作用方式区分,该生物属于自养型C.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D.该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4、右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5、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都打开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9、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A.石灰岩溶洞 B.雅鲁藏布大峡谷C.沧海桑田 D.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10、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是因为CuSO4遇H2O转化为CuSO4·5H2O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D.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11、月球上没有大气,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月球车”的动力装置是()A.汽油机 B.电动机 C.空气喷气发动机 D.风力装置12、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有关现象的描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北极上方看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旋转B.地球上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自转C.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D.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13、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14、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B.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C.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15、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16、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实验2: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实验3: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没甲船:小球向右运动乙船:小球静止有明显的现象;实验4: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B .由实验2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C 、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 .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17、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18、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 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 点。
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B .木块在A 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Av A F F B F F C F F DC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D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19、向甲物质中加入甲物质至过量。
若X 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下图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Y 轴表示的含义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的质量B t ℃的水 硝酸钾 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C 氯化银 稀硝酸 氯化银的质量D 饱和石灰水生石灰 溶液的质量20、生活中人们发现,如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的热量B .水蒸气与液态水的化学性质不同C .水蒸气液化时,水的内能减少D .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0 x y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4分)21.(6分)多莉绵羊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多莉绵羊的技术称为(2)图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过程通过、生长和发育成早期胚胎。
(3)多莉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绵羊最相似。
(4)丙绵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5)产生多莉绵羊的生殖类型属于。
22.(6分)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者是(2)右图未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是(3)太阳能通过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氮等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与 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23.(4分)考古学上常通过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
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不同之处是 ,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 。
24.(6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Ⅰ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白色沉淀Ⅱ 的化学式 。
适量水 样品 沉淀 全部溶解 过滤CO 2滤液 白色沉淀Ⅰ溶解 过滤 适量盐酸 滤液 白色沉淀Ⅱ(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25.(6分)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
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原因是;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
26.(6分)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
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在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和“不变”)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9分)27.(8分)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植物A、B两张叶片分别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48小时。
②……③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②。
(2)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加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3)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它变量。
28.(8分)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Cu+2H2SO4(浓) =CuSO4 + SO2↑+2H2O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 装置用来收集SO 2(已知SO 2的密度大于CO 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答题纸上将B 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图中C 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 瓶中,装置D 的作用是 (3)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1:用pH 试纸测试滤液的pH ,其pH 值约为1;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你认为, 可说明硫酸有剩余。
(选填:“实验1”或“实验2”)(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 (答出两点即可)。
29.(8分)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
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碳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以简化为铁生锈。
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
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
(4)在上述三个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与另两个实验的测量结果相比,第三个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接近。
推测其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30.(9分)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注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
该同学首先测定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 2,查得此类导线每1m 的电阻为1.7×10-2Ω,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整捆铜导线的电阻为R x ,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0~0.6A )、 电压表(0~3V )、 滑动变阻器R 1(“5Ω,1A ”)、滑动变阻器R 2(“25Ω,1A ”)、电源(电压6V )、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R 1或R 2),闭合开关S 前应将滑片移至 端(选填a 或b )。
(2)请在答题纸上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