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教案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任课班级任课教师专题题目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1页教学目的1.了解自我意识;2.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和规律;3.了解大学生常见的问题;4.掌握自我意识的调整策略;5.学会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1.自我意识的定义、结构与功能作用;2.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其存在问题3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1 自我意识的内容结构2 自我意识的调节方法3 穿插游戏等课堂互动4 PPT 展示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1 20个我是谁2 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3 推荐一些书籍题后记引言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这个谜语出自哪里?这个谜语叫斯芬克斯之谜,出自古希腊神话故事《俄狄浦斯王》。
在故事中,斯芬克斯是个狮身人面的女妖,她每天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悬崖上向路人提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过路人必须猜中,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
无数人为此丧生。
最后一个叫俄狄浦斯的青年猜到了答案,谜底是人。
斯芬克斯之谜,是古希腊哲学家普遍认识人类的最高智慧——人,必须反思和认识自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荀子说: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
印度谚语:认识你自己,就能认识整个世界。
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莫过于自己。
思考:?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认为你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你满意自己的现状么?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课程的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一自我意识概述(包括在我意识的含义、内容结构、功能等)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与培养(包括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标准、如何培养自我意识等)三活动与体验(我们中间会穿插一些活动,以及课下咱们心理委员可以带领班级同学做的一些活动)一、大学生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及其发生发展1、自我意识的含义: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2)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3)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主题我和客体我——每个人都是“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体例:“我是个好人。
”(I)“我觉得我是个好人”(Me)“我(I)感到我(me)心里很不舒服。
”2、自我意识的内容和结构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认知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内容自我调控自我体验属于情绪、情感的范畴,主要包括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自责、自豪感等方面内容。
自我体验自我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调节,主要包括自主、自立、自律、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等方面。
2)生理自我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以及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
社会自我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
3)现实自我就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当前总体实际状况的基本看法。
镜中自我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或他人对自己的基本看法。
理想自我则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形象。
研究表明,当现实自我和镜中自我相一致时,个体会产生加快自我发展的倾向,反之,个体会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或试图改变现实自我。
当理想自我是建立在个体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且符合社会要求和期望时,它就会指导现实自我积极适应并作用于内外环境,从而使自我意识获得快速发展。
反之,如果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要求三者之间有矛盾,就会引起个体内心的混乱,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
讲到这,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活动20个我是谁:操作:①.请用10分钟写出20句“我是……的人”,要求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避免出现类似“我是一个男生”这样的句子: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②. 评估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你列出的每句话的后面加上正号(+)或负号(-)。
正号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肯定满意的态度”,负号的意义则相反,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你对自己不满意、否定的态度”。
看看你的正号与负号的数量各是多少。
如果你正号的数量大于负号的,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况良好。
相反,你的负号将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这显示你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内省一番,寻找问题的根源,比如是否过低地评价了自己?是什么原因使你成为这样?有没有改善的可能?③. 将陈述的2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A .身体状况(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形、是否健康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情绪状况(你常持有的情绪情感,如:乐观开朗、振奋人心、烦恼沮丧等)。
编号:________才智状况(你的智力、能力情况:聪明、灵活、迟钝、能干等)。
编号:________内容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生理自我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
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社会自我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包括(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
编号________ C.社会关系状况(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和别人应对进退、对他人常持有的态度、原则,如:乐于助人的、爱交朋友的、坦诚的、孤独的等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小活动,大家对自己的身体、情绪、社会关系大致有了一个了解。
那么大家考虑一下自我意识有什么作用呢?——————找同学回答一下。
自我意识的作用:导航作用理想自我(发展目标)应当建立在全面正确地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能对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品德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是个体活动的动力。
自控作用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是目标的保护神,是成功的卫士。
个体在对自我作出正确认识、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能够对自己的注意力、情感、道德、行为、时间、精力等加以控制,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内省作用当面临挫折时,个体自我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能力、行为、社交等方面进行反思反省,努力寻找受挫的主客观原因,并重新调整原来的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的内容,使其与现实自我趋于统一。
这种内省和归因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1.逐渐趋于稳定——伴随矛盾、困扰2.呈现年级差异——大一最强,大二大三最低,大四成熟3.自我认识水平提高——存在片面性4.认识主动性提高;认识广度拓宽(身体、能力、价值等);但易产生落差、孤独感。
5.自我体验深刻——两极化明显丰富性:自豪、自尊、自信、自卑、自惭、自责、社会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敏感性和波动性:6.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存在偏差盲目、冲动行为相对减少;自我设计愿望强烈,总体上积极向上,但存在一定的自我中心;独立性增强,但易出现逆反。
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五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类型:自我肯定、自我矛盾、自我否定、自我扩张、自我萎缩。
1)自我肯定这种类型自我意识的显著特点就是不断地提升现实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达到统一。
这类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理想自我既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期望,又比较切合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是经过积极努力能够达到的。
2)自我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与矛盾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动。
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最大。
其典型表现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缺乏稳定性、一贯性和持久性。
3)自我否定这种类型的大学生通常对自我意识中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使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非常大,以致认为经过努力也无法实现,或尽管两者距离不大,但由于个人自我掌控能力较弱,前进的动力不强,心态不够积极,直接制约理想自我的实现。
自我否定类型的大学生通常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实自我,只有放弃理想自我,服从现实自我,从而埋没或浪费了自己应有的能力。
4)自我扩张该类大学生往往盲目自信、心高气傲、自吹自擂、自我放大。
这类学生自我意识的共同点是对现实自我的估价过高或虚假判断,使之与理想自我趋于统一。
5)自我萎缩当大学生感到理想自我很难实现,甚至永远无法实现,而现实自我往往提高非常缓慢,甚至无法改变,以致于无法容忍时,就会出现自暴自弃、自责内疚等消极情绪,这就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萎缩。
这类大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理想自我的缺失,对现实自我又非常不满,以致感到非常自卑,出现自轻、自贱、自责等严重的不良心理或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1. 生理因素一方面,对生理自我的认知会影响到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形成。
另一方面,生理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2. 心理因素(人格气质、思维模式、归因方式等)3. 社会因素(1)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等)(2)家庭环境(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3)高校环境(教学、管理方式、师生关系等)(4)他人影响(他人反馈的信息、他人的示范作用)(5)角色扮演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理解有关;二者一致,促进自我意识健康发展;反之,出现自我角色混乱如果某些因素被我们无意中扭曲了,便会造成认知偏差。
比如1)过分追求完美——比如说有些人他会苛求所有人都喜欢她,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这可能吗?生活中一旦有人不喜欢他,他便产生一种自卑。
2)对现状不满引起心理失衡——刚步入大学,你是否对这所大学、对所学专业产生过不满呢?其实我当初来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满怀抱怨,但是当时有位师姐对我说,如果你在这所学校里不够优秀的话,那么你就没有资格抱怨!所以,当你因对现状不满时,你不是去抱怨,而是去证明自己的潜力。
有时候,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信念。
(适当的加一些理清行为疗法)3)受他人期望的影响高估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易固执己见和偏执。