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参考书
一、史记读本
1、《史记》(集体杰作。
主持点校首席专家:顾颉刚)中华书局。
“新校本二十四史”本(据“点校本二十四史”最新修订本)
繁体竖排本。
三家注本。
以“金陵局本”为底本。
有完整的表。
为当今最善之本(有专名号,有校记),前无古人,且必将后无来者,国内国外,唯此一部为最善!
2、《史记》(集体杰作。
主持点校首席专家:顾颉刚)中华书局。
“中华国学文库”本。
简体横排本。
三家注本。
以“点校本二十四史”本为底本。
有完整的表。
较善。
唯《表》有印反的,实为笑谈(有专名号,有校记)
3、《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史学要籍丛刊”本。
简体横排本。
三家注本。
以“南宋黄善夫刻本”(现存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为底本。
有完整的表。
较善(无专名号,有简单的括号型校记)
4、《史记》商务印书馆。
“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繁体竖排本。
三家注本
以“南宋黄善夫刻本”、“明震泽王氏本”为底本。
有完整的表。
较善(无专名号。
据说有校记)
5、《史记》中华书局。
“中华经典普及文库”本。
简体横排本。
纯白文本。
以金陵局本为底本。
只有表文。
一般(有专名号。
无校记。
适合普及)。
至于在目录处标没标清楚人物,未知。
6、《史记会注考证》新世界出版社。
丛书未知。
影印本。
集注集释本。
底本未知。
有完整的表。
较善(无专名号。
有校记。
适合研究)
7、《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
未有丛书。
影印本。
集注集释本。
底本未知。
有完整的表。
较善。
(无专名号。
有校记。
缩印本。
但据说,有删节?!)
8、《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中华书局。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系列。
简体横排本。
纯白文本。
文白对照译本。
底本未知。
大概仍是金陵局本。
只有表文。
一般。
韩兆琦先生主译。
9、《史记》中华书局。
“全本全注全译”系列。
简体横排本。
纯白文本。
译注本,
底本未知。
大概仍是金陵局本。
有没有表文,暂未知。
较善。
基本包含了三家注的内容。
很全很全。
今地名+公元纪年。
(韩兆琦先生主注译,口碑相当好)
10、《史记》台湾商务印书馆。
百衲本二十四史系列。
影印本。
三家注本。
底本:南宋黄善夫刻本。
有完整的表。
较善。
上下册。
11、《史记文白对照》(吴树平主编)新世界出版社丛书未知。
简体横排本。
纯白文本。
底本未知。
只有表文
一般。
12、《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台湾广文书局。
丛书未知。
版式未知。
集注集释本。
底本未知
有完整表文。
较善。
二、史记选本
1、《史记选》(王伯祥。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系列,最经典的选本史记,没有之一。
但唯一缺憾——5印前的版次,还带有60幅相关的地图,看史记非常有用,但5印取消了。
)
2、《史记》(中华经典藏书)
三、白话本
1、《白话史记》(岳麓书社)
2、《史记》(二十四史全译本。
许嘉璐主编。
虽系名家主编,但错误实在不少)
3、《白话史记》(新世界出版社)
1.四、史记相关研究书籍
1、《史记辞典》
2、《史记地图集》
3、《史记斟证》(王叔岷)
4、《史记笺证》(韩兆琦)
5、《史记集说》(三秦出版社)
6、《史记集评》(周振甫)
7、《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编·史记》(人民出版社)
8、《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丛书)(中华书局)
9、《空山堂史记评注校释·附史记纠缪》(中华书局)
10、《廿二史札记》
11、《十七史商榷》
12、《廿四史对勘述评》
13、《史记评注》(地名清楚)(岳麓书社,韩兆琦)
14、《史记菁华录》
15、《史记文献研究集刊》(丛书)
16、吴见思《史记论文》
17、《史记评林》
18、《中国史记研究会丛书》(丛书)
19、《史记研究集成系列》(丛书)
20、《史记注译》(王利器)
21、《全注全译史记》(吴树平)
22、《史记全本新注》(张大可)
23、《史记三家注研究》,应三玉著,凤凰出版社(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
24、《史记战国史料研究》,(日)藤田胜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25、史记鉴赏辞典
26、司马迁(季镇准)
27、史记(中国历代经典宝库,选注本)
28、史记会注集评本
29、史记研究(张大可)
6、史记八书研究
7、史记早该这么读
8、史记选(周振甫)
9、王立群说史记
10、纪连海评点史记(价值不大,但终归是一家之言)
11、《史记三家注研究》,应三玉著,凤凰出版社(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
12、《史记战国史料研究》,(日)藤田胜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13、《新白话史记》(译文与“全本全注全译系列”有异同否?)
1、《史记·五帝本纪讲稿》
2、《史记人名索引》
3、《史记研究(上下)》(论文集)(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
4、《史记字频研究》
5、《史记地名考(上下册)》(钱穆)
6、《史记都城考》
7、《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
【最善之本·新时代】中华书局新校本二十四史《史记》本(繁体竖排,10册本)【最善之本·旧时代】“百衲本二十四史”本。
【材料最多】《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
【最适合读全本的文化读者】“中华国学文库”本(中华书局)或“中国史学要籍丛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最适合一般读者】《史记》(“中华经典普及文库”本)
【最适合普及】《白话史记》、《史记选》(王伯祥)、《史记》(中华经典藏书)、《史记鉴赏辞典》
【最适合研究史学史、读古人议论】《空山堂史记评注校释·附史记纠缪》、《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丛书)
【最适合既要普及,又要读全本,又要完全了解史记的文化读者,适合于一般读者的“最善之本”】史记“全本全注全译”系列(中华书局)
【今人研究成果】韩兆琦(《史记笺证》为其代表作,获过大奖)、张大可(《史记研究》)、王叔岷、王利器诸先生的著作
【普及常识】张大可的《史记研究》,胡佩韦的《司马迁与史记》,《史记文献研究集刊》(较为深入)
【综合性书籍】《史记地图集》、《史记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